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有为追梦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0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门实验中学创办于2004年,是一所由国家级示范高中石门中学全面管理的民办公助全寄宿制学校。学校坐落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美丽的博爱湖畔,毗邻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南海大学城、狮山镇镇政府。学校占地235亩,建筑面积十万多平米,学习区、活动区、生活区相对独立又连廊相通,硬件设施和设备均超国家示范中学的标准配备,现有在校学生3995人,专任教师241人。
  走进石门实验中学,便有一股蓬勃之气、书香之气、自然之气迎面扑来。校园常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有“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生态学校”的美誉。校内石门朝晖、学海腾龙、五环溢彩、长廊沐礼、书山飞虹、杏坛星辉、荷塘映月、有为秋实更被誉为“石门八景”,诠释着人与自然的最好融合。
  开展有为教育 培养有为少年
  学校传承石门中学“任重道远、毋忘奋斗”的校训和“科学、协作、拼搏”精神,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秉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儒家思想,汲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岭南文化,取材于以康有为、詹天佑、黄飞鸿等为代表的南海本土文化,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有为教育”的办学特色。
  “有为教育”的价值诉求是人本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有为,少年有为,则中国有为”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的教育过程和成长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自信大方、健康快乐的自主生长,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为”,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有为”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有为”,将有为教育的育人目标切实落地在学生发展必备的“愿为之心”和“可为之法”,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十年磨剑,锐意发展;勤奋耕耘,孜孜以求。在梁世安校长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进有为教育的实践与创新,持续探求“有为课程”的价值。“有为课程”不仅是每一个课程“有为”,更是统揽学校教育发展的全局,以学生为本,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融合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地方课程特色化三种途径的“有为”课程体系。石门实验中学在国家课程中融入校本特色内容,拓宽拓深教材内容,如,音乐课加入竖笛教学内容,美术课加入中国结、版画教学内容,体育课加入形体、定向越野等教学内容;在地方课程方面,积极挖掘佛山地域特色,开设了书法、武术、厨艺等特色课程;在校本课程方面,以课程超市为载体,每学期开设校本课程100余门。此外,还开设了“一坛二园三台”(大讲坛、科技园、英语园、大舞台、演讲台、竞技台)特色活动课程,这一项目被评为佛山市的德育品牌项目。校本课程《南海名人:康有为》荣获2017年广东省特色课程评比一等奖,校本教材《宇宙星系校本课程》《木刻版画》《思维艺术——C 基础教程》《定向越野校本课程》荣获2018年广东省第四届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成果评选一等奖,《有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方案》、校本课程《绿地图绘制》《学生实用编结》等获南海区2017年(第三届)特色课程评选一等奖。校本课程获奖数量位居佛山市首位、广东省前列。
  课堂教学方面,从学生的疑惑和好奇心出发创造性地提出“疑展评”有为课堂的元素式课堂教学理念,旨在落实新课标,使课堂真正成为促进师生间情感交流达成、价值理念养成、学习态度促成、自我能力形成的天地。“疑展评”有为课堂既遵循了教育教学规律,又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特点,生动体现了“有为”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智慧。全体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反复实践、交流碰撞、总结反思,各学科教研组形成了学科“疑展评”课堂的基本流程和教学指南,校内主编了十二本“疑展评”有为课堂学科丛书等,“疑展评”学科课型研究成效显著,已初步形成“疑展评”教学理念指引下的《语文名著阅读课型研究》《语文文言文课型研究》《英语复习课课型研究》《英语阅读课课型研究》《数学概念课课型研究》《政治试卷讲评课课型研究》《地理学科人文地理课型研究》《历史学科新授课研究初型》《历史试卷评析课型研究》等一系列比较有价值的课型研究成果。
  五类百门课程超市、“疑展评”元素式教学、以“一坛二园三台”为代表的有为活动平台、以石门八景为代表的“有为文化”等成为石门实验中学一张又一张闪耀的名片,2018年南海区“特色品牌学校”创建项目评审中石门实验中学勇夺第一名,获得区镇财政12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2018年南海区中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被南海区教育局同时授予“南海区特色品牌培育学校”和“南海区中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先进学校”两个含金量极高的牌匾,办学实力位居南海区首位、佛山市前列,学校已经逐步成为高规格高质量有特色、勇于改革创新、能够引领教育发展的品牌学校。
  有为教育引航 人生精彩纷呈
  在有为教育的熏陶下,学生的身体素质显著提高,意志品质更加坚强;学生更有礼貌,举止大方、谈吐得体、兴趣广泛;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更大胆、讨论更积极、声音更洪亮、提出的问题更有深度了、回答问题更加自信了,学生学习兴趣更浓、更专注,学习能力得到深入培养。学生在各个领域得到卓越发展:机器人比赛连续获得世锦赛冠军、亚太金奖;第三届世界大众体操挑战赛荣获业余组初中第一名;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校园集体舞展演荣获全国初中组第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夺全国金奖;信息学联赛三次荣获全国第一名;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六次荣获全国一等奖;數学、物理、化学竞赛屡获全国一等奖;民乐队获广东省首届大中小学器乐比赛金奖暨大型乐队第一名;广东省中小学生行进管乐、行进打击乐暨首届行进课堂乐展演第一名;定向越野队两次荣获广东省定向运动锦标赛冠军;男、女毽球队双双夺得南海区五连冠;语文、英语、物理、地理、天文、生物、历史竞赛多次获南海第一名。
