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讲话的四川人”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ru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不会讲话的四川人
  1949年6月5日下午,上海解放刚一星期,八仙桥青年会礼堂坐满了文化教育科学界知名人士,出席上海开埠百年来未曾有过的一次盛会。统率大军解放上海的第三野战军司令员、上海市市长陈毅将军便装到会,滔滔不绝地一口气讲了一两个小时,他那豪爽坦率的态度,真诚实在的讲话内容,加上诙谐风趣的四川口音,洋洋洒洒,谈笑风生,使会场上自始至终欢声不断。上海知识界人士见过许多世面,从国民党政府军政大员、欧美各国要人到中外名流学者,“阅人多矣”,却是第一次面对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陈毅市长的风度,完全出乎他们想象之外,许多人从此成了“陈毅迷”。在吴有训、陈望道、茅以升、潘震亚等几位教育家、科学家接连发言之后,主持座谈会的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夏衍请巴金发言。巴金腼腆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第一句话便说:“我虽然也是四川人,却是不会讲话的四川人。”顿时全场忻然,陈毅市长也哈哈大笑。
  这一天我第一次见到巴金。尽管在初中时代起便读过《家》、《春》、《秋》和《灭亡》、《新生》,是巴金的热诚崇拜者,为他笔下那高大墙门里腐朽的封建气氛引起哀伤和愤恨,也被那种反抗旧社会旧制度的勇敢行为而激动鼓舞。我也早知道他原先住在法租界霞飞路,“孤岛”时期离沪去内地,抗战胜利后又回上海,我正进报馆当记者,却从未敢去冒昧打扰这位大作家。那天八仙桥盛会上,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这位崇拜已久的前辈,留下非常深的印象,他不仅丝毫没有大作家的架子,而且那么谦恭平和,坦诚朴实。
  1956年7月,《人民日报》改版,恢复了中国报纸传统的副刊,副刊的灵魂是作为头条的杂文。改版之初,我们约请多位老作家支持,叶圣陶、茅盾、夏衍等前辈都热情支持,纷纷赐稿。巴金从上海也寄来一篇《“独立思考”》,是有感于教条主义的棍子妨碍人们独立思考,必定影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的贯彻,正是当时思想文化界一个重要的问题。文章不长,但点明了已经开始盛行的痼疾:
  有些人自己不习惯“独立思考”,也不习惯别人“独立思考”。他们把自己装在套子里面,也喜欢硬把别人装在套子里面。他们拿起教条的棍子到处巡逻,要是看见有人从套子里钻出来,他们就给他一闷棍,他们听见到处都在唱他们听惯了的那种没有感情的单调的调子,他们就满意地在套子里睡着了。
  他们的棍子造成了一种舆论,培养出来一批应声虫,好像声势很浩大,而且也的确发生过起哄的作用。可是这种棍子并没有打掉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事实上单调的调子中间一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不过教条主义者没有听见或者不去听罢了。有些在套子里住惯了的编辑同志喜欢把别人的文章改来改去,一定要改得可以装进套子才甘心,但是写稿的人仍然要从套子里钻出来。打闷棍,头一次也许有用处,我再来,别人早已提防了。谁都知道,教条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教条代替不了“独立思考”。
  文章不长,语调平和,毫无剑拔弩张的火气,却是言近旨远,以小见大,说的全是真话,体现了巴金为人为文的一贯风格。在上世纪50年代教条主义之风正盛的时候,能够说这样一针见血的话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言者谆谆,而听者藐藐,未必能对他所抨击的人起多大的警示作用。在某些自诩为马列水平很高的人那里,对这类杂文根本不屑一顾。我们副刊编辑部倒是一直以作者对编辑改稿的批评为戒,注意不要硬把别人的文章装进套子。后来巴金还在《解放日报》副刊发表一篇《论“有啥吃啥”》,听说在上海还引起一阵波澜,可见得说真话并不容易。
  讲发自肺腑的真话
