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的特质:智慧、博爱与勤奋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y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好老师”不是通过简单的模式训练就能达成的,因为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贯彻勤学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博采众长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它也需要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再则,一个好老师需要具备博爱精神,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因此,我们可以说,“好老师”的特质即体现为智慧、博爱与勤奋。
  高惠峰,现任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德育主任兼教育教学中心副主任,南山区骨干教师,深圳市名校长工作室核心成员。两度被评为南山区优秀教师;2012年被南山区教育局授予“卓越教师”称号。主持的课题《小学高年级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及引导策略》引起了较大关注,根据这一课题撰写的论文《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及对策》发表于《南山教育》;另一篇论文《论小学高年级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及引导策略》在深圳市德育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广东省教育论文评选中获得二等奖。
  方主编:请问,在您的眼中,“好老师”是什么样的?
  高老师:我认为,一个“好老师”要具备三个人格特质:博爱、智慧、勤奋。有教无类,面向全体,需要一个老师要有海一般的胸襟,要能够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教育工作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时时处处要用到科学的方法与技巧,这实际上是在考验每一个“好老师”的智慧;教育人的工作是最复杂的,它不仅需要老师眼中有活,心中有事,更是扎扎实实的实践活动,来不得半点虚假,所以“好老师”需“勤”字当头。
  方主编:在您的成长中,有哪些人、哪些事情对您影响至深?
  高老师:在我的个人经历中,父母对我的影响最大,虽然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他们教会了我勤劳与善良。1997年毕业找工作的事对我影响最深,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当时我可以被分配到长春市最好的学校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我失去了这次机会,在炎炎夏日里,用了十天时间才找到了一所學校。虽然那也是长春市数一数二的好学校,但是那一段经历让我有了离开长春的念头,于是2000年初,我便毅然辞去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南下深圳。如今,我很感谢这段往事,是它让我拥有了今天的生活。
  方主编:有时候,个人成长的外部环境会很糟糕。教师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想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往往要付出很多。您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您想对这些苦苦挣扎的老师们说些什么?
  高老师:有过。我想说的是守住内心的这份净土,坚持下去,你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方主编:在您的教育生涯中,有哪些得失可以与同行分享?
  高老师:因为工作经历比较复杂,所以确实有很多得失。我的经验是年轻时一定不要怕苦,名师之路没有捷径,沉不下去,就浮不起来。回想自己的经历,我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初来深圳的几年没有去系统地再学习一下教育理论,并努力追寻一位名师潜心钻研。这让我错过了人生中一段极好的“上升期”。
  方主编:在老师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碰到“高原期”和“瓶颈期”。您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您又是如何走出“高原期”或“瓶颈期”?
  高老师:有过。我估计任何一个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如何走过这个阶段,就我个人而言,第一便是阅读,当然这可能与我的兴趣爱好有关。不仅读教育理论书籍,还读一些所谓的“闲书”,为自己的心灵找到栖息之地。另外,我选择了换一个环境。新的环境,新的平台,往往会激发出新的潜能,目前我就有一种“人到中年又启程”的感觉。
  方主编:如果您认同教师需要有一些“必读书”,您会推荐哪些书?
  高老师:我会推荐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值得每一个老师去读,虽然它创作的时间离现在已经几十年了,但是书中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方法依然熠熠生辉。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也是非常值得去阅读的。不光适合班主任读,其他老师也应该去读。因为,魏书生老师的这本书充满了教育智慧,甚至可以说已经上升到了教育哲学的高度。
  方主编:在您看来,理想的教师生活是怎样的?您现在的状况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
  高老师:我认为理想的教师生活应该是在工作中不受纷扰,潜心地为教育理想而努力,八小时的工作时间之外应该都是属于自己和家人的美好时光,做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说实话,我目前还没有做到。一是纷扰太多,二是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处理工作中的事情是常态。
  方主编:说说您最近比较关心的教育问题或者教育热点?
  高老师:我最近最关心的教育热点有两个:一是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是国家大力倡导的,作为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都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因为这是导向性,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二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它正不断地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也许未来它会颠覆我们传统教育的很多成熟做法。
  方主编:在您看来,教师成长的途径有哪些?
  高老师:一是向名师学习。老师这一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向名师学习,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二是广泛阅读。我国小学语文界的大家王崧舟老师就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楷模,他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量是非常惊人的,这也正是他能够将简单的文本变成丰厚的教材的重要原因。三是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已经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它必将促进教育的巨大变革。
  方主编:您对年轻教师有什么建议?
