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语文作文高效课堂构建路径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语文素养逐步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对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作文创作身为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谓是占据了语文的半壁江山,写作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语文成绩的高低,由此可见,学生养成一个好的写作习惯对语文整体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作文创作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写作习惯的养成,必须让学生爱上写作,对写作产生兴趣。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的还不成熟,对于写作素材积累还有所欠缺,因此会出现在写作时无从下手的情况,整个写作处于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对写作出现了厌倦的心理。那么作为老师,如何高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将是值得老师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从年龄上看还尚未成熟,老师在进行指导写作时可以从游戏中带动学生,将学生带入实际活动中寻找灵感。写作灵感源于生活,老师可根据学生经常接触的人或事引导学生,先从身边有趣的人或事进行写作,让同学们用文字表达出自己感兴趣的人、事,这样一来同学们对作文的素材把握就比较容易,向大家分享有趣的事情的方式进行写作,写作兴趣也会随之提高上去。
  例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文中多次出现了对父亲背影的描述,这样一篇课文,字里行间的流漏出父亲的爱。老师在进行这篇课文的讲解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自己与父亲发生的事情。《背影》这一课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描写,通过对父亲买橘子时的外貌、动作、神态,字里行间的塑造出一个伟大父亲的形象。在要求学生进行写作时,老师可以以这篇文章为契机,引导学生去描写自己的父亲,相信很多学生对父亲的形象都有很高的评价,写作的对象又很熟悉,这样一来写作变得容易了许多,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以真实的人和事作为题材,既锻炼了学生平时观察细节的能力,又教育了学生应有一颗关爱父母的心。
  二、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相对较少,这样对于语文作文的写作并不乐观。所以,作为老师平时应该督促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对阅读刊物中出现的精彩片段进行积累,也便于平时写作的应用,扩展学生的阅读数量可见相当重要。那么老师应该如何去做,才能让同学们有效的进行阅读。笔者认为,老师在平时进行正常教学的同时,一定要给同学们留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课下,多向同学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提高写作能力的刊物。在保证数量的情况下也要保证学生阅读的质量。提倡在同学们进行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将值得借鉴的精彩片段进行积累。为了更好的督促学生,老师可以定期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分享,在课上以演讲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自己最近所阅读书籍的感悟。
  例如,《背影》这篇课文是对父爱的描述,着重描写了父亲在车站送作者时买橘子的片段。在作者的脑海里,父亲在月台爬上攀下的背影打湿了作者的眼眶,也感动了广大读者。在这种平凡的小事中,呈现出父亲无限的关怀与爱护。老师可以让同学们仔细揣摩作者为什么能将这样一件平凡的事情写的那么让人潸然泪下。要求同学们搜集含有相关描述的文章,进行仔细阅读,对作者在文中所用到的细节描写进行仔细分析,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对接下来写作相关内容时有一個很大的提升。文中作者是现代作家朱自清所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老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搜集朱自清其他著作进行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阅读数量。
  三、教学中施行分层引导策略
  在写作课堂中,老师往往会给同学们指定写作题目或者写作方向。同学们会因为智力、思维方式、家庭因素、价值观的不同,对问题产生不同的思考方式。往往老师给定一个题目,学生会出现五花八门的创作,这样虽说体现了同学们灵活的思维能力,但是也有可能会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所以,老师在给定同学们写作方向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同学们的基本情况,对所处不同情况的同学进行分层次引导。比如有的家庭可能会出现单亲或者其他状况,如果这时老师要求写“我的父亲”这一题目,会对一些只跟随母亲生活的人在心灵上有所创伤,同时也导致学生无从下手。所以,老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时也应考虑到多方面,当然家庭因素也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分层引导。
  例如,教师以《背影》这一课为例,全文字里行间中塑造出一个伟大父爱的形象,老师在进行讲述文章内容时,难免会启发学生对自己父亲的尊敬,这时老师可以不只是单一的歌颂父亲,让学生知道所有的长辈都是一样的。在写作方法上,这篇课文中不管是对神态还是对动作的描写都十分的细腻,在不同程度的学生面前,要求他们同样在自己写作中也表现的如此详细,当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的,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不同的要求,以免打击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一些程度稍微差点的同学有一个缓冲的空间,慢慢进步,从而在以后的努力之下获得更大的提高。
  现阶段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语文作文创作课堂的高效构建在此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应积极调动同学们的写作热情,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扩大同学们的阅读量,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语文教育工作切实有效的实行下去。
其他文献
自2000年以来,十八载光阴一闪而过,当年的世纪宝宝正走向成年。这群风华正茂的少年各怀己志,各有所长。身为其中的一员,在经历了诸多奋斗历程之后,我唯愿同侪们“纵使饮冰十几载,莫凉一颗赤子心”。  十年寒窗饮冰苦,莫忘热血报国情。一组关于千禧一代00后的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学习目的,大部分人都垂青于“获得更好的工作”,而“报效祖国”这一项仅占两成左右。这不禁令人发问:00后的心中有没有祖国?答案当然是
