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對学生课外阅读的字数总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并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让课外阅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一是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二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三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四是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课外阅读
  阅读是人类的基本行为,人们获取知识80%靠阅读,课外阅读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因为他们有了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条件,阅读充实了课余生活。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教师们充分的认可,教师们在这个方面已经具有理念上的相当丰富的认识。但目前小学开展的课外阅读往往都是放任自由的,任由学生在书海中盲目的打捞、挣扎,教师往往缺少指导。把学生扔到水里任他们扑腾,难道这就是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吗?作者认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如果不建立在一定的指导实践上,就是盲目和流于形式,“提高学生语文质素”根本就无从谈起。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呢?
  一、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在这个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在开展课外阅读时,教师首先必须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指导学生选好健康有益而学生又感兴趣的课外阅读读物,“开卷有益”,但如果读的书不适合,那“开卷”就未必有益了。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呢?
  (一)结合教材选择课外读物
  教师可配合课本教材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选择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外读物,这样为学生架起从课内向课外阅读的桥梁。这样的课外阅读就是由课内向课外的扩展、延伸,教师可根据教材文章的文体、作者和内容来帮助学生选择相关的课外读物。如学习了魏巍的《再见了,亲人》,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文章。
  (二)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课外读物
  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帮助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书籍。小学阶段,教师可培养学生读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兼备的课外书,如童话、寓言、优美的诗歌、容纳了大量的成语与谚语的知识性图书,科普读物、人物传记、报刊杂志等。是经典著作还是畅销书并非那么重要,关键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培养出自己的阅读兴趣,如男同学一般喜欢科普文章和一些趣味横生的书籍,可推荐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淘气包马小跳》《三国演义》等;女同学比较喜欢一些文笔比较细腻感情较丰富的文章,可推荐阅读《小王子》《智慧的背囊》等。在班级,教师可建立班级图书角,可采用学生捐献的形式积累图书。每一本书都先经过教师精心挑选。教师还可以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积极健康的适合小学生的阅读网站,同时推荐订阅优秀的儿童报纸、刊物,如《小学生作文报》《儿童时代》等。学生的阅读面不限于课本、图书室的书、报刊资料、自己所拥有的课外书等读物,优秀的网络儿童文学、宗庙祠堂、纪念馆、风景名胜等场所的介绍,乡规民约等都是学生阅读的广阔资源。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爱读书,乐读书的情趣呢?这就是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关键的问题。
  (一)教师要起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首先要爱读书,乐读书,做一个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的读书迷。平时教师要利用上课时间,把自已读过的书籍报刊介绍给班里的学生,让他们互相传阅,渐渐地他们就会和老师一样,迷上读书。课余,教师在上网阅读或阅读报刊杂志文章时,每每遇到美文,或一个动人的故事、或一首极富哲理的小诗……教师要将其摘抄下来,然后在课堂上朗读给学生们听,师生共同经历一次次心灵的洗礼,共同感受文学的魅力,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充分利用好激励措施
  小学生喜欢游戏、喜欢表现、喜欢攀比,教师在检查学生课外阅读可以设计各种游戏式的活动,如把自己最拿手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你在哪个故事里学会了做什么;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还可以是朗诵会,故事会,课本剧等。在游戏活动中多设擂台,多设奖项,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同时还可以在班中设立读书表,读一本好书奖励学生一个奖章,一个学期根据读书的多少和奖章的多少来评选“读书之星”。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校读书节、文学社,组织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投稿,让更多的学生文章得以发表,学生由于感到阅读有成效,意识到课外阅读在他们的学习中的推动作用,从而逐渐增强求知欲,并使阅读技能得到发展,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就得到了培养。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足5本。是什么原因使我国人均读书量如此之低,是中国人不聪明吗?是中国的汉字有问题吗?其实都不是,问题是我们的国人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很多教师的阅读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从如下几方面作尝试和训练。
  (一)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
  良好的阅读的习惯是在长期的、反复的、有规律的训练中形成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现在的学生都是彩色时代、卡通时代成长的学生,受电视的毒害太深了,所以他们不爱看书,但是很多教师和家长只注重说教,没有进行看书习惯的培养。在多年教学中,我每天坚持让学生读30分钟课外书,每晚睡觉前都要求学生读半小时的课外书,每天中午,尽管学生回校的时间有先有后,但进课室后的行为是一样的,自觉地不声不响地看课外书。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养成了一见书就要看的习惯,养成了一天不看课外书就睡不着觉的习惯,这样我们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就培养出来了。   (二)养成做閱读笔记、写心得的习惯
  小学生知识面比较窄,课外阅读很关键的一点是要进行词汇的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在今后的写作、生活中运用自由。俗话也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正的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将自己在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所以在进行阅读时,我首先要求我的学生做好摘录笔记,把从书上、报上看到的优美的词句、段落或一些精辟的、富有哲理的、对我们很有启发的内容抄写下来。当然抄的内容要 “少而精”。但是这种方法仍比较费事,所以我也鼓励我的学生在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上看到好的词语、句子、段落、文章或者其它有用的资料及时剪下来,经过整理就是剪贴式笔记。无论是摘录笔记还是剪贴笔记,我鼓励学生经常拿出来在班上阅读,同时在班中定期进行交流、欣赏、展览、评比。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兴趣,有了一定的积累后,我又要求学生写好感想式笔记,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
