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提问 提高教学实效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语文的教学地位日益提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这给教学带来很大挑战。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不仅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具有灵活性、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孔子有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对于学生认知发展有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载体,充分激发学生,让其在兴趣驱动下,带着问题展开思考,以此深入思考,加强对内容的理解,在分析、探究中解决问题,最终落实课堂目标,实现思维与能力的同步提升。
  一、注重科学性,提高问题质量
  所谓“科学性”,就是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目的明确、内容具体的特点,以此明确学生思考方向,突出重难点,引导其逐步深入,直至突破。在备课时,我会精心设计、选择问题,准确把握问题难度,契合学生实际,避免随意、数量过多,以此提高问题质量,切实发挥问题作用。
  在教学《药》一课时,其中有一段是华大妈给儿子上坟时的细节描写,主要描绘了人物的神情、动作,对此我展开提问:“这段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以此带领学生探究主题。考虑到主问题难度较大,我就适当细化:华大妈为什么会感到羞愧?这样的表现暗示了什么?以此逐步引导,让学生在不断思考、分析中循序渐进,拨开一层层的迷雾,最终理解文章主题,落实课堂目标,实现探究能力的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在一个问题提出以后,给其思考的时间,之后展开交流,提供表达平台,鼓励发表自身见解,以此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一来,就能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言堂”的问题,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其在问题引导下思考、探究。
  二、注重全面性,培养思维能力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是认知水平,还是思维能力。对此,要理性看待,并在提问时注重全面性,兼顾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根据其个性特点以及个别差异展开,以此拓宽学生思维,促进其能力提升。
  同一个问题,面向不同学生,会得到不同回答。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会设置四个层次:第一层,主要是判断类,难度小,适合基础较差的学生,帮助其增强学习信心。第二层,回答一些需要具体描述的问题,难度一般,我会选择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第三层,是分析类的问题,以“为什么?”“如果”等开头,具有一定难度,对于学生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我会选择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让其针对问题展开分析,具体阐述原因。我会选择基础较高,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在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突破自我,获得提升。第四层,是创造性问题,主要是发散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难度很大,如果不能宏观把控的话,很容易偏题。因此,我会选择思维活跃、反应敏捷的学生回答。这样一来,就可以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根据其能力灵活设计,在问题引领下积极探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以此实现能力提升,获得发展。
  通过这样的设计,能打破传统“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供学生探究、交流的平台,让他们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在讨论、分享中实现思维发散、碰撞,以此解决问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及时引导,使其能解决一些较难的问题,以此获得成就感。
  三、注重针对性,发展学科素养
  提问是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旨在促进学生理解,指导观察,或者把握概念、定义,理清文章思路,都是有明确目标的,而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总之,提问要有针对性,不能流于形式,这样才能切实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具体设计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最近发展区,以此激发求知欲,让其在不断突破中获得发展。在教学《故乡》一课中,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有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这段话的含义,学生难以理解,似懂非懂。于是,为提问引导:“文中指的‘路’就只是地上的路吗?”学生表示不是,我进一步启发:“‘路’和希望之间什么关系?”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在班级交流,讨论后得出结论。在这一基础上,我再次提问:“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这时,学生再思考,很快得到答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把握了文本主题,对内涵有了充分认识,还经历了完整的认知过程,掌握问题探究的方法,无形中提升了学科素养。
  所谓“针对性”,并不是要求一针见血,只是借助单个问题引导学生,要明确目标,紧扣预期的效果引导,围绕主题展开,不断激发学生,以此调动积极性,鼓励学生深入理解,有效把握,促进问题的解决,最终实现素养提升。
  总之,有效的提问是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不仅能突破传统,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活跃课堂,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其在不断思考中获得提升,以此实现思维能力、学科素养的提升,最终落实课堂目标。
其他文献
在这篇论文,我们在场解决差别的一个方法微分方程。作为一个例子,我们把这个方法用于分离 KdV 方程和 Ablowitz-Ladik 格子方程。作为结果,许多准确答案包括夸张功能 sinh 和大
数据通信网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数据通信业务,是信息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通道形式,光传送网络是一种以波分复用与光信道技术为核心的新型通信网络,能够满足大容量通信要求,同时还
在师生互动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高中学生的宝贵学习时间。从学生角度去探索主体性缺失原因,有利于学生的
案例背景:  白马湖学校作为滨江教育的启明星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语文素养是比较高的,并且大部分孩子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并且孩子手里基本都配有教材全解作为预习材料。所以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对普通课文的讲解感到乏味。讲到拓展延伸,孩子们课堂表现活跃,积极发言,说明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是老师调动起来的。  探寻原因:  孩子的猎奇心理造成了对你一成不变的课堂节奏感到乏味。他们有思想有追求,若是对一本语文書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积累文言文知识。  2.分析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打开文学长卷时,我们会发现有许许多多的寓言故事,在历史的演变中,成为了耳熟能详的成语。比如,“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狐假虎威”。现在请大家放飞思维,开动脑筋,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从寓言故事的百花园中,撷取一朵最明艳的花,感受其独特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中,建立良好的路由是减少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有效措施。本文对路由协议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各种路由协议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网络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据业务在各移动运营商业务版图上的占比越来越大。Vo LTE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带给用户更自然、质量更好的音视频通话效果。LTE时代中的语音解决方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一种手段,试卷是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有效平台。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需要教师精心准备,能抓住典型题目,分析其特点并归类,归纳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精讲精练的同时,延伸学生的发散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效完成一份试卷的讲评要做好三个环节的内容:即师生同考、评卷与分析、精讲试题。  一、分析试题,确立试题重难点  师生同考,要求老师与学生同做一分试卷,并在完成试题的同时分析试题,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