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各显其胜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7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虽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本文试从主题揭示着眼点、人物刻画角度、环境描写重点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主题揭示;人物刻画;环境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剖析腐朽社会毒瘤,展示病态人际关系。两篇小说在选材布局、表现主题的方法上有很多“殊途同归”的地方。但毕竟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短篇小说大师;《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是俄国文坛巨匠,国度不同,政治制度有别,当然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别。
  一、主题揭示着眼点不同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倘要论文,最好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容易近乎说梦的。”方法论的具体性、指向性,为我们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揭示主题着眼点也提供了理论依据。
  莫泊桑创作的鼎盛时期,是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1875年,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法国出现短暂繁荣。经济调整发展,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小资产者、小商人大批破产,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冒险家的乐园,有钱人的天堂,无产者甚至小资产阶级举步维艰,莫泊桑的创作善于从这个社会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概括意义的生活断面,折射出整个社会风尚、人物的精神面貌。很自然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始终让金钱牵着菲利普的鼻子走,推移情节蓄势,巧置时间间隔,引入诱因刺激,安排地域阻隔,使得菲利普在盼、想、见、躲的过程中,把金钱至上作为人生价值取向,对有钱无钱于勒的态度大相径庭,犀利生动的笔触无情地揭露了金钱主宰一切的人伦丧尽的罪恶现实。
  二、人物刻画角度不同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取纳语言再现复杂心理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用声态语言表现庸俗贪婪心理。于勒把自己应得遗产挥霍一空,继续占有父亲应得部分实在太可恶。如果于勒不到美洲,仍以一副好玩乐姿态出现,一文不名,无所建树,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如何?为什么菲利普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总要重复那句话,克拉丽丝不厌其烦地称颂于勒是正直的,有良心的,好心的,有办法的人呢?谁都明白,于勒今非昔比,书信在先,不仅赔偿损失,还要同我们一起快活地过日子,兀立于城郊的别墅,大姐的婚事,甚至环球旅行,拟定的上千种计划都不是天方夜谭。其二,用语言表现自私冷酷心理。对同一人物采取不同态度。二姐喜结连理,全家到哲尔赛岛,恰好与于勒频频邂逅,父亲的眼神异样到呆直,脸色由苍白到煞白,声音由嘶哑到结巴,表现了他的心理“突然不安”“放不下心”“六神无主”的演进过程,母亲说话吞吞吐吐,举止乱了方寸,神情诧异惊吓,身体颤抖哆嗦也自不待言,行动方式速度指向迅速改变,便是有力的佐证。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巨大反差使需要成为泡影,骤然间心理推动平衡,内在失常是外在失态的动机,外在失态的持续说明心理创面增大,并促使外在失态向纵深发展,恶性循环统一在有机体中。《变色龙》一文也是从两个方面刻画沙皇走狗警官奥楚蔑洛夫形象。其一,运用道具反映恐惧强化的过程。篇首他穿着颜色鲜亮、质地考究、形款典雅的新军大衣上场,还辅之以提小包,带巡警,耀武扬威地到广场,动态的形态交代身份,显示傲气。当有人说好像是将军家的狗时,要叶尔德林帮他脱掉大衣,判断失误,举止失措,借缓冲以便再见风使舵,一“脱”字和盘托出他的心虚胆寒。当巡警说在将军院子里看见这样一只狗时,要他给自己穿上大衣,骂狗欺主,得罪将军会引出什么后果,他不是不清楚,一“穿”字复现胆怯,为下文变色又作准备。当弄清小猎狗是将军哥哥的狗时,要收拾赫留金,裹紧大衣,蹒跚而去,出尽洋相又恢复常态,入木三分地批判了反动法律保护官爵,藐视人民的实质。其二,运用对话描画狡黠心理轨迹发展