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策略刍议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e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学习写作;到了初中,学生开始写篇幅较长的作文;高中阶段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是议论文、任务驱动类作文的写作。
  国家和教育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高中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学校都在努力完善办学模式,教师也对自己的教学计划做出相应改变,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
  一、作文教学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对高中生来说,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有深意。学生需要对一些文章进行深入思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深意。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做出相应改变,从而更加有效地使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精髓。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另一方面,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方式生硬地将写作技巧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在创作时对范文进行生搬硬套,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以帮助学生为教育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明白道理,从而帮助高中生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学科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高中作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1.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高中生要时刻关心社会时事和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国内时事最新动态。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与时代接轨,因此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及时了解重大时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让学生亲身实践观察植物的生长。比如,让学生养成写植物观察日记的习惯,要求学生将蒜剥洗干净,放在装水的盘子里,记录每一天蒜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对无土栽培的好奇心。一段时间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发现在课堂上与他人分享,沟通交流,间接锻炼思维能力。学生也可以观察其它事物的变化,与同学交流,这样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为自己将来的写作搜集素材。
  2.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电脑、手机等电子信息化产品在当今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每家每户几乎都有,信息化电子教学工具也走进了校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为学生制作高科技的模型或为学生播放视频。
  比如《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电影,在2019年上映时产生巨大反响。该部电影主要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不再适合人类生存,面对这样的绝境,人们试图带着地球一同逃离,找到新的家园,这被称为“流浪地球”计划。这部影片充满想象力,教師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也可以为学生布置想象类的作文题目,比如:假如我有一双翅膀;如果没有白天,只有黑夜……以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当然,学生的想象也要符合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吸取作文中的优点,慢慢提高自己的写作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结合能力
  学生的脑中有素材、心中有想法,才能写出更优秀的作文。高中生要掌握议论文的写作要领。议论文首先要有合理的论点;其次是论据,论据一般都来源于日常积累,并且要有较强的说服力。比如举例论证,学生在举例时要与自己的论点相照应,要让阅卷老师明白自己在讲什么,所举的事例要证明什么。这就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积累更多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可以将众多素材结合在一起,更有说服力地证明自己的论点,使文章论点清晰,结构紧凑,内容严谨,能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更高的成绩。
  积累素材可以从平常的阅读做起。家长可以给孩子在图书馆办理VIP读书卡,让他们每周末在图书馆泡上两三个小时。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孩子的素材积累量,陶冶情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能提高孩子的素养,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思维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写作至关重要,对他们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也非常重要。特别是理科生在做题时要有清晰的思路,在做实验研究时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教师要慢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2)“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3)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下面某一场景发表主题演讲。  场景一:世界青年大会;场景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板块,两者紧密相连,互为依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当前,学生的写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阅读量比较少,导致作文内容空洞、素材单一、立意浅显。  学生阅读量太少,仅仅局限于教材,对课外读物的关注度并不高,这也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迅速得到提升。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言,加强课外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需要师生给予充
期刊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情感表达与语言逻辑性的实践方式。教师进行“以小见大”的写作指导时,应结合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多样化写作素材体验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情感细微的变化,见微知著,充实文章内容,提升学生作文的深度。  一、细节刻画,提高学生情感映射力  细节刻画能够让学生见微知著增强对事物的认识,这种对生活的感知能力需要教师通过长期的培养和写作引导,学生才能熟练掌握。教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日益繁荣,网络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各行各业包括工业、农业、商业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为社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同样,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在高中课堂教学中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将“互联网+”融入高中语文写作课堂,能有效促进高中生写作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从创设情景、
期刊
生活作文指导主要是指把作文教学活动置于生活大背景下,创设学生熟悉的趣味性作文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实现在生活中和在学习中提升写作水平的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汲取素材, 生活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经验和智慧。生活作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把个人生活所思所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拥有更加丰富的情感,提升作文综合素养。因此,依据新课程教学要求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
期刊
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进行写作。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获取素材,并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作文中再现生活,展现生活之美,提高学生整体的写作能力。  写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作文在试卷中更是占有较大分值,因此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基于“生活化”理念开展写作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下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教学策略
期刊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青年作家、《新周刊》杂志副主编蒋方舟在台湾见到一个报社的社长,他说他的儿子读了台湾最好的大学——台大,又去哈佛读了经济学,去伯克利修了EBMA学位。然后,他的儿子对他说:“爸,我该念的书都念完了,我现在要去实现我的梦想了。”结果,那个年轻人现在成了一名优秀的西餐厨师。  这件事见报后,引发了公众的讨论:有人认为青年要志存高远,“做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虽也是
期刊
文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  漫画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视觉艺术,在简单的构图中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发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  因漫画多取
期刊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爱的世界就有光明,有爱的地方就有天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导写  对“有爱的世界就有光明,有爱的地方就有天空”这句话的解读应该抓住它的比喻义。这里的“光明”“天空”是指各种各样的爱给我们带来的“希望与温暖”。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崇尚爱,尊重
期刊
语文学科是高中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作文教学则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已成为语文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目标。对于高中写作教学而言,應用微写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写作训练,是实现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微写作训练的应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一、当前高中语文写作课堂中微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微写作是素质教育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