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校大学生性行为与性安全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m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采用自编问卷对四川省10所高校2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行为和安全意识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性观念开放与性知识匮乏之间存在矛盾;(2)大学生性行为频繁与性安全意识缺失之间存在矛盾;(3)大学生性安全意识缺失与学校性安全教育低效之间存在矛盾。
  【关键词】四川 在校大学生 性行为 性安全意识
  一、问题提出
  大学生性行为以及性安全意识一直是困扰高校教育者的敏感话题。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信息网络的普及,社会文化环境日益开放,正处于性生理和性心理日趋成熟的大学生接触了大量的来自各种渠道的性信息,大学生性观念日趋开放与多元化,并最终体现在了性行为上,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者越来越多,大学生未婚先孕、堕胎甚至感染艾滋病者也屡见不鲜。在校大学生开放的性观念与性行为,不仅对其身心健康与学业成败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学校传统的教育秩序造成巨大冲击。
  鉴于在校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之间的现状,笔者选择对四川省在校大学生性行为以及由性行为引发的大学生避孕节育现状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为四川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二、调查过程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笔者在四川省内随机抽取西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工业学院等十所学校的学生2000名,获得有效问卷1960份,问卷有效率为98%。其中男生1158人,女生788人,未填写性别者14人。学生涵盖大一至大四年级,分别为大一615人,大二550人,大三631人,大四154人,未填写年级者10人。问卷以不记名形式,由教师在课堂上发放,由学生自己作答,经由教师收回。全过程无外界干扰。
  2.研究方法
  根据大学生性行为与性安全意识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借鉴既有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通过对高校教师、性教育工作者、专家、在校大学生的访谈,笔者形成了四川在校大学生性行为与性安全意识自编问卷,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较好的结构效度。该问卷共45题项,分为4因子(包括性观念、性行为、性安全意识和性教育)。其中,性观念因子包括大学生恋爱观、性爱观;性行为观因子包括性行为的对象、原因、意愿等;性安全意识因子包括避孕措施、对待性病、性骚扰的态度等;性教育因子包括对学校性教育的态度、对学校性教育内容的看法以及对学校性教育途径的评价和建议等等。
  3.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四川在校大学生性观念调查
  (1)四川在校大学生恋爱动机。
  笔者给出了9个选项:①丰富生活,排遣寂寞;②积累经验,体验人生;③他人影响;④寻找生活伴侣;⑤证明自身价值与魅力;⑥出于经济目的;⑦没特别理由,只是喜欢在一起;⑧其他原因;⑨不明确。
  通过调查发现,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没特别理由,喜欢了就在一起” 1057人(53.9%),“丰富生活,排遣寂寞”738人(37.7%),“积累经验,体验人生”690人(35.2%),“寻找生活伴侣”539人(27.5%)。
  (2)四川在校大学生性爱观
  笔者给出了6个选项:①男女平等型;②反对禁欲型;③双重标准型;④爱情型;⑤自由型;⑥不明确。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对性自由、性解放的态度各不相同。其中,891人(45.5%)选择男女平等,认为男性、女性在性爱的问题上应坚持平等的态度,不应是男尊女卑、男性主动女性被动,634人(32.3%)选择爱情型,认为只要基于爱情基础的性行为是可以发生的,245人(12.5%)认同性自由的看法,认为性和爱是分开的,可以没有爱情而发生性行为,94人(4.8%)坚持双重标准,认为男生和女生在对待性的问题上应该是有区别的,男生可以有性行为而女生不能, 55人(2.8%)认为大学期间应该坚持禁欲,严禁有任何形式的性行为,41人(2.1%)未填写该项。
  2.四川在校大学生性行为观调查
  在对大学生婚前性性行为的看法上, 386人(19.7%)认为非常普遍,1046人(53.4%)认为比较普遍,200人(10.2%)认为只是个别现象,313人(16.0%)认为只是个别现象。
  对大学生发生婚前行为的原因, 1232人(62.9%)认为婚前性行为是双方感情成熟的必然结果,1082人(55.2%)认为因为周围的学生都发生了婚前性行为,所以随大流,923人(47.1%)认为是因为对性的好奇,605人(30.9%)认为婚前性行为是双方的生理需要,289人(14.7%)选择其他。
  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一夜情”现象,862人(44.0%)认为是“迷乱的生活,可耻”,399人(20.4%)认为“与自己无关,不发表评论”,325人(16.6%)认为“一夜情没什么,是很正常的事”,290人(14.8%)认为“一夜情说不清楚”,74人(3.8%)认为“应该大力支持一夜情”,10人(0.4%)未明确表态。
  3.四川在校大学生性安全意识调查
  在大学生的性安全意识问题调查方面, 1547人(78.9%)认为“未婚先孕会影响以后的生活”,1314人(67.0%)认为“未婚先孕会对身体有损害”,142人(7.2%)认为“没什么后果”,93人(4.7%)认为“只要不让别人知道就好”。
  在对待性骚扰的问题上,1776人(90.6%)认为“故意触摸、碰撞、亲吻异性脸部、乳房、腿部、臀部、阴部等性敏感部位”属于性骚扰行为,1319人(67.3%)认为“在工作场所周围布置淫秽图片、广告等,使对方感到难堪”属于性骚扰行为,1264人(64.5%)认为“以下流语言挑逗异性(包括黄色短信)”属于性骚扰行为,891人(45.5%)认为“向异性讲述个人的性经历、黄色笑话”属于性骚扰行为。   4.四川在校大学生性教育调查
