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科学实验中表格的设计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m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格,就是将实验结果以表格的形式表达,是初中科学实验中极为常用而重要的结果表达方式。它根据统计学原则,将实验所得各种结果和计算数据,按一定的方式,集中地排列组合在一起。在初中科学实验过程中,采用列表的方法记录各种数据,便于分析对比,有利于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此,表格的使用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有效方法。
  从设计编辑表格的实践出发,我认为表格应该满足以下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表格应该是可读的所谓可读,是指表格能有效而准确地表达、传递信息。如果所列表格让人看不懂或很难看懂,就失去了表格的意义。表格是否可读也是有一定的特征和规范的。首先表格的表题和表项应该是完整的,不能缺项。否则,表格表达的意义一定不会完整,甚至表达出错误的信息。其次,有序与否亦是表格可读的必备条件。这个“序”指的是合理的格式和结构,也就是表项的排列必须以突出问题的重点和实质为目标,根据所表达的科技信息的内在规律进行组合,而不是杂乱无章地随意排列。如科学实验中按理论值、实验值、误差的顺序列表。表格一般有横线和竖线。横线之间为行,竖线之间为列(栏)。在每行和每列的第一格内所写的文字或符号分别称为行题(左)和列题(上)。而第一行与第一列的交汇处称为栏头,其它部分为项目栏。有些栏目要有单位。
  栏目参数和单位的标注方法为:参数写在左边(上),单位写在右边(下)的圆括号内,如“温度(℃)”;参数用符号表示时,可用斜线将两者分开,如“T/℃”。
  [实例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可比比较法和类比法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表格作为科技语言之一,可比也是它的基本特性。表格与文字叙述是否衔接,表格之间同类数据是否可以比较,与书中插图、公式的比较都是重要的。这就涉及到表格的编排和数据记录方法以及表中记录内容是否可靠、有误等。如果处理不当或有错误,就会影响表格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甚至影响掌握的科学科学结论。
  [实例2]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3)表格数据可靠表格的数据能反映科学实验的科学性。编辑在能够把握的范围内,对表格数据的准确性、精确度进行考察。在判断数据方面,应熟悉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如数据精度的选取,有效数字的处理,误差范围的确定和误差类别的分析等。从而对表格中数据的准确与否、可靠程度等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出信息的真伪和正误。
  (4)表项的优化选择选择优化是设计表格的重要内容和特征,表格表达的不是流水帐,如果数据项目不完善,不仅无益于说明问题,反而显得繁琐凌乱,以致难以读懂。因而在科学实验中表格及表项的取舍非常重要。在能够完整表达信息的同时,精炼表格是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列入必要的项目,舍弃不必要的项目。这样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用
  [实例3]
  探究定滑輪特点
  
  从上面的表格学生通过实验①就很容易得到:当钩码所受的重力G不变时,改变拉力方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不变。通过②也很容易的看出在拉力方向不变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钩码所受的重力G的改变而改变。最后结合①②学生就容易得到使用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表格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科学思想和技术知识的一种形象化人工语言。运用恰当的表格能使读者更准确、清晰地了解科学知识的科学内容,起到自然语言难以起到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主要考查可能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独立重复试验、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的求法,以高考为例的解答。  [关鍵词]概率;求解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坚持短时集中教与长时分散教相结合的原则。便于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 短时集中;长时分散    学习要讲究方法,学习数学更是这样。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就会使学生学得快,学得好,而且会终身受益。  什么是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就是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措施,或者说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手段、措施。  学习方法按其功能大体可分五种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那么学生的再创造能力是如何培养的呢?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激发生的“再创造”欲望 
[摘要]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能否开发人才资源,关键在教师理念、方法优化。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生;创新;培养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发人才资源,愈来愈成为社会新关注的一个热点。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能否开发人才资源,关键在教师理念、方法的优
1 引言    生物学的进展十分迅速,一些新的概念,例如克隆、遗传基因、基因变异等等,中学生很难有完备而正确的理解。一般的媒体和公众也往往将一些新的生物学技术视为危险的或者伦理上有争议的技术,而大大的阻碍了这些新的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影作为一种通俗的、广受中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大量的出现各种生物学背景知识,但是其中的生物学细节的描写往往不够严谨。因为以娱乐大众和寻求商业的成功为目的的电影,并不
高、初中物理教材的深、难度台阶较大,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使学生从知识水平上、分析方法上、学习方法上实现逐步过渡,学好高中物理.
介绍了国外中远程空空导弹及其动力装置的概况与发展趋势,对于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其在空空导弹上应用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空空导弹用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