历史新课程单元教学探微与实践(三)——主旨与路径:内容主旨的淬炼与整体推进策略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单元建构与单元内容主旨之间的关系出发,认为没有内容主旨的统摄,就没有完整的单元逻辑结构.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单元内容主旨所包括的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单元案例,提出了单元内容主旨提炼的五大原则——遵循历史科学的一般规范;遵循课程标准的顶层设计;遵循学生的学习理念;遵循执简御繁的取舍准绳.在遵循上述原则基础上,探索了单元界面总揽法,课目检索收敛法,单元标题发散法,概念语境折射法,学术观点借鉴法等途径.最后,从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推进和整体深度融合的角度,提出了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其他文献
作为传统海洋强国,战后渔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使日本在世界海洋规则的变化中面临很多问题,1870年以后一直坚定地拥护领海宽度3海里制度的日本,战后是否依然坚持3海里制度是其面临的最困难选择之一.从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不顾同阵营国家的提案,坚持3海里领海制度,到第二次会议上勉强接受美国的6海里领海提案,最终在第三次会议期间宣布实施领海12海里制度.日本政府在国际12海里领海制度发展的大趋势与国内渔业团体的共同影响下,被动地决定改变领海制度.
理念与立意决定教学设计的功能与策略.素养立意的历史教学设计应当实现设计功能的四个超越,即由“教学”向“学习”、“学理”向“学情”、“教学前”向“教学过程中”、“通用型”向“类型”的超越;设计策略应当实现三个重构,即“以学科大概念生成教学立意,实现对课标教材的重构”,“以关键问题生成教学任务,实现对教学过程的重构”,“以不确定性拓展确定性,实现对教学环节的重构”.同时,厘清教学设计功能与结构的主次关系、内容要素之间的指向性联系,亦不可忽视.
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由国家统一编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力图从功能性栏目的设计中综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学思之窗”这一教科书辅助栏目将历史材料和问题设计有机结合,对支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极富价值.
图像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中学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欣赏、主题思维、情感价值升华三步曲,建构简易可操作的历史图像使用方法,提升历史课堂在历史素养培养和育人价值培育方面的有效性.
中学历史教育在新课程新教材的实践中需发挥明史启思、立德树人的价值功能.应当基于核心素养,具化方法目标;穿透教材文本,把握内容主旨;倡导叙史见人,设计教学过程.
针对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不充分和历史主体性缺失的现象,笔者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展现历史主体(历史上的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性,开展“目中有人”的历史教学,建构了课堂新生态,裨益于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甲午一役,成中国之巨祸.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下,以夏曾佑《中国古代史》为代表的晚清中学历史教科书采用了新的编纂体例与编纂观念.着眼其内容,既能看出传统史学对其影响的根深蒂固,又能看出在那个“欧风美雨驰于东”的时代中知识分子的探索与思考.通过对《中国古代史》编写特点的研究,希冀使读者感悟到历史教科书的功用乃至历史的魅力所在.
2021年11月6日,由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联合主办的上海市世界史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六届青年论坛与第七届教学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文明互鉴与跨国交流”.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和来自上海市徐汇中学等中学的教师莅临大会,学生代表以线上方式参会.
期刊
本轮“双新”背景下的高中课程改革,倡导通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以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在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教材的专题式教学中,跨学科知识整合的教学方式和跨学科综合理解的学习方式,无疑是推进“双新”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深度融合、同步发展的重要策略.教师在历史课堂中整合运用跨学科知识,不仅可以营造“一览众山”的意境,拓宽学生的观察视野,激活学生的知识内存;同时可以达成“万流归宗”的洞见,引发学生的思维进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可以培养学生据证释史和联想探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这些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到不少地方去讲课、听课或参加各种会议,接触了很多一线的青年历史教师.给我的总体感觉,他们充满朝气、积极肯干、颇有才华.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中学历史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能够持续地发展,不断地深化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有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历史教师在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沿着前辈的足迹,开创新的局面.在与这些青年教师深入交流时,我也感到他们有一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