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公路:抗战大后方的生命线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缅公路东起云南昆明,西出云南边境畹町与仰光公路相接,全长963公里。可以说,没有滇缅公路,就没有抗战的物资保障。中国百姓、中国远征军、南洋华侨及美国飞虎队等为保卫这条抗战大动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日军根本不相信中国的抗战能坚持到滇缅公路修通的那一天,更不会相信严重缺乏施工机械的20万中国劳工——绝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用双手在崇山峻岭间开凿出了埋葬日本占领美梦的交通大道。
  
  公路修筑始末
  
  1937年8月,云南省主席龙云向蒋介石提出《建设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的计划》,建议各修筑一条从昆明出发,经云南西部到缅甸北部,最后直通印度洋的铁路和公路。当时蒋介石听后连声说:“好得很,好得很,我告诉铁道部和交通部照此办理。”
  1937年10月,国民政府官员火速赶到昆明,同云南省政府协商。11月初,最后确定了滇缅公路由昆明经下关、保山、龙陵、芒市、蜿町出国,然后在缅甸的腊戍同缅甸的中央铁路接通,直通仰光这一路线。旋即,龙云派缪云台为特使前往缅甸,与统治这里的英国殖民政府洽谈在缅甸修路事宜。
  就在缪云台赴缅谈判期间,国内抗战局势急转直下。正计划修建的滇缅公路一下子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1938年1月,滇缅公路总工程处紧急成立。由于缺乏受过训练的技术人员,总工程处只好对流落到昆明的一些有文化的年轻人进行培训。后来,这批年轻人在滇缅公路建设中磨炼成为技术骨干,创造出滇缅路上的又一奇迹。
  由于龙云主观地认为滇缅公路可在三个月内修通,因此他严令公路沿线地方当局必须在1937年底以前开工建设,限期三个月内先建成一条可以勉强通车的简易公路。这种公路比较简单,只需先把路基平整出来,再在它的上面铺上碎石,用压路机压平就行。1938年初,临近春节前夕,滇缅公路沿线约20万各族劳工被征集到公路上。由于严重缺乏施工机械,他们只能用双手来修筑这条世界上最崎岖、近上千公里长的公路。锤石头、把爆破现场清理成平整的公路,这些艰苦和危险的工作几乎都是由妇女和儿童来完成的。在公路修建过程中还发生了严重的疟疾。
  为了能在怒江和澜沧江上建造一座能够通行载重卡车的柔性钢索大桥,桥梁总设计师徐以枋被派往仰光的一家桥梁构件厂定购所有建桥用的器材。他从工地出发步行约1000华里,走到中缅边境上的畹町,到了蜿町才有汽车去仰光。在仰光,徐先生一头扎到工厂里拼命地工作。几个月后,这家工厂终于生产出了按照徐先生设计的、规格精确、切割制成的建桥材料。
  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些材料才被运到建桥工地。这时,两边的桥塔已经建好。为铺设钢索,许多人为此献出了生命。经过努力,在1938年间,怒江和澜沧江上一共架起了三座大型的钢索大桥。它们分别是惠通桥、昌淦桥和功果桥。这些桥成为滇缅公路的咽喉,没有它们,整个滇缅公路的畅通就无从谈起。
  原定在1938年3月底完工的期限很快就到期了。但由于工程难度较大,滇缅公路总工程处向龙云提出申请,请求将工程延期至5月底完工。但是到了这年的6月底,滇缅公路仍然未见通车。
  这时,日军大举进攻河南,并沿平汉铁路向武汉推进,又沿长江向西推进,接连攻下安庆、九江等地,武汉保卫战被迫提前开始。形势不容乐观,远在云南的龙云严令加快公路修筑进度。至1938年8月底,经过20万人的艰苦努力,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瞩目的滇缅公路终于可以勉强通车了。几乎没有举行任何的仪式,滇缅公路就马上投入了使用。
  
  华侨司机和技工
  
  滇缅公路通车后,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成立了西南运输处,负责西南地区的军用物资运输和进出口等业务。其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量地招募和训练司机。
  1938年,李名权还是湖南郴州的中学生,夏天,他便被招募,成为一名开军车的司机。经过培训,李名权于冬天结束了所有的训练科目后,和他刚结识的同事们便被马上派往仰光。在仰光港,中国政府进口的物资早已堆积如山。在这批物资中,有西南运输处最急需的东西,这就是从美国进口的载重卡车。有了汽车,滇缅公路才能发挥作用。在这个冬天,李名权和他的同事们必须日以继夜地往国内抢运汽车。从1939年到1942年的3年间,滇缅公路上一共抢运回国13000多辆汽车。
  有了汽车,司机严重缺乏的问题又凸显出来。这时,旅居海外、特别是东南亚的华侨向祖国伸出了救援之手。当时,东南亚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39年2月8日发表了《南侨总会第六号通告》,号召华侨当中的年轻司机和技工回国服务,与祖国同胞并肩抗战。这个通告很快就传遍了东南亚各地。
  志愿回国服务的东南亚华侨司机和修理工总共有3192人,他们被称为“南侨机工归国服务团”。从1939年2月到8月,南侨技工先后分9批500多人回到祖国。回到祖国后,所有的南侨机工都要到昆明的潘家湾进行两个月的军事和政治培训。
  昆明和滇缅公路沿线几乎在一夜间就冒出了无数家运输公司,这些公司大量购置汽车投入到繁忙的运输业务中。当年在滇缅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种类繁多,许多都是当年美国生产的货车。滇缅公路的繁忙直接带动了公路沿线的繁荣。那时,在滇缅公路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轮胎一转,团长不换。”
  滇缅公路上的人们对于南侨机工也都印象深刻。因为他们总是那么讲究,头发永远是一丝不苟的。据说当时大约三分之一的华侨司机与当地的女士喜接了连理。
  