  在对大学生开展性教育的必要性问题上, 1609人(82.1%)认为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性教育。
  在性教育的内容方面, 1653人(84.3%)认为要进行性病(艾滋病)防治教育,1550人(79.1%)认为要进行性行为的卫生常识与避孕常识教育,1504人(76.7%)认为要进行性骚扰及其防避教育,1412人(72.0%)认为要进行婚前性行为危害教育,1310人(66.8%)认为要进行意外妊娠危害与紧急处理办法教育。
  在性教育的方式上,490人(25.0%)选择学校课堂式教育,406人(20.7%)选择专家讲座的形式,369人(18.8%)选择性教育科普片展放的形式,238人(12.1%)选择同伴教育的形式,72人(3.7%)选择其他。
  三、讨论
  (一)大学生性观念开放与性知识匮乏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在校大学生性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反映出性解放、性自由的特点。如在对性伴侣的数量上, 115人(5.9%)选择“可以有2~3个性伴侣”,67人(3.4%)选择“一个固定的性伴侣,但不是恋爱的对方”,64人(3.3%)选择“性伴侣越多越好”。如对在校大学生私自在校内外租房与异性过同居生活方面,189人(9.7%)选择赞同,73人(3.7%)选择其他,16人(0.8%)未表态。
  大学生虽然性观念开放,但是其性知识却严重匮乏。大学生获取性知识途径最多的渠道是来自书本或影视(768人,39.2%),其他(530人,27%),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而获取性知识(338人,17.2%),靠自己摸索而了解性知识(61人,3.1%),通过父母教育而得到性知识(29人,1.5%)。这种非正规化的途径获得的知识往往不够全面,易导致获得的信息不完整,不仅影响避孕,而且为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传播提供了滋生地。
  (二)大学生性行为频繁与性安全意识缺失之间存在矛盾
  虽然在校大学生对性行为采取了更开放的态度,但他们对性行为缺乏安全意识。在“您意外妊娠(受孕)的主要原因”一题,在51位曾发生过意外妊娠(受孕)的学生中,18位是“采用计算安全期避孕失败”,20位“采用体外射精失败”,6位“服用紧急避孕药失败”,3位“安全套使用不正确或破裂”,4位选择“原因不明”。
  如果意外妊娠(受孕),大学生们的处理方法中,1321人(67.4%)选择“私下到正规医院人工流产”,47人(2.4%)选择“私下到私人诊所人工流产”,14人(0.7%)选择“告知父母请求帮助”,10人(0.5%)选择“告知老师请求帮助”,2人(0.1%)选择“告知朋友请求帮助”,2人(0.1%)选择“告知朋友,未请求帮助”,564人(28.7%)未填。
  (三)大学生性安全意识缺失与学校性安全教育低效之间存在矛盾
  在目前大学开展的性教育活动中,只有110人(5.6%)对当前学校所开展的性教育表示满意,914人(46.6%)认为学校开展的教育是一般。大学生们普遍认为,目前大学性教育存在的困难主要是:1288人(65.7%)认为是学校不重视,1205人(61.5%)认为是老师和家长避讳,882人(45.0%)认为是学生不愿参加,880人(44.9%)认为是形式和内容不佳,398人(20.3%)认为是老师本身缺乏性知识。
  四、思考与建议
  (一)转变性观念,丰富性知识
  充实性知识可以和改变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大学生应该采取正规渠道(如学校教育)和非正规渠道(杂志、网络)相结合的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增强自身性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形成正确的性知识、性观念以及识别和抵御色情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应该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和婚恋观,从而增强对性困惑的调控能力和解决能力。
  (二)提高性安全意识
  在校大学生处于性活跃、性成熟的时期,发生性行为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行为。但是为了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为了你和恋人、爱人的安全与健康,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性安全意识。为保护自己不染上性病和艾滋病,大学生发生性行为时一定要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套。
  安全套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感染各种病症,但是它并没有百分之百的保护率,因此,不能因为有了安全套,就放纵个人的性行为。只有规范自己的性行为,才能减少感染各种病症的机会。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性教育体系
  完善的性教育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合力的结果。其中,学校应在大学生阶段开设丰富性教育的课程,并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采取多样化的性教育方式:课堂教学、专家讲座、QQ、网络信箱等。家长应该丰富自己的性知识,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不应该采取回避或忽视的态度,应该科学合理地回答子女提出的性问题,从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观念。社会一方面应该为大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应该开展开展性知识宣传,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性意识提供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姚信,俞文娴.大学生的性教育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41-42.