  教科研一体化,教师有为发展。以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研究重点项目《“疑展评”有为课堂的创新教学实践研究》和特色学校创建课题《深入创建有为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为总课题,组建起一个“总课题——子课题——小课题”的科研课题研究网络。鼓励教师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科特色,申报子课题和小课题,以科研推动教学,引领教师从专业型向研究型转型。组建教育科研中心,通过内外结合,多层推进,构建教师教科研培训的立体网络,形成“疑展评教学论坛”“名师大讲坛”“青年教师成长沙龙”“班主任德育沙龙”四大学习培训平台。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研究“疑展评”高效课堂,提升科研技能,推进“教科研一体化”机制,促进了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形成了浓厚的学校教研氛围。在践行有为教育的征程中,一支集爱心、思想、智慧及追求为一体的有为教育团队已经形成。 现有各级各类名师34名,名师人数居南海区前列。其中,笔者是南海区高层次人才、南海区高级校长、佛山市名校长。许之安为广东省学科带头人,冼小杏等4人为南海区学科带头人,付梨花等10人为南海区骨干教师、南海区骨干班主任,陈丽玉等18人为狮山镇骨干教师。近五年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石门实验中学教师显露出雄厚的实力,十多人获全国一等奖,五十多人次获省一等奖,市、区等各级奖项不胜枚举。一批“专家型”的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在省、市、区各级教育活动或会议中做讲座和经验介绍、参加支教送课活动等,形成了核心辐射作用。   学校注重实践成果的提炼、转化与升华,梁世安校长主持的课题成果获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最好成绩);课题《建立在有为教育下“疑、展、评”课堂创新教学》被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评为优秀研究成果,陆续出版《“疑展评”有为课堂》《有为学习能力的培养》《地理“疑展评”有为课堂的实践探索》《尚礼 学礼 践礼——石门实验中学礼仪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教育教学专著或编著;“疑展评”有为课堂教学模式入选《最具影响力的十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南海经验(中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位列初中学校第一顺位;教师在《人民论坛》《华夏教师》《广东教育》《生活教育》《中国教育信息化》等国家级、省级核心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多篇。
  由于办学成果突出,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在石门实验中学举行,国家教育部领导对学校开展有为教育、探索推行“疑展评”高效课堂教学给予充分肯定。石门实验中学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学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2017年12月教育部授予,佛山市初中唯一)、中国合唱特色学校、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广东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广东省版画特色学校、广东省中国结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成为广东省面积最大、环境最美、设施最全、师资最优、成绩突出、口碑最好的学校之一。
  有为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梁世安校长代表学校曾在全国、省、市各类教学工作会议和面向全国各地的知名校长介绍有为教育经验。连续四年(2012年至2015年)在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做有为教育的报告,有为教育的经验与成果供全省中小学研究和借鉴,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全省中小学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5年12月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在石门实验中学召开,梁世安校长为来自国家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教育厅的一百多位领导和嘉宾作关于有为教育的报告;受邀到四川汉源县、哈尔滨第十七中学、广州市番禺区、肇庆市、英德市、清远市横荷区、韶关市始兴县、东莞市东城街道等市县区为该地所有中小学校长、教师讲学;在广州市省级骨干校长培养项目培训班、广东省乡村初中校长省内跟岗学习班、广州番禺区民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2017年番禺区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等场合做主题发言、分享有为教育办学经验;来自江苏、北京、云南、辽宁、甘肃、四川、湖北、河南、内蒙古等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长到石门实验中学跟岗学习,听取“有为教育”讲座、参加课程研讨以及教学沙龙等活动。
  传承优秀文化 塑造品牌形象
  品牌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品牌学校引领着教育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辐射作用。自笔者提出“有为教育”以来,南海涌现了一大批有办学追求的学校,如,石门实验学校的“扬长教育”,大沥实验小学的“气质教育”,南海实验小学的“宽教育”,华光中学的“正道教育”等。石门实验中学“有为教育”品牌的培育,在带动南海特色品牌学校的建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引风气之先。省内外学校也认真借鉴有为教育的理念和做法,获得了显著发展。
  既往开来,不辱使命
  奋发有为,再创辉煌
  石門实验中学将进一步提升教育品质,丰富品牌内涵,提炼品牌纯度,树立品牌标杆,为区域基础教育的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蓬勃力量。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简短、高效的“微课”教学已逐渐被广大教育者接受与使用,逐渐成为当代英语教学的一种形式。“微课”基于网络,具有内容短小精悍、资源多元丰富、学习灵活机动的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而阅读在英语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中考中占的分值很大,但是很多学生对阅读英语文章有恐惧感,阅读起来很困难且在考试中失分较严重。结合“微课”的特点与阅读的现状,笔者利用“微课”从
