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民进河南省委充分发挥民进在教育方面的界别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服务工作,在社会各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受到民进中央领导、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情系老区 同心助教
民进河南省委以革命老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和同心助教活动为平台和依托,逐渐探索出一条新的多样化服务模式。自2007年起,民进河南省委根据会内教育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决定与信阳市政府长期合作,分5年实施,为革命老区分期分批培训农村中小学校长。
2007年9月10日,首届培训班正式开课。学员们先后听取了河南教育学院王洪成教授、任民教授关于依法治校和校长管理艺术的报告,听取了省内知名课改专家、民权县实验中学校长申宣成和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原绿色关于校本教研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报告。并在民进河南省委有关领导的带领下,分别到开封市求实中学和焦作市龙源湖实验小学两所当地名校参观学习。2008年10月24日至25日,民进河南省委组织专家赴信阳市罗山县对该县中小学校长作专题报告。该县的150余名中小学校长聆听了报告。报告会上,河大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所所长刘黎明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研究实践作了题为《教育理念与学校发展》的报告。三门峡市第二中学校长张亚让结合实例主讲《当前学校管理中的五个问题》。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民进河南省委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革命老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分别迎来了信阳市光山县、淮滨县等革命老区的200多名中小学校长。专家们的精彩论述,所参观学校的人性化管理,深深吸引了来自革命老区的基层学员们。他们表示,“培训,使我们这些偏僻农村的学员们真正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回去之后,我们一定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带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搞好教育科研,为老区的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011年5月,民进河南省委和中共平顶山市委统战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利用2011年暑假和2012年暑假时间,联合开展“同心助教”活动,邀请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等省内外教育专家,送课下乡,先后为国家级贫困县鲁山县、豫西革命老区宝丰县、新教育课改实验区舞钢市的4000多名中小学校长分别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系列培训。2012年12月,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把全国贫困县洛宁县定为全省统一战线“同心”实践基地,民进河南省委积极响应快速行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洛宁县政府签订了《民进河南省委“同心”助教活动及洛宁县域规划项目帮扶协议》,制定出了具体的帮扶方案,将对该县进行一系列的“同心”帮扶实践。2012年8月,先后两次开展“开明书屋”捐赠活动,共为5个学校捐出各类新书12000册,总价值30万元,受益学生近2000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无论是连续五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还是连续两年的“同心助教”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面向基层的服务方向,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不搞形式主义,一切以基层教师真正受益作为衡量社会服务工作成效的标准。在促进革命老区教育质量提升的同时,进一步树立并向社会展示了民进的良好形象。
2012年12月8日至15日,民进河南省委按照民进中央主席办公会议关于开展“同心·彩虹行动”的精神要求,依托河南省实验中学、枫叶国际学校对来自金沙县的20名中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培训。丰富有效的课程更新了学员的教学理念,解答了他们的许多教学困惑,启迪了他们的教育思维,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在培训之余,为参训教师安排了少林寺、龙门石窟、白马寺等著名景区,这些参观考察活动让学员们感受了中原文化的厚重,从而做到了劳逸结合。在食宿方面,为参训教师安排了环境优雅安静的住宿地及特色饮食。这些保障了学员们较高的生活质量。培训活动中,民进河南省委对参训学员在学习上帮助指导,在考察上合理安排,在生活上关心支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革命老区的中小学教育播撒了希望的种子,为中部与老区的教育事业架起了爱的桥梁。
民办教育 服务基层
2008年11月,民进河南省委推动成立了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拓展了服务内涵,实现民进河南省委社会服务工作的固定化和长期化。
民办教育研究会成立以来,广泛联络和团结全省民办学校举办者、管理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共同研究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与特色,经常承接一些民办教育方面的理论课题,深入研讨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积极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不仅成为河南省民办学校的娘家,而且成了民进河南省委社会服务工作的一个品牌。
