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 搏涛敏行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勇涛,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江门市教育专家培养对象,新会区名教师,新会区第四批、第五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是广东省中语会理事、广东省阅读专委会理事、广东省评价专委会副理事长,现为新会区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中学语文教研员和中学高级教师。曾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香港教育学院、台湾教育大学参加名师或骨干教师班培训。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文章300多篇;主编或参与编写初、高中语文教辅60多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课题6个,论文课例获省市一、二等奖17次。曾获评为新会区教坛新秀、优秀教师、优秀教师特等奖和江门市优秀教师。到内蒙古、福建、贵州等省外及深圳、珠海、梅州等省内讲学20多次,获得专家教师们的好评。事迹刊入《新会名人辞典》、《新会侨报》、《江门日报》、《广东教育》、《语文周报》等刊物和登上“新会区人民政府信息网”“新会党建网”等政府官网。
  好学纳众长
  江门市是人文荟萃之地,丰厚的文化底蕴、优质的教育基础、浓郁的研究氛围,造就出许多名师,何勇涛老师就是在这个圈子中汲取了专业成长的正能量。
  新会区原中学语文教研员梁洪汉是引领何勇涛老师进行教研的导师,何勇涛老师常与他一起听课,一起交流,并从他身上感悟到,要做有教学风格的语文教师,要勤学习,善学习。在梁老师的引领下,何勇涛老师开始对以读为本、启发悟性的教学风格与个性有了深入的思考。
  梁卫东是广东省首批中学正高级语文教师,何勇涛老师经常听他上课,耳濡目染,获益良多。尤其是梁老师善于点拨、善于启迪的教学能力,让何勇涛老师赞叹不已。
  他常想,什么时候也能像梁卫东老师那样,用智慧启迪智慧?
  何勇涛老师发现,学生对经典文本的丰富内涵和智慧表达还有隔膜,不可能那么容易理解,如何才能启发他们的悟性,直抵文本的核心?
  他从曹殿成老师身上得到启示。曹老师是人教社教材培训专家,主张通过巧妙的点拨,凸显语文教师帮知识、帮能力、帮人文的“三帮”价值。
  南粤名师荟萃,陈传和、梁卫东、曹殿成、郭铭辉、余妙霞、魏羲之、张耀荣、王土荣、冯善亮、林荣秋、李绪强、邹寿元、罗易……在他们身上,何勇涛老师不仅学到了驾驭课堂教学的技巧和智慧,更重要的是,体悟到了课堂教学的思想。
  “在培训过程中,我常常反思自己,是不是像吴颖民、田慧生、季平、黄牧航等教授那样在教育中发现艺术,唤醒自身,激励自己,执着前行?”
  “与教授的对话激发了我奋力追赶的心愿,科学的成果启迪了我智慧前行的心绪,改革的蓝图感动了我炽热的心灵,团队的协力并肩开启了我试图超越的心海,鲜活的思想承载了我统筹兼顾的心翼。”
  这是何勇涛老师参加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时的心得摘录。何老师常常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每次参加培训,他都会切记体察,及时反思。在他看来,学习就是享受,过程就是提升,他愿意“沉浸在学习、交流的氛围中,慢慢品味,不断地提升自己”。
  修炼兼内外
  和大多数的老师一样,何勇涛老师心里也有一个梦想,也想成为行业的翘楚,也想成为学生敬仰的名师。何老师决心修炼好自己的语文学养功力,激活生命,让自己的教学教研成为生命健康成长的沃土。
  在何勇涛老师看来,真正要做好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名师,非得要修炼好几门武林绝活,才能行走于江湖。
  他认为,语文教师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如果拥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丰盈的人文素养,就具备了作为现代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如果学习了扎实的教育理论、渊博的学科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就具备了作为现代语文教师的基本知识;如果获得了学习能力、科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写作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就具备了作为现代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如果掌握了研读教材、撰写教案、课堂教学、学法指导等教育教学方法以及会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会写一手漂亮的好字,就具备了作为现代语文教师的基本技能。
  他提出,作为一名现代的语文教师,要练就自己的拿手绝活。从教师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说,老师要读几本看家的书、读几本经典的书、读几本看不懂的书、读几本专业外的书、读几本天地间无字之书,既要读文史类的容易读进去的“软书”,也要读哲学理论、自然科学等不容易读进去的“硬书”。因为书是知识的泉源,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要品味语言,就像剥开一只柑橘,咀嚼一枚橄榄一样,只有一口一口又一口地去品,才能咬出文字内涵的汁水,嚼出语句构成的质感,感受语言的张力,尝到真正的语文味。
  除了读书,何勇涛老师认为现代语文教师还要努力修炼好一门出众的技艺,把语文课塑造成一门真正的艺术。朗读教学,要像韩军,他上公开课朗读《大堰河——我的保姆》,全场似无人般寂静,有学生在擦眼泪,有老师已红了双眼,连韩军自己都几次掏出手绢来拭去眼角的泪,全诗读完,掌声雷动;阅读教学,要像李百艳,她领着学生从“仿佛若有光”的文字“小口”,“复前行,欲穷其林”,慢慢走进魅力语文之门,走进“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语文桃花源。写作教学,要像于漪,或娓娓动听地描述学生习见的自然景色、生活场景,或富于感染力地讲述一个能够引起学生深思的社会事件、文化现象,或要求学生从新的角度阐发某篇学过的文章的内涵,来唤起学生们的真情实感,激发他们的真知、新知。