本报综合消息 7月31日,省教育研究院第二期广东省民办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在珠海开放大学举办。本期研修班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民办中小学骨干教师把握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开发、教材理解、课堂教学、教育评价、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民办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研修班由省教育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室主任耿景海研究员主持,来自全省各地
11月29日,2018中国教育创新与中小学研学旅行冬季论坛暨黑龙江省冰雪研学季“百万青少年上冰雪”中俄国际青少年十万个创意梦想冰雪3D大会在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拉开帷幕。  本届论坛是在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等部门指导下,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研学旅行标准化服务联盟、北京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乌苏里师范学校中俄语言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办,来自全
【摘要】在作文课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挖空心思地“教”,学生硬着头皮地“挤”,效果却适得其反。要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和“不知道怎么写”这两大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和阅读中积累习作素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写作境界。  【关键词】数据库;写作;策略  我校是半封闭学校,虽地处小城的中心,但学校实行半寄宿制,再加上受经济发展和
【摘要】目前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基础教育也日益呈现乐观、发展的状态。但是很多偏远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班主任对农村小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要明确情感教育渗透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结合当地学生的生活、心理、学习状况,进行情感的渗透教育,努力负责地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笔者根据所带的班级学生情况,简要分析了情感教育渗透班主任管理工作
【摘要】本文参考四个英语阅读教学原则,在初中报刊阅读课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报刊阅读学习。在报刊阅读课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提升学生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读报和摘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结合报刊读写说的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学生扩大词汇量和提取主题词能力,有利于学生长期性和连续性阅读习惯的培养。初中报刊阅读课程的开发是一个长期,需
本报综合消息 7月7日,河源市首届小学英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在源城区公园西小学举行。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科教研员张荣干,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何功兴、副院长赖曼珍出席大赛。全市五县两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参赛教师及参赛指导教师、大赛观摩教师共200多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大賽参赛对象为全市公办、民办普通小学在职在岗40 周岁以下(含40 周岁)的英语教师,经过校级和县区级初赛后,
【摘要】数学是一门精准又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有意思又十分富有挑战性的,其过程中需要学生对数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探讨,在數学教学中采用的“另类”表达表现方式,能刺激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自主思考能力、逻辑思维等,来进一步学习数学,锻炼个人的思维、观察、以及推理能力等,使学习数学的过程充满乐趣,并形成高效的学习思维和方法.在新时代的数学学习中,不再是简单的计算和推理,而是一种需要自己动手
【摘要】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多媒体教学设备出现在了校园中,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从多媒体应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利与弊入手,以PEP版小学四年级教材为例,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英语课堂;利与弊  多媒体设备的引进,让小学课堂焕发了新的生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设备为自己和学生实现了“减负”的愿望,用生动的场景简化了知识的学习过程,
【摘要】一座博物馆就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历史,它能为学生提供很多优质的教学教育资源。笔者通过与博物馆开展馆校合作,尝试将中山本土博物馆校外资源引进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用行动研究进行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馆校合作;微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广泛地利用校外的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