2009年4月19日至20日,在民进河南省委和河南省商务厅的共同指导下,由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和中国教育投资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融资项目洽谈会”在郑州举行。闭幕当天,浙江现在实训基地投资公司、澳美教育集团等分别和巩义市教育局、滑县职教中心、鹤壁市工贸学校、叶县希望职业中专等单位达成9个投资意向,意向投资金额逾亿元。2009年10月30至31日,由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民进河南省委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09郑州·中部崛起幼教论坛”在郑州召开。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福昌、中央教科所研究员李忠忱、浙江大学教授吴华、学前教育杂志社社长苏蜻、中国民办教育杂志副总编辑马行提等专家学者,围绕“政府在推进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学前教育能否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中西方幼儿教育的差异”等议题,分别作了精彩演讲。与会人员还先后参观了武汉大学郑州启元美景国际幼儿园、河南建业小哈佛(联盟新城)国际幼儿园和郑东新区加拿大枫叶小熊幼儿园。自2009年始,每年教师节之际,民进河南省委、省民办教育研究会均联合省工会对全省民办教育系统工作者进行表彰,并评选民办教育慈善人物,对河南省民办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几年来,民进河南省委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服务工作的定位,注重实现社会服务工作与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有机结合,站在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扩大参政议政成效的高度,来推进社会服务工作,使得参政议政的成果有落脚点、有实效。所开展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又可以成为参政议政的题材库、建言献策的信息源。依托民进河南省委的党派优势,以及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的建言渠道,河南省民办研究会先后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经费落实情况专题调研、开展了民办学校土地使用情况专题调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省政府参事,赴郑州、许昌、洛阳、三门峡、濮阳、开封等市,深入当地民办学校,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基层民办学校呼声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几年来,先后向全国“两会”、省政协、省政府参事室提交了《将义务教育阶段合法民办学校学生纳入免费教育范围的建议》、《关于向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发放同等待遇“教育券”的建议》、《关于减免中小学校水电费的建议》、《关于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建议》、《关于进一步解决民办学校教师问题的建议》、《关于加紧出台河南省〈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细则〉的建议》等大量提案,引起了广泛关注。
2012年,民进河南省委社会服务工作受到了民进中央的表彰,被授予“社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对河南民进来说,这是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向上的动力。今后,民进河南省委将继续坚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持之以恒”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探索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把社会效益作为社会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落实民进中央安排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发挥民进人才优势,努力探索社会服务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推进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
情系老区 同心助教
民进河南省委以革命老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和同心助教活动为平台和依托,逐渐探索出一条新的多样化服务模式。自2007年起,民进河南省委根据会内教育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决定与信阳市政府长期合作,分5年实施,为革命老区分期分批培训农村中小学校长。
2007年9月10日,首届培训班正式开课。学员们先后听取了河南教育学院王洪成教授、任民教授关于依法治校和校长管理艺术的报告,听取了省内知名课改专家、民权县实验中学校长申宣成和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原绿色关于校本教研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报告。并在民进河南省委有关领导的带领下,分别到开封市求实中学和焦作市龙源湖实验小学两所当地名校参观学习。2008年10月24日至25日,民进河南省委组织专家赴信阳市罗山县对该县中小学校长作专题报告。该县的150余名中小学校长聆听了报告。报告会上,河大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所所长刘黎明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研究实践作了题为《教育理念与学校发展》的报告。三门峡市第二中学校长张亚让结合实例主讲《当前学校管理中的五个问题》。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民进河南省委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革命老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分别迎来了信阳市光山县、淮滨县等革命老区的200多名中小学校长。专家们的精彩论述,所参观学校的人性化管理,深深吸引了来自革命老区的基层学员们。他们表示,“培训,使我们这些偏僻农村的学员们真正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回去之后,我们一定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带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搞好教育科研,为老区的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011年5月,民进河南省委和中共平顶山市委统战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利用2011年暑假和2012年暑假时间,联合开展“同心助教”活动,邀请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等省内外教育专家,送课下乡,先后为国家级贫困县鲁山县、豫西革命老区宝丰县、新教育课改实验区舞钢市的4000多名中小学校长分别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系列培训。2012年12月,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把全国贫困县洛宁县定为全省统一战线“同心”实践基地,民进河南省委积极响应快速行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洛宁县政府签订了《民进河南省委“同心”助教活动及洛宁县域规划项目帮扶协议》,制定出了具体的帮扶方案,将对该县进行一系列的“同心”帮扶实践。2012年8月,先后两次开展“开明书屋”捐赠活动,共为5个学校捐出各类新书12000册,总价值30万元,受益学生近2000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无论是连续五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还是连续两年的“同心助教”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面向基层的服务方向,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不搞形式主义,一切以基层教师真正受益作为衡量社会服务工作成效的标准。在促进革命老区教育质量提升的同时,进一步树立并向社会展示了民进的良好形象。