  他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从新会出发,近年来,何勇涛老师在新会一中、华侨中学、实验中学、东方红中学、创新中学、会城侨中、陈瑞祺中学、大鳌中学等学校上课讲学,在会城中心小学、大鳌中心小学教师培训会上主讲专题讲座,担任梁卫东名师工作室和张耀荣名师工作室指导专家;慢慢走向江门,在陈经纶中学、新会一中、江门一中、培英高中作全市的备考讲座,被恩平市电大、台山市华侨中学等学校邀请去讲学,被江门市教育局聘请为全市高中语文新教材培训的主讲教师;然后走出江门,到珠海市李兆南中学讲学,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聘请为高中语文教材培训专家到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福建省泉州市参加高中语文教师教材培训。近两年,何勇涛老师以广东省百千万名师身份到丰顺、兴宁和深圳开展名师支教或示范活动,到贵州开展名师巡回大课堂活动。2016年11月,广西平南县高中校长、名师研修团50多人到新会学习,特别邀请何勇涛老师主讲《名师成长的智慧修炼》专题讲座。2017年2月,何勇濤老师应邀在江门全市教研会议上主讲《过专业而充实的教研生活》,介绍自己的教研工作经验,得到全市与会教研员和专家的好评。   在工作中,何勇涛老师积极履行教研室主任和语文教研员教学研究指导和教学管理的职能,投身课改,探索发展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在教科研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2015年7月,由时任局长现为新会区副区长的梁风琼主持、何勇涛老师负责撰写申报的《新会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验项目》被省教厅立项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验项目,并获得150万元研究资金,使新会区成为全省17个实验区之一。2017年,何勇涛老师和同事们一起努力续写了新会高考的新辉煌:重点入围人数743人,本科以上入围人数2951(含体艺类单考单招)人,均创新会历史新高,有2位考生被北京大学录取。教研室荣获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区高考工作特别贡献奖、区高考特优生培养特别贡献奖和江门市高中质量管理一等奖、江门市初中协同教育质量管理一等奖。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大家的努力提升一个区域的教育质量。
  何勇涛老师还积极提炼教学教研心得,在《语文月刊》《广东教育》《素质教育大参考》《教师博览》等刊物上发表《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三条路径》《教研核心素养的修炼》《语文教师有效提升专业技能的三条路径》《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悟性培养》等文章300多篇,参与开发《初中作文实验教程》《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高考阅读评卷报告》等初、高中语文教辅60多部;主持、参与《中小学实效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初中语文校本教研写作教学专题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行动研究》《江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改革发展问题研究》等省市规划课题6个。
  感悟明师道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何勇涛老师逐渐形成了“以读为本,启发悟性”的语文教学风格。
  他认为,读是由语文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阅读教学要“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本文,不宜舍本文而他求。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锤炼文笔,在读中陶冶情感”。学生语文能力目标的提升,关键在于“以读为本”的训练。
  启发悟性,意为启发对事物理解、分析、感悟、觉悟的能力。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学习就是对情境整体关系进行仔细了解后的豁然开朗,通过问题情境的内在性质有所顿悟的方式解决问题,是经过“突变”学会的。顿悟学习的核心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因而他主张阅读要强调悟性的启发,强调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以读为本,启发悟性,就是在读的过程中启发感悟文章的精妙,打通由读写到体悟的路径,提升自己的悟性,从而较快地提升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1. 诵读启发悟性
  诵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阅读,它能训练语音,再现课文情境,加深理解,培养记忆力、语言感受力、口头表达力,增强语感。明代王守仁在其《教约》中说道:“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演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理浃洽,聪明日开矣。”可见,若得诵读其法,那是受益匪浅的。