  [2]刘刚等.大学生性行为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5, 9(2):103-105.
  [3]李淑兰,朱宏,谢桂.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知识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性科学,2009(6):4-5.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进入现实。课堂中,它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让教师的教学手段得以丰富,也能让学生更好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文以初中政治课教学为背景,探索将微课引入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微课;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今天你‘微’了吗?”已成为时下一句流行语。现代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在信息环境下,具有网络化以及节奏快特点的微课教学方式也由此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教师要以提高自身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在高效课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景教学法是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小学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情景教学法与数学课堂的结合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将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探讨以情景化教
【摘 要】本文以浙教版初中科學中考复习课《汽车转向灯中的科学》为例,剖析主题式复习教学策略,探讨如何设计复习课的主题,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科学;高阶思维;主题式复习;任务驱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浙江各地市的中考指挥棒也在不断地调整,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更加注重对学生科学方法和高阶思维的考查。表1为2017年浙江省10份科学中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南非教师培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并探讨了南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及其远程教师教育的评估、当前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南非教师培训 教师教育大学化 远程教师教育  南非教育从最初的欧洲引进教师,出现导师制和培训教师的教育学院及大学,到后来的指定完整的教师培训体系。南非作为世界最大远程教育基地,在教师培训中起着重要角色。  一、历史沿革下的南非教师培训  殖民时期的南
【摘 要】整本书阅读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越来越成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因为整本书阅读能帮助学生接受更为广泛的语文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的运用方式、人物情节的构思特点打下坚实基础。整本书阅读对于中高年级小学生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为:促使学生学习完整的故事情节、严谨的文章构思、丰富趣味的文章写作方法,为提升学生的综合性语文水平打下基础。本文将立足于中高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简要探讨教师开展整本
【摘 要】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和已有研究中,教育者多以文学欣赏、表演等方式进行古诗的教学。本研究探讨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中语言、声势、打击乐、律动等内容进行小班古诗教学活动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班;古诗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6-0095-02  The Application of
【摘 要】作为一种新时期课堂变革的理念和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深度学习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深度参与、深度体验、深度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教师开展教学时,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起点,也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结构,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延伸,也要引领学生的认知创造。只有让学生切实主动地思考学习,才可能成为真正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认知起点;认知过程;认知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摘 要】现代社会,人们日益强调劳动者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高职高专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劳动者,其社会责任感状况将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对高职高专学生社会责任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探究高职高专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 高职高专 状况 原因 培养探究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會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
【摘 要】为了更好地促进第二课堂活动的全面开展,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以《贵州大学共青团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为主题组建了调研组,针对大学生对第二课堂的了解情况、态度、活动内容、学校执行情况、企业重视程度以及受益情况六大板块开展调查,并对一些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第二课堂 学校政策 学校执行力度 学生的重视和态度  通过对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的调查分析,学校比
【摘 要】朗读能够培养小学生阅读文章的语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的自信,还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写作。教师在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中,要尊重学生“人”的属性,从人文主义出发,探究适合小学生心理和感情特点的朗读训练方法,帮助小学生在情境中朗读,让他们在情境中担当朗读的角色,做到有感情、流利正确地朗读。本文对优化小学生的语文朗读的训练措施做了一些有益探究,希望对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