2012年12月8日至15日,民进河南省委按照民进中央主席办公会议关于开展“同心·彩虹行动”的精神要求,依托河南省实验中学、枫叶国际学校对来自金沙县的20名中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培训。丰富有效的课程更新了学员的教学理念,解答了他们的许多教学困惑,启迪了他们的教育思维,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在培训之余,为参训教师安排了少林寺、龙门石窟、白马寺等著名景区,这些参观考察活动让学员们感受了中原文化的厚重,从而做到了劳逸结合。在食宿方面,为参训教师安排了环境优雅安静的住宿地及特色饮食。这些保障了学员们较高的生活质量。培训活动中,民进河南省委对参训学员在学习上帮助指导,在考察上合理安排,在生活上关心支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革命老区的中小学教育播撒了希望的种子,为中部与老区的教育事业架起了爱的桥梁。
民办教育 服务基层
2008年11月,民进河南省委推动成立了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拓展了服务内涵,实现民进河南省委社会服务工作的固定化和长期化。
民办教育研究会成立以来,广泛联络和团结全省民办学校举办者、管理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共同研究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与特色,经常承接一些民办教育方面的理论课题,深入研讨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积极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不仅成为河南省民办学校的娘家,而且成了民进河南省委社会服务工作的一个品牌。
2009年4月19日至20日,在民进河南省委和河南省商务厅的共同指导下,由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和中国教育投资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融资项目洽谈会”在郑州举行。闭幕当天,浙江现在实训基地投资公司、澳美教育集团等分别和巩义市教育局、滑县职教中心、鹤壁市工贸学校、叶县希望职业中专等单位达成9个投资意向,意向投资金额逾亿元。2009年10月30至31日,由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民进河南省委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09郑州·中部崛起幼教论坛”在郑州召开。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福昌、中央教科所研究员李忠忱、浙江大学教授吴华、学前教育杂志社社长苏蜻、中国民办教育杂志副总编辑马行提等专家学者,围绕“政府在推进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学前教育能否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中西方幼儿教育的差异”等议题,分别作了精彩演讲。与会人员还先后参观了武汉大学郑州启元美景国际幼儿园、河南建业小哈佛(联盟新城)国际幼儿园和郑东新区加拿大枫叶小熊幼儿园。自2009年始,每年教师节之际,民进河南省委、省民办教育研究会均联合省工会对全省民办教育系统工作者进行表彰,并评选民办教育慈善人物,对河南省民办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几年来,民进河南省委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服务工作的定位,注重实现社会服务工作与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有机结合,站在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扩大参政议政成效的高度,来推进社会服务工作,使得参政议政的成果有落脚点、有实效。所开展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又可以成为参政议政的题材库、建言献策的信息源。依托民进河南省委的党派优势,以及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的建言渠道,河南省民办研究会先后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经费落实情况专题调研、开展了民办学校土地使用情况专题调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省政府参事,赴郑州、许昌、洛阳、三门峡、濮阳、开封等市,深入当地民办学校,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基层民办学校呼声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几年来,先后向全国“两会”、省政协、省政府参事室提交了《将义务教育阶段合法民办学校学生纳入免费教育范围的建议》、《关于向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发放同等待遇“教育券”的建议》、《关于减免中小学校水电费的建议》、《关于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建议》、《关于进一步解决民办学校教师问题的建议》、《关于加紧出台河南省〈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细则〉的建议》等大量提案,引起了广泛关注。
2012年,民进河南省委社会服务工作受到了民进中央的表彰,被授予“社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对河南民进来说,这是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向上的动力。今后,民进河南省委将继续坚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持之以恒”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探索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把社会效益作为社会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落实民进中央安排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发挥民进人才优势,努力探索社会服务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推进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