  高老师:一是沉得住气,“板凳要坐十年冷”;二是要努力践行教育理想,不忘初心;三是要勤学苦练,任何时候它都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方主编:您对于勤学苦练的重视,我是十分认同的。有些人做事前总爱沉溺于幻想之中,却不敢努力勤奋地去追求、去拼搏,结果往往是成为平庸无志的人;有的人有壮志豪情,也敢于勤奋地拼搏,只是毅力太差,遇到艰难险阻便踟蹰不前,打退堂鼓,结果往往同样一事无成;有的人有睿智的大脑,过人的天资,却没有发挥潜能,因为后天教育不够,逐渐退为了普通人,无过人的长处,结果也在时间的长河中被淹没;但是,有的人天资很差,却以顽强的毅力勤奋用功读书,而且奇迹般地为社会作出了伟大贡献。可看出生活对我们实际上是很公平的,谁能克服困难,坚持勤奋学习,谁就可以获得成功。从出生的那一天起,上天就将种种坎坷与苦难织成一个厚重的茧套在每人身上,但只要勤奋拼搏,总有一天,会重见艳阳天。而那时破茧而出的你会惊异地发现,自己已化为一只翩然起舞的彩蝶!
其他文献
摘 要:情思历史主题立意可以解决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问题,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渐进地润泽学生的核心素养。情思立意在整合和处理教材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要适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注意参考教材实际、符合教学规律;注意难易程度的搭配、挖掘,争取把每一个学生都调动起来,润泽其核心素养。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为例,浅谈在情思历史主题立意渐进中凸显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博罗县龙华中学为例,对在体育课的乒乓球教学中采用多球训练法进行实践研究。分别从多球训练法的研究背景和动力定型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多球训练法形成动力定型的动作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定义多球训练法形成动力定型对乒乓球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乒乓球教学;多球训练法;动力定型  一、多球训练法的研究背景  乒乓球堪称我国的国球。几十年来,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长盛不衰的
期刊
天降祥瑞银装素裹冰世界,心怀衷情为人师表寿长春。2018年第一场大雪飘飞时节,我们100多位教研员有幸参加了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精心策划、东北师范大学用心承办的“广东省骨干教研员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东师之行,可谓寻道之行。专家们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精彩的讲座,学员们学习的认真、探讨的热烈、互助的情谊和北国洁白、晶莹、飘洒的大雪交织在一起,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又激荡了我们的心灵,更启发了我们教
期刊
编者按:从吉林省长春市到广东省珠海市,从热血青年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从新任教师成长为校级领导,24年来,全国优秀教师、珠海市名教师宋朝华老师经历良多,也收获良多。从教以来,宋老师一直坚守着“做一名受学生喜爱、帮助学生成长、得到家长和社会认可的好教师”的初心,积极投身教研与科研,自觉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并在追求专业成长的路途上,不畏挑战,砥砺前行,勇敢地跨越了模仿适应阶段、反思提升阶段、平台积
期刊
编者按: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全国模范教师林伟老师认为,教育就是唤醒。理想的教育,就是用生命唤醒生命,用潜能激活潜能,用生命提升生命,用快乐传递快乐。28年来,林老师勤于反思,乐于求学,凝结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好教育”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他潜心研究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着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以研促教,把课题问题化,把工作科研化,努力成为一名学者型教师,以此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林伟,正高级
期刊
摘 要:一年级是小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很多时候都需要借助直观的图像来打开思维的大门。此外,他们好动的特点也尤为突出。“综合与实践”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好动的双手与“做数学”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生成数学知识,在体验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文章以“搭一搭”内容为例,浅谈对综合实践课的思考。  关键词:一年级;数学教学;综合实践课;案例分析  一、“综
期刊
【编者按】在教育教学中,借力是一种智慧,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发现教育的契机,是借助适当的时空、事件来发现教育的契机。对于教师来说,借力成长,既是一种内需,也是成长的最好方式。就像刘舒玉老师所说的,教师要学会借力,要向家长借力,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要向学生借力,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要向同事借力,重视同事间的专业切磋、協调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如此,才能一直行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收获别样的教育人生。
期刊
【编者按】“明师”之“明”,是“明白”之“明”,亦是“明辨”之“明”。在郝洁老师看来,“明师”才是好老师,而唯有深谙教育的本质、深谙学科特性、深爱自己才能成其为“明师”。但“明师”的成长是需要经过一番历练的。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史也是一个教师的阅读史。教师要成为“明师”,必须坚持专业阅读,必须坚持
期刊
摘 要:古詩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初中语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教学策略应体现其新理念和新方法。在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要大胆地放手,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来鉴赏诗词。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以生为本;教学策略  一直以来,相当一部分初中
期刊
编者按:冰心老人曾经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教师的成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荆棘和坎坷,面对坎坷要有泰然的心境,要有战胜它的决心。就如周华章老师,不管是在最初艰难的11年里,还是在获评中学高级教师之后的“高原期”“瓶颈期”,他都在坚持自我提升,战胜眼前的困难,并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周华章,广东省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