  十年动乱结束后第二年冬天,我同两位同事去上海,邀请文艺界人士座谈,揭露和批判“文革”中林彪、江青合伙炮制的“文艺座谈会纪要”,特别是危害10年、余毒很深的“文艺黑线专政”谬论。我们连续开了两次座谈会,一次是文学界的,一次是艺术界的。12月10日那天,上海已经很冷,巴金一早就来到东湖路招待所,和柯灵、王西彦、李俊民、孔罗荪、杜宣、黄裳、草婴、茹志鹃、包文棣等同志先后热烈发言。他们在刚刚过去的10年中,却无一例外地受到“四人帮”党羽们种种非人道的摧残。巴金更是首当其冲,受到的伤害最重,但是他们在发言中都不谈自己的遭遇,而是愤怒地声讨“文艺黑线专政”论粗暴否定建国以后文学事业的成就,对文艺界施行残酷的迫害,充满伤感地提到一些不幸过早离世的上海文艺界人士的名字。巴金讲话不长,但很有分量。他认为“四人帮”虽然打倒了,但是余党犹在,余毒深远,我们千万不能手软,一定要除恶务尽。他后来将发言补充成一篇三千多字的文章,在12月26日《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除恶务尽,不留后患》。他以自己解放后的经历,驳斥“文艺黑线专政”论的荒谬和危害。他指出,“四人帮”的帮派体系在文艺界盘根错节,作恶多端,不彻底把它砸烂清除,隐患无穷。他讲话声调并不高昂,也未举一个实例,但是我们都能体会到这位在十年动乱中受尽迫害和折磨的老作家心头的隐忧。
  1978年年底,我忽然收到表兄潘际垌从香港寄来一份港版《大公报》,打开一看,在他主编的副刊《大公园》上,赫然有一篇巴金新作《谈〈望乡〉》,展读之下,真有意外的惊喜。日本电影《望乡》,在北京和上海上映,受到观众欢迎。影片虽然已经做过“手术”,仍然引起不少的波澜,主管部门的官员竟然出面公开反对。巴金在文章里支持电影,批评“禁映”的声浪。他的文章虽只在香港的进步报纸上发表,影响仍然不小。从电影《望乡》这件小事,可以看到他对国家民族所受灾难是那么哀伤痛心,对造成这场旷世灾难的封建专制遗毒和“左倾”思潮是那么憎恨厌恶,更引起我们心灵的强烈震撼,使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无动于衷。这位“不会讲话的四川人”,讲的是发自肺腑的真话,是实实在在的话,是人民群众的心里话。
  从《谈〈望乡〉》开始,巴金以病弱之躯,断断续续写了七年半,直到发表的《“文革”博物馆》、《二十年前》、《老化》和《怀念胡风》等篇,一共写了150篇散文随笔。老人自谦为“5本小书”,但是实际上它们是一部大书,一部蘸着心头流出的鲜血写成的大书,一部站在历史高度光照时代的大书。5本书都是普通的题目,偶然想到的杂感,文字短小,大部分只有一两千或两三千字,但是,每一本、每一篇,字字句句都浸透了作家对历史和时代、对国家和民族的真挚的爱和沉重的责任感。读这些散文随笔的感受,不同于读他早期的许多作品,而是他发自肺腑的呼唤,他呼唤我们同他一起,回顾我们大家走过来的崎岖道路,回顾几十年的难忘岁月。他呼唤我们用自审、自省和自责的心情去反思那被扭曲的历史。   后来几年去上海看望巴金时,我虽然知道他仍在不停笔地写一篇又一篇《随想录》,也读到那些充满了深刻的真知灼见、洋溢着真挚的人间至情的文章,但为了不引起老人过多的感慨,我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然而,每次都是他自己先谈到《随想录》,表示还要写下去,哪怕每天只能写几十个字、一二百字。他还有许多许多心里话要说,还有许多许多债要还。说到这些的时候,他的神情是严肃的、真诚的。他毕生都是这样一个严肃、真诚地对待历史、对待生活、对待朋友、对待自己的人。
  《随想录》的150篇文章中,写得最多的是10年灾难,犹如一场长长的噩梦,时时搅乱他的心,搅得他不得安宁。然而,在他笔下出现的更多的字眼,不是控诉,不是声讨,而是——欠债,还债!
  《随想录》从1979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第一册,其后20余年间,陆续出版单行本、合订本、精装本各种版本三四十种,还有英文、法文、日文和朝鲜文译本,总共印了多少册,难以计数。到20世纪90年代初,市上已难见踪影,想买也买不到了,若是哪一次书市或者义卖活动中偶尔出现几本,绝对会立刻成为读者争相购买的抢手书。作者用生命写下的书,越过时间的风雨,它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愈来愈被人们认识,愈久愈显出金子般的光芒。
  1993年,巴金九旬大庆之前,华夏出版社策划出版了线装本《随想录》。当策划编辑夏宗禹把装帧新颖的线装本送到巴金手上,老寿星抚摸着书册,连声说“谢谢,谢谢”。兴奋喜悦的心情难以描述。巴金将第一套样书送给了题写封套书签的冰心,嘱咐夏宗禹兄尽快送到北京,他在扉页上写了几行字:
  冰心大姊:
  谢谢您的信,也谢谢您的九十朵红玫瑰,更谢谢您的题字。现在书印出来了,看见您的字仿佛见到您本人,我真高兴。托人带一套给您,请您接受我的感谢,分享我的快乐。
  巴金
  1993年11月14日
  宗禹兄在电话中转达巴金给冰心的信,说将用最快的方式将这第一套书送到北京,希望我尽快送到冰心手里。当时尚未盛行快递专递,他托铁路局京沪特快车乘务组同志带来交给我,我拿到书后,立即奔赴西郊谢府。当时已届93岁高龄的冰心前两个月因病住院,才回家休养不久,身体还比较虚弱,一见线装本,高兴得不得了,反复摩挲,不住地说:“太好了!太好了!”她戴上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巴金在扉页上写的短简,才读一行,抬头问我:“他怎么知道我要送90朵玫瑰?我的缎带刚刚写好,作协的人明天才来取呢。”说罢,就催家里帮工的大姐展开书柜上那两条红缎带,上面写着:“巴金老弟九十大庆冰心欣贺!”
