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h动态心电图检测价值的探讨

来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ener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48 h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价值.方法 采用智能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杭州百慧)对患者进行48 h或72 h动态心电图检测,59例进行了48 h记录,7例进行了72 h记录(3个24 h,只比较前后24 h,14例次),统计病例数为73例次,66例患者进入研究,其中男31例,女35例,年龄(17~86)岁.首先对66例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大数据精确分析,再通过时间(t)RR间期散点图确定前后24 h可对比分析的对应时间,观察前后24 h心电散点图变化,并用散点图技术统计前后24 h心搏总数,早搏个数等指标,再根据心律失常类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频发或偶发早搏:52例(59例次)患者,男26例、女26例,年龄(56.1±15.4)岁;有效分析时程(22.40±1.19)h.这类患者前后24 h的t-RR散点图和Lorenz-RR散点图具有自相似性,前后24 h的总心搏数,房性早搏(简称房早)个数、成对房早和房性心动过速以及室性早搏(简称室早)个数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前后心搏数具有显著相关性(r=0.934,P=0.000).②持续性心律失常:4例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1例频发房性和室性并行心律,男2例,女3例,年龄(68.4±9.4)岁;有效分析时程(22.68±0.74)h.这类患者前后24 h的t-RR散点图和Lorenz-RR散点图具有自相似性,前后24 h总心搏数无显著性差异[(111796±16439)个vs(111262±16421)个,P=0.624],且前后24 h总心搏数明显相关(r=0.991,P=0.001);3例房颤患者长间歇定性诊断前后24 h一致.③阵发性心律失常:9例患者,阵发性房性扑动3例,阵发性房颤5例,阵发性窦房结功能纵向分离1例.男3例,女6例,年龄(71.2±12.7)岁,有效分析时程(22.67±0.74)h.这类患者前后24 h的t-RR散点图和Lorenz-RR散点图自相似性消失,前后24 h的心搏总数比较,亦没有显著性差异[(100709±23017)个vs(99429±17909)个,P=0.823],前后24 h总心搏数有相关性(r=0.695,P=0.038).结论 对于频发或偶发早搏、持续性心律失常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就能满足要求,而对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行48 h动态心电图检测可能是必要的.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国产Columbus?三维标测系统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78例术中电生理检查明确为AVRT患者,随机分为三维打开和三维关闭(各39例)组,进一步行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曝光时间,曝光剂量,消融时间及次数,即刻及远期成功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于所有旁道,三维打开组的曝光时间及曝光剂量要短于三维关闭组[分别为165(100,349)s v s 543(338,1019)s;35(15,85)vs 79(55,183)mGy];
目的探讨室间隔夹层瘤(DAI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其认识,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8年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6例D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6例DAIS患者中,3例与主动脉窦瘤破裂有关,其中1例以左束支传导阻滞初次就诊时漏诊,因胸闷、憋气再次入院后明确诊断;2例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所致,术前误诊为室间隔穿孔,于急症手术
目的 评估尼非卡兰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转复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1日本中心房颤射频消融术转窦后早期复发(术后3个月内出现的房颤、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患者分为2组.其中胺碘酮组34例,尼非卡兰组37例,均采用负荷剂量静脉推注后再静脉持续微量泵入药物24 h.分析2组早期复发患者的24 h转窦率、转窦时间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尼非卡兰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转复成功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70.3%v s 47.1%,P<0.05),转复窦性心
目的 评价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0例行电生理检查证实为AVNRT的患者,随机分为Columbus? 三维标测消融组(三维组)和关闭三维定位功能的常规X线辅助消融组(二维组),每组各20例.使用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及其配套导管进行交界区改良治疗,比较两组即刻消融成功率、3个月随访成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的X光曝光时间及射线剂量.结果 两组的即刻消融成功率均为100%;三维组3个月随访治愈率为95
患者女,63岁,因“反复头晕、黑矇半月”入院.动态心电图提示心动过缓,最长RR间歇9.9s;心脏彩超及胸部CT提示为镜像右位心.入院后成功行左束支起搏,术后随访各项参数稳定.
目的 报道电脉冲电场消融(PF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三维磁导航标测系统、PFA系统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男性2例,年龄(65.6±18.1)岁,左房(39.0±2.3)mm,药物治疗难以控制其反复发作.在消融前后进行左房及肺静脉三维电解剖标测、左房-肺静脉双向传导测定、留取1个呼吸周期的X线图以测定膈肌运动幅度,术中记录患者疼痛评分等,术后1~3天完善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M RI/DWI)以评估手术相关的急性脑血管事件.结果 5例患者均完成PF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沙尘暴PM 2.5颗粒暴露对大鼠心电图及心脏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 60只15周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5只,配制不同浓度的PM2.5颗粒混悬液,后3组分别给予1.5、6.0、24.0 mg/kg的PM2.5颗粒混悬液进行气管滴注,空白组滴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共滴注7天后检查心电图,观察并记录心率、节律、P波时限、PR间期、Q RS波时限、ST段、T波、QT间期等.结果 ①低、中、高剂量组的心率较空白组明显减慢且呈剂量依赖性(P<0.
患者女,54岁.突发头晕,心电图示心房颤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时,穿刺左腋静脉,造影示永存左上腔静脉.送入起搏电极入右房,充分利用电极头端重力及血流动力学效应,将电极送入右室,仔细调整电极头端位置,将电极螺旋固定于右室间隔上部.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DAPA)对结扎左前降支血管大鼠制作的心力衰竭(HF)模型的心脏微小RNA(mi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9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3只)、HF组(3只)、HF+达格列净组(HF+DAPA组,3只),手术后喂服达格列净5 mg/d持续8周,取心脏组织,观察心脏形态功能,用microarray技术筛选异常表达的miRNA,用RT-PCR验证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
患儿,男,5岁,胸痛后合并晕厥.诊断限制型心肌病伴冠状动脉肌桥,同时合并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针对特殊病例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肌桥松解术及内外科联合路径植入双腔埋藏式转复除颤器,缓解患儿临床症状,防治心源性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