  诵读课文不仅是理解欣赏的基础,也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正确、流利地朗读也是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文章的情感美,把无声的语言,化作有情有声的言语,叩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共鸣,并抓住形象引发学生去想象、去感受、去领悟,从而实现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感悟。
  2. 熟读启发悟性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主编陈佳民教授曾说:“熟读可能是医治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少、只理解不记积的偏方。”何勇涛老师也认为,熟读侧重于对文章的熟悉和理解,反复地读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
  熟读不一定要像朗读那样声情并茂,可以是大声朗读,也可以是轻声细语,还可以是默读,读出文章的意境美,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产生怦然心动的体验,学生有了心得自然就有新的感悟。在某一种程度上可以说,熟读是“悟性”培养的基础,点拨启发是“悟性”培养的关键。
  3. 精读启发悟性
  所谓精读,就是要仔细地阅读,有时是反复地阅读。精读的目的是要掌握书中的重点,攻克难点和深究疑点。从语言入手,品词析句是启发思维悟性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
  精读的要求在于咬文嚼字,细琢细磨,努力去理解每一篇文章的精蕴,认真去揣摩每一篇文章的写法,从中启发悟性,得到读书作文的必要知识。
  4. 略读启发悟性
  所谓略读,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在略读中,教师启悟的要点在于,指导学生先要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读说明文,则先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读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读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读小说,则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读科普和社会科学类文章时,则应快速掌握“成就/成果、性能/影响、用途/目的”等;读应用文,则应重点了解文体(如书信、广告等)、事件、时间、地点。
  阅读的速度和能否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学习质量。在读书之始,通过略读对全书的概貌有一个了解,以便分清主次、难易。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才能删繁就简,提高认识,启发悟性,以后在处理类似的问题时就更为从容了。
  5. 讀写启发悟性
  阅读是吸收,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写作的前提,是知识的储备阶段。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阅读的延伸和发展。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只有勤于练笔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由读到写,由写到读,读写同进,相依相生,相得益彰。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都是说明读写两者紧密相连,如影随形,不可割离。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是例子。”“例子”意味着什么呢?“例子”意味着隐含规律,“例子”意味着是一种示范。学生目前的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是脍炙人口的精品;体裁全面,小说、散文、诗歌、传记、新闻等一应俱全,既是很好的阅读教材,也是很好的写作教材。教师要学会发挥阅读教材的综合效应,在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让写作教学切实有效。
  语文教师无论工作多么忙,也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哪怕是一块不大的自留地。近年来,何勇涛老师先后被《新会教育》《新会文艺》《梁启超研究》《广东教学报》《语文月刊》《创新作文》《语文周报》《语文报》《作文报》《少男少女·教育管理》等报刊聘为编委会成员或特约撰稿作者,并被选为新会区教育学会会长和新会区文学协会的常务副会长。他在自己的自留地耕耘,从容自适,自得其乐。
  何勇涛老师认为,所有的大智慧都在终点相逢,殊途同归。道法自然,循道而行,方成大器。
其他文献
编者按:从吉林省长春市到广东省珠海市,从热血青年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从新任教师成长为校级领导,24年来,全国优秀教师、珠海市名教师宋朝华老师经历良多,也收获良多。从教以来,宋老师一直坚守着“做一名受学生喜爱、帮助学生成长、得到家长和社会认可的好教师”的初心,积极投身教研与科研,自觉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并在追求专业成长的路途上,不畏挑战,砥砺前行,勇敢地跨越了模仿适应阶段、反思提升阶段、平台积
期刊