  四、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我国从古至今的优良传统“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等也给我们当代的阅读教学提供了警示。研究证明,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是可能的。所以我常常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技巧,如在阅读中学会从低年级的朗读转变为默读。其实阅读分有声阅读和无声阅读。小学生往往喜欢有声阅读。但是,有声阅读是眼、脑、口、鼻四个器官共同活动,使阅读速度受到说话速度的影响,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生在低年级由于识字不多,可用有声阅读帮助理解,而到了中高年级有一定的识字量和理解能力后,我们就要开始训练无声阅读。无声阅读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默读,默读是大脑对文字的反映,只运用眼睛和大脑两个器官,从而理解文字的意义,整个活动在人脑内部默默进行,省去了口的发声和耳朵的监听,因而速度就快得多。同时在阅读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阅读的器官仅仅是眼睛和大脑而已,阅读时不应有除眼部的肌肉运动和脑力紧张以外的任何其他外部运动。阅读速度慢的学生,往往有很多不良的多余活动。但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所以在阅读时常常用手指、铅笔、尺子在页面移动或指指点点,有的学生摆动头部,有的学生经常在阅读时回视, 这些都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教师都应该帮助学生改正,在训练中让学生养成阅读的技巧。
  其次就是教师要让学生养成组读方法。小学生受朗读的影响,通常读书会有一字一词阅读的习惯,这样阅读视野狭小,严重影响阅读速度,我们要求学生学会一组一群阅读,良好的阅读方法一定要在教师的长期指导下训练出来。教师可在课堂上开展读书活动,老师设计计时卡、记分表,并将规定阅读的短文发给学生,老师统一口令让学生默读,然后老师用教鞭在记分卡上显示时间。学生读完后,记下自己所用的时间,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经过长期的指导和有效的训练,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阅读速度快了,阅读能力提高了。
  语文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既通过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更通过课外阅读。教师只有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学习是幼儿时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语言是人们交流、表达思维的一种重要工具。幼儿时期语言能力的发展将会对幼儿以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语言能力影响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知识的获取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还影响着幼儿的心理结构发展和其兴趣爱好的培养。如何在幼儿时期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工作,本文讨论了儿歌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与作用。针对如何在幼儿时期进行儿歌辅助语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小学课堂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增加互动性、强调趣味性、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及增强教师专业性四个角度出发,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不止是一门学科,更是国人日常交流的工具,因此,语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成为教育部门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和教育界的重大课题。  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核心句型:How was your weekend? It was good. What did you do? I stayed at home with your grandma. Did you do anything else?  (2)四会词组:cleaned my room ,washed my clothes,stayed at home ,wa
【摘要】语言和思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两者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为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创设情境,调动感官,初读览全篇;二、强化细节,激活思维,细读突重点;三、迁移文本,深化语言,思维求创新。只有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才能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真正结合起来,使两者同构共生,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语言;思维;语文素养  在
在重阳节的前一天我问学生,重阳节是哪一天,竟然很多学生回答不出来,更别说这个节日的意义了。而当我问圣诞节是哪一天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12月25日,我们会收到很多礼物。”时下,年轻一代对西方的“舶来文化”一味追从,淡忘了传统文化,这让我们教师更加认识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开展“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的课题研究活动中,我校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并结合各科的特点开展了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小学生个性的培养、基础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开拓等方面均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深入改革,不断发展完善,通过转变教师教学思维、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精准定位课堂内容等形式来进一步地推动我国小学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小学数学作为一本基础性教学学科,是每一个学生的必学课程,尽管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进行了积极的转变,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至关重要,而在农村学校,价值观教育存在着“知”与“行”“外显”与“内涵”严重脱节等问题。实践证明,实施“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并重、“外显物化”与“内涵建设”并进、“狠抓常规”与“活动创新”并举等突破路径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关键词】农村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农村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管理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职责和义务。小学生除了有着共同的生理、心理特征之外,还有其特别的个性特征。因此,面对各种差异的学生,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提出不同要求,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思想教育做到学生的心坎上,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
【摘要】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采用创新型教学法已成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必然趋势。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顺应时代潮流,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效领略化学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教学;策略  化学是一门初中阶段中非常重要的学科,而化学实验教学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
【摘要】当前,网络已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空间,给交流信息、传递情感、科学管理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同时也给中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带来明显的影响。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探究实情,采取引导、警示、教育、沟通等方式,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网络环境;班级管理;问题;对策;效果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科技日益进步的新时代,网络已不断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