期刊
不管是徐峰放弃高薪待遇,毅然回国,还是百岁老人五世同堂,其乐融融,都昭示人们:无论何时何地,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要爱家,更要爱国:家国情怀不能忘,担当意识不可丢。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在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忧虑沦陷区的弟弟,记挂手足的生死。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倍增思亲之情。山河破碎,“家”何以堪!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国”。他漂泊四川成都,尽管处
期刊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一系列讲话中反复强调改革开放、合作共赢的治国理念,顺应潮流,順乎民心。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审时度势,开放共赢,乃强国之路,英明之举。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的确,世界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科学尖端技术日新月异,只有走开放之路,才能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得以完善,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的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已是时代的必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课程的教授学习过程中,应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重视跨学科的学习以及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之间可以有效地相互交叉、渗透及整合中进行教学,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不可否认的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越来越体现出其在教学
期刊
打开生活的窗户——想说  一年级上册《练习一》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说说我的家”,教材上安排了四个问题:“你的家住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他们是做什么的?”你喜欢自己的家吗?”问题的设计简单、直白、贴近学生的生活。而教学时,老师却用大部分时间训练学生如何规范、连贯地回答四个问题,而且不断重复,甚至要求背会。这样做就忽略了学生刚入学的语言特点和丰富的生活资源。其实学生在入学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期刊
【摘 要】  课标提出“小学的语文课程,应让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识字教学是一项基本任务,更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面对着小学生经常会写“错别字”,特别是伴随着识字量增多,错别字也出现渐渐增多的现象。而“错别字”又给小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仅影响了小学生的书面表达,也让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多多研究出现错别
期刊
由于现如今大家重视应试教育,从而形成观念——知识至上、理性至上,但这也是学科教学中的一大弊端。我们也越来越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课堂评价存在着忽视感性、重视逻辑、轻视直觉感悟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就导致了在学习中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没有把控好学知识和育人文的平衡。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还没有形成,在他们心中十分重视教师对他们自身的评价,可以说学生对知识技能及思想情感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教师的评价。好的评价对他们像是
期刊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具有深远的意义。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提出“语言构建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四大学科素养,其中“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学科素养在近两年大多数高考作文试题中均有所涉及,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I12个关键词中的“京剧”“长城”“中华美食”,全国新课标卷II“感悟中华名句”;2018年浙江卷“浙江精神”,江苏卷
期刊
【摘 要】  阅读是一种多维度的智力体操,它能使青少年儿童的头脑逐渐变得灵活敏捷,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儿童心智的全面成长。小学低年段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如果在低年段使學生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将对中高年段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养成和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低年段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而依靠家校之间的配合,找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行为,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低年段学生
期刊
【摘 要】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基础的极端,也是学生思想、情感、感知以及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核心素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发展。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它是交际的工具,也承载着文化传播的功能。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文化的之间的差异,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小学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核心素养 文化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