  老太太童心未泯。她不知道送90朵玫瑰的信息几天前已经传到上海了。
  巴金在书里夹着一张照片,是当年7月在西湖休养时所摄,老太太将照片竖在面前,左看右望,高兴地笑起来:“你看他笑得多开心!”停了一会,又轻轻地说:“他活得太累太苦了!”
  我静立书桌边,不禁恻然,默默咀嚼这句话的分量,将心交给读者的人,也必定赢得读者的心。
  还是老太太打破屋里的沉默。她将5本线装书翻了又翻,爱不释手,又低声自语:“可惜字小了一些,老年人看有点费劲。”
  提出建“文革”博物馆
  晚年的巴金,时刻萦绕心头的是两座博物馆。他写文章不断呼吁,在会议和朋友间谈话时一再提起,一是现代文学馆,记载中国现代文学艰难而灿烂的路程;二是“文革”博物馆,记载中国人民经历的那场旷世劫难。
  1986年6月15日,他写了《“文革”博物馆》一文,郑重提出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馆的希望,他说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建立“文革”博物馆,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他相信所有在“文革”中受尽血与火磨练的人是不会沉默的,没有人会把“牛棚”描绘成“天堂”,把惨无人道的残害当作“无产阶级的大革命”。巴金说: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决定,绝不让我们的国家再发生一次“文革”,因为第二次的灾难就会使我们的民族彻底毁灭。
  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牢记住10年惨痛的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况,说明20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大家看看它的全部过程,想想个人在这10年间的所作所为,脱下面具,掏出真心,弄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偿还过去的大小欠债。没有私心才不怕受骗上当,敢说真话就不会轻信谎言。只有牢牢记住“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文革”的再来。
  写这篇文章的两个多月前,他在一篇题为《纪念》的随想录里记下与一位朋友的对话,已经提到了建立“文革”博物馆的事。他认为20年之后痛定思痛,应该严肃地对待那10年岁月,严肃地对待自己,想想我们自己犯了些什么错误,大家都应当来一个总结。应该把那一切丑恶的、阴暗的、残酷的、可怕的、血淋淋的东西集中起来,展览出来,毫不掩饰,让人们看得清清楚楚,牢牢记住,不允许再发生那样的事。
  为了那可怕的10年,我们也应该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有一个交代!
  这篇文章发表以后,一二十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公开写文章,大会小会上发言,热烈响应,衷心拥护巴金的建议,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是千千万万“文革”受害者共同的心愿。它强加在中华民族身上的灾难都是深重的,残酷的,可怕的,血淋淋的,而且损害不止一代两代。虽然博物馆至今没有着落,但后来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不断读到出版揭露和记录“文革”10年的回忆录和其他书籍,冲破樊篱,走上书市,走到读者手中,进入人们心里。最早的是周明、刘茵编的《历史在这里沉思》,到后面陆续问世的有季羡林的《牛棚杂忆》,马识途的《沧桑十年》,叶圣陶、叶至善的《干校通信》,王仲方的《炼狱》等等。还有那些记叙追述刘少奇、彭德怀、贺龙、陶铸、潘汉年等一大批老革命家重大冤案的书籍,林林总总,数不胜数,这里随手拈来,只不过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它们都拥有大量的读者,即使印数不多,也被人们争相传阅。许多人都是从那里找寻各自的影子和逝去的岁月,也都能从那里直接或间接地反思“文革”的教训,去思考这一场浩劫究竟是怎么发生和发展的,如巴金所说的“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会发生那一场空前未有的民族大悲剧”?