  保卫滇缅公路
  
  但是,滇缅公路的黄金时代并没有延续很长时间。从一开始,日本人就想方设法要把滇缅公路切断。1940年,日军占领了前法国人的殖民地越南,有了越南作为前方基地,日军的飞机就可以轰炸滇缅公路全线了。
  1940年10月,日军的飞机开始轰炸澜沧江上的昌淦桥和怒江上的惠通桥。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日军共出动飞机400多架次,分十多次轰炸这些桥梁。由于滇缅公路关系到整个抗战的大局,所以每次空袭之后,大桥抢修队就不分昼夜地对大桥进行抢修。
  1941年1月23日,日军飞机第14次轰炸昌淦桥,这座满目疮痍的大桥被彻底炸断了。但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交通部很快接到来自大桥抢修队的电报,说滇缅公路上的车队已经再一次地越过了波涛汹涌的澜沧江,整个公路全线保持着畅通。原来早在两个月以前,当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就预计到大桥有可能被日军日益频繁的空袭彻底炸断,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些空的汽油桶,每70多个空汽油桶连在一起,上面铺上木板,形成了一只简易的渡船,汽车开上去之后,他们用钢缆将渡船在两岸拉来拉去。这样,汽车就可以过江了。3个月后,被炸断的昌淦桥经全力抢修终于恢复通车,并一直使用至今。
  为了提高公路的通车能力,从1940年春起,国民政府的交通部先后花费巨资向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订购了2700吨柏油,开始铺设从中缅边境的畹町到保山的柏油公路。与此同时,国民政府还从美国购买了大量的工程机械以加快工程建设。1942年3月,当滇缅公路西段的柏油路正紧张铺设的时候,日军突然向缅甸发起进攻。很快,仰光陷落。5月,日军长驱直入,攻入云南境内,并迅速占领怒江以西的广大地区。此时,花费巨资修建的滇缅公路西段的柏油路正好把怒江以西的路段铺设完毕,由于日军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工程设备都来不及撤到怒江以东,就连同西段柏油路一起全部落入敌手。
  1942年5月4日,大批的难民从惠通桥以西源源不断地向大桥涌来。为以防万一,守桥部队事先在大桥上安放了炸药,并派宪兵维持秩序。为了夺取惠通桥,日军先头部队化装成难民,赶到离惠通桥不远的地方。这时,从桥东来了一辆大卡车要逆行过桥,引起道路堵塞,宪兵便以“妨碍执行军务罪”把车主拉到河边,一通乱枪,将其打死。
  当时,化装成难民的日军先头部队突然听到一阵枪声,以为中国士兵发现了他们,于是便从衣服里抽出枪来就打。中国士兵这才发现日军已经冲到了桥上,他们马上还击,但日军火力太猛,大桥眼看守不住了,于是马上点燃了导火索。日军见势不妙,就不顾一切地往桥这头冲来。
  中国军队陆续赶来,在怒江东岸严密布防。怒江峡谷内挤满了日军和车辆。这时,峡谷上空突然飞来了一群轰炸机,这便是陈纳德将军所领导的“飞虎队”,他们对准公路上挤成一团的日军猛烈开火,摧毁了峡谷内几乎所有的日军车辆和重装备,并击毁了日军已搭设一半的浮桥。日军的冒险计划被彻底打碎,从此再没有越过怒江一步。中日两国军队在怒江两岸形成对峙局面,直到两年后中国军队开始大反攻。
其他文献
强力意志论是尼采思想的核心部分。本文主要对尼采强力意志作了系统阐述并指出了它对我们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 Strong will is the core of Nietzsche’s thought. This ar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砖砌烟囱与水塔的施工,一般均采用外脚手架或里脚手架,脚手架材料用量很大,耗用人工很多,较小的施工单位要搭一座几十米高的脚手架,是很困难的,以往我们碰到此类工程,就不敢
所谓“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是围绕一个单元主题设计的系列性作业。作业设计的思路,旨在整合语文教学资源的同时,基于学生的学情特点,凭借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围
如流星划破夜空。  如火炬穿透黑暗。  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  这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  这就是20世纪初爆发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时光如梭,岁月如烟。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
结构是一篇文章的框架,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结构是语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关注文章的结构,可以有效地促进言意共生。【案例1】教学《天火之谜》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投影
《圆善论》是牟宗三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牟宗三自己对这部著作十分重视,评价甚高,认为它已经圆满而真实地解决了康德的圆善问题。但是,牟宗三是否真的达到了预期目的呢?近年来,我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否定性的结论。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宽,受主题和篇幅所限,本文所论仅限于对牟宗三关于《圆善论》的自我评价提出商榷。
学生在步入中学以后,就进入到他们人生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这一阶段,将为他们今后人生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这一时期的他们又恰好处于心理上的敏感期、脆
浮云漫卷,细水长流,在鸟语花香之中感悟一份淡泊、恬静和安宁,这是多么惬意的一种生活。可今天的我们或许很难停下匆匆前行的脚步去品味这份悠闲了。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下,鳞次
弦月高挂,如水的月光浸透着沉沉的夜容。我轻轻拉上窗帘,一瞬间万家灯火在我的眼前消失。我坐到桌前,翻开《饮水词》,依着荧荧暖色的灯光,开始了今夜的阅读。我不假思索地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