编者按: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全国模范教师林伟老师认为,教育就是唤醒。理想的教育,就是用生命唤醒生命,用潜能激活潜能,用生命提升生命,用快乐传递快乐。28年来,林老师勤于反思,乐于求学,凝结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好教育”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他潜心研究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着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以研促教,把课题问题化,把工作科研化,努力成为一名学者型教师,以此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林伟,正高级
期刊
摘 要:一年级是小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很多时候都需要借助直观的图像来打开思维的大门。此外,他们好动的特点也尤为突出。“综合与实践”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好动的双手与“做数学”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生成数学知识,在体验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文章以“搭一搭”内容为例,浅谈对综合实践课的思考。  关键词:一年级;数学教学;综合实践课;案例分析  一、“综
期刊
【编者按】在教育教学中,借力是一种智慧,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发现教育的契机,是借助适当的时空、事件来发现教育的契机。对于教师来说,借力成长,既是一种内需,也是成长的最好方式。就像刘舒玉老师所说的,教师要学会借力,要向家长借力,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要向学生借力,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要向同事借力,重视同事间的专业切磋、協调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如此,才能一直行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收获别样的教育人生。
期刊
【编者按】“明师”之“明”,是“明白”之“明”,亦是“明辨”之“明”。在郝洁老师看来,“明师”才是好老师,而唯有深谙教育的本质、深谙学科特性、深爱自己才能成其为“明师”。但“明师”的成长是需要经过一番历练的。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史也是一个教师的阅读史。教师要成为“明师”,必须坚持专业阅读,必须坚持
期刊
摘 要:古詩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初中语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教学策略应体现其新理念和新方法。在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要大胆地放手,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来鉴赏诗词。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以生为本;教学策略  一直以来,相当一部分初中
期刊
编者按:冰心老人曾经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教师的成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荆棘和坎坷,面对坎坷要有泰然的心境,要有战胜它的决心。就如周华章老师,不管是在最初艰难的11年里,还是在获评中学高级教师之后的“高原期”“瓶颈期”,他都在坚持自我提升,战胜眼前的困难,并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周华章,广东省江
期刊
编者按:“好老师”不是通过简单的模式训练就能达成的,因为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贯彻勤学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博采众长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它也需要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再则,一个好老师需要具备博爱精神,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因此,我们可以说,“好老师”的特质即体现为智慧、博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教无定法”,但踏“实”求“活”的语文教学必定属于“教有优法”,也必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一方面,唯有踏“实”,才能根深叶茂。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真实、丰实和厚实。另一方面,唯有求“活”,方可应付自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灵活、鲜活。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笔者先后在农村初中和城区重点中学任教初中语文19年
期刊
摘 要:有效的文化要素提炼、有效的课程构建和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建设特色学校的关键性策略。文章以广州市番禺区石岗小学“出彩教育”特色建设为例,指出学校应从地域文化开发和利用出发进行有效的文化要素提炼,应以明确育人方向为基础进行有效的课程构建,应围绕育人目标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落实特色学校构建,才能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发展。  关键词:特色学校;建设;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