  这不是实际上已经用文字和图片形式建立了许许多多“文革”博物馆吗?从流通的角度说,比起一座固定的建筑,它们可能起到更便捷、更活跃、更广泛的作用。巴金说得对,那些在“文革”中得到好处的人,可能至今还会心心念念妄想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他们自然是不会赞成建一座“文革”博物馆的。确实有人一直对建立“文革”博物馆抱着保留或者非议的态度,一直以种种似是而非或冠冕堂皇的借口加以阻挠和反对,不过,他们真要那样做,即使得意于一时,终究也要失败,那是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还将继续证明的真理。
  巴金去世前一二十年中,我每次去上海,总要去拜望。有时他去西湖边休养,有时他住华东医院治疗,我也都拜托小林女士代致问候。在武康路寓所见到时,老人总是亲切又细心地询问近况,关怀备至。有一次他问起我的写作打算,问离开工作岗位以后是不是多一些时间。我回答:虽然不再上班,每天也还有一堆杂事做不完,有不少题目待写,还有些编刊物、编书的任务,写作的时间并不多。巴金听了,同往常一样,并没有多讲话,只是轻轻说了一句:“要赶紧写,不然来不及。”只有九个字,却给我重重的一锤。我牢记至今,时刻不敢稍有懈怠,不敢言老,不敢轻易搁笔,总觉得还有可做的事,还有应该说的话。写的文章并不多,质量并不高,只是常用巴金留下的箴言提醒自己:讲真话!
  (作者系中国作协第四、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五届全委)
其他文献
【摘要】冷战结束以后,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取得广泛国际影响。今天的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难以区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难以区分;安全防范与安全维护难以区分;安全威胁来源与安全治理难以区分。国内安全问题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政治安全与国家安全难以区分;维稳与维权难以区分;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难以区分;海外安全与国内安全难以区分。在这种情形下,中国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亚洲新安全
【摘要】“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在儒家看来,“中道”为天地之本,也是人道经纶。这种精神在《论语》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儒家认为,人类的生活起居应该效法这种“中道”精神。正因如此,孔子倡导治理国家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君民都要遵循“中道”精神的“礼”而行事。就整个政治秩序而言,个体的“克己”与国家礼乐与政刑之“中”共同达至大同的政治理想。  【关键词】礼 中道 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B21
我不是第一次阅读贺照田老师(下敬称省略)的《当革命遭遇危机……——陈映真八十年代初思想涌流析论之一》(下简称“陈映真文”){1},趁着此次“理想主义的挫折与重建——以八十年代初陈映真的有关思考为线索工作坊”的机会重新读了一遍,感觉像第一次阅读一样,发现了新的世界。  记得应该是2018年贺老师到新竹的交通大学做客座,当时几位师友与贺老师一起共组陈映真读书会,读书会期间承贺老师之命回应某位大陆师友评
【摘要】本文注重立足于世界科技大国和强国究竟如何经由创新崛起而至不同情况强势争夺的宏阔视野,从系统观点既详细分析、论证了一国成为大国所必须依赖的历史背景、环境条件、科技要素及社会支撑基础,并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潮流,说明在20世纪中期往后的一国再行崛起绝非就得称霸,称霸已远背人心归向及国际关系规律正途所循的道理与依据。为着清晰、明确地证实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热浪和全球问题挑战的严峻形势,本文遂逐类逐
2013年1月18日上午,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民进会员、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李春利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的“大通量高效立体传质塔板技术及其在化工节能降耗中的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无悔选择,立志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1989年10月,年仅26岁出生于唐
近日,一场以领导干部读书为主题的座谈会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举行。这项活动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和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以促进领导干部读书学习,引领全民阅读风气。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有句非常著名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全民阅读而言,我们今天同样同时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  从阅读的“硬件”方面来说,中国图书出版的品种和总印数已
【摘要】“文艺大众化”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建构中的主流观念。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有其内在的逻辑发展理路,是“五四”启蒙文学和革命文学向工农兵文学转进,大众化论争从纯粹理论层面转向实践层面的产物。相对健全的延安文学制度的建立和知识分子对文艺大众化的有力践行,是延安文艺大众化实践得以全面展开的重要原因。“文艺小组”这
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民进河南省委充分发挥民进在教育方面的界别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服务工作,在社会各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受到民进中央领导、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情系老区 同心助教  民进河南省委以革命老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和同心助教活动为平台和依托,逐渐探索出一条新的多样化服务模式。自2007年起
【作者简介】  何茂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经济外交和国际化战略。  主要著作:《中国外交通史》、《中国入世承诺要点及政策法规调整》、《对外贸易法比较研究》等。  张冀兵,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中国经济外交年鉴》执行主编。  摘要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是我国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提出的跨区域经济
【摘要】随着乡村旅游市场的逐渐繁荣,消费者对乡村旅游的要求不断提高,提高乡村旅游品质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当务之急。结合武汉市郊乡村旅游资源,通过分析武汉市郊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针对现存配套设施不足、旅游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探讨促进武汉市郊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发展策略 郊区 武汉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得益于现代都市居民希望能远离都市喧嚣、享受田园风光、减轻工作和生活压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