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是我们青年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而探究性教学又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初中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过程和方法为载体,以科学探究为主线的一门自然学科。更重要的是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物理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可见,关于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新课程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所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转换角色,努力探讨探究性教学的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探究性教学的内涵、特征、原则及其程序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探究教学性理论的指导下,在探究性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其科学态度及精神建构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运用探究性教学必须遵循“难度适宜、引起兴趣、可操作”等三条基本原则。探究性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的一般程序有:①创设情境,准备状态;②运用手段,设置问题;③合理分组,探讨学习;④集体参与,共同练习;⑤组织比赛,检验效果;⑥交流讨论,尽快恢复。
二、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1认识实施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意义是实施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前提
从物理课程改革的理念可知,探究性教学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教学,这是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探索的重要内容。首先,从理论上讲,探讨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意义重大:一是促进了物理教学的改革发展,丰富了物理教学模式。也促进了中学物理教学的发展,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了一套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方法,教学评价体系。二是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由原先的主宰者变成了现在的指导者、引领者、帮助者、参与者、设计者,无形中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促进了教师的自身组织、设计、协调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三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先的被动接受变成了现在的主动探索学习。其次,从本学科的内容安排上说,仅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材(苏科版)就安排了35个探究性实验,占到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还要多。而且,《标准》指出:“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科学探究试题越来越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显然,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开展探究性教学是多么的重要。
2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关键
物理研究始于问题,提出问题对物理研究意义重大。《物理课程标准》中把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第一要素。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在保障问题质量的前提下,将学生引入值得探究的问题中,从而实施探究性教学。譬如,在初二的第一堂物理课“科学之旅”的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用烧瓶盛水,并把水加热至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再用冷水浇在烧瓶上,水又沸腾了!学生真实地观察到这个与日常生活经验相悖的物理现象,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疑问: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浇了冷水后,水还会沸腾?从而引发学生对探索物理的渴望和动机。
3抓好实验教学是实施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良策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更是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其实就是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锻炼,在探究思索中发现,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体会科学家是如何探究物理世界的奥秘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如,在进行大气压强教学时,需要演示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实验中需用玻璃杯装满水,并用纸片盖住,倒置过来,水不流出,这个实验是常规的。如果将盖玻璃的纸片换成扎有许多小洞的纸片,问水是否流出、纸片是否下落,学生好奇心瞬间被激发,纷纷讨论,提出各种问题和猜想。
4.联系生活实际是实施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措施
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教材的内容也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述生活故事或提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说,“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紧密联系生活,让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学会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众所周知,摩擦力是一种重要的力,在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所以,教师在讲摩擦力时,可以列举如下例子:人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为什么困难;滑冰运动员为什么要在滑冰鞋中安装滚珠;下雨天,在路面上撒些粗石子或垫上稻草,就可以避免汽车上坡打滑;人们骑自行车时靠捏紧刹车来增大摩擦力,减慢车速等,诸如此类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学好摩擦力。而且,让学生对这些例子展开热烈的讨论,就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知道摩擦力与我们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从而明白人类的生产生活实际都与摩擦力有关,有益的摩擦要充分利用,有害的摩擦要尽量减少的科学道理。
三、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标理念下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在物理探究性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结合应用进行探究性教学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在探究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即教师要明白:让学生理解透物理知识概念是教学的关键。三是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动手动脑探索求知。四是通过探究总结出规律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在探究中教师应适时引导、点拨。五是探究性教学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物理探究性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我分析、归纳,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要充分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它是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物理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如果,物理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探究性教学,将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探索、实践、创新、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要紧密结合生情、学情、科情和校情,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与模式,在教学中善于点燃学生心灵的智慧火花,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欲,全面提高学生大胆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科学的愿望,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易志毅)
一、探究性教学的内涵、特征、原则及其程序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探究教学性理论的指导下,在探究性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其科学态度及精神建构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运用探究性教学必须遵循“难度适宜、引起兴趣、可操作”等三条基本原则。探究性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的一般程序有:①创设情境,准备状态;②运用手段,设置问题;③合理分组,探讨学习;④集体参与,共同练习;⑤组织比赛,检验效果;⑥交流讨论,尽快恢复。
二、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1认识实施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意义是实施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前提
从物理课程改革的理念可知,探究性教学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教学,这是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探索的重要内容。首先,从理论上讲,探讨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意义重大:一是促进了物理教学的改革发展,丰富了物理教学模式。也促进了中学物理教学的发展,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了一套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方法,教学评价体系。二是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由原先的主宰者变成了现在的指导者、引领者、帮助者、参与者、设计者,无形中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促进了教师的自身组织、设计、协调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三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先的被动接受变成了现在的主动探索学习。其次,从本学科的内容安排上说,仅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材(苏科版)就安排了35个探究性实验,占到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还要多。而且,《标准》指出:“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科学探究试题越来越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显然,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开展探究性教学是多么的重要。
2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关键
物理研究始于问题,提出问题对物理研究意义重大。《物理课程标准》中把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第一要素。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在保障问题质量的前提下,将学生引入值得探究的问题中,从而实施探究性教学。譬如,在初二的第一堂物理课“科学之旅”的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用烧瓶盛水,并把水加热至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再用冷水浇在烧瓶上,水又沸腾了!学生真实地观察到这个与日常生活经验相悖的物理现象,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疑问: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浇了冷水后,水还会沸腾?从而引发学生对探索物理的渴望和动机。
3抓好实验教学是实施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良策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更是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其实就是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锻炼,在探究思索中发现,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体会科学家是如何探究物理世界的奥秘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如,在进行大气压强教学时,需要演示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实验中需用玻璃杯装满水,并用纸片盖住,倒置过来,水不流出,这个实验是常规的。如果将盖玻璃的纸片换成扎有许多小洞的纸片,问水是否流出、纸片是否下落,学生好奇心瞬间被激发,纷纷讨论,提出各种问题和猜想。
4.联系生活实际是实施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措施
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教材的内容也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述生活故事或提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说,“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紧密联系生活,让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学会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众所周知,摩擦力是一种重要的力,在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所以,教师在讲摩擦力时,可以列举如下例子:人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为什么困难;滑冰运动员为什么要在滑冰鞋中安装滚珠;下雨天,在路面上撒些粗石子或垫上稻草,就可以避免汽车上坡打滑;人们骑自行车时靠捏紧刹车来增大摩擦力,减慢车速等,诸如此类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学好摩擦力。而且,让学生对这些例子展开热烈的讨论,就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知道摩擦力与我们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从而明白人类的生产生活实际都与摩擦力有关,有益的摩擦要充分利用,有害的摩擦要尽量减少的科学道理。
三、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标理念下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在物理探究性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结合应用进行探究性教学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在探究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即教师要明白:让学生理解透物理知识概念是教学的关键。三是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动手动脑探索求知。四是通过探究总结出规律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在探究中教师应适时引导、点拨。五是探究性教学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物理探究性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我分析、归纳,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要充分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它是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物理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如果,物理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探究性教学,将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探索、实践、创新、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要紧密结合生情、学情、科情和校情,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与模式,在教学中善于点燃学生心灵的智慧火花,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欲,全面提高学生大胆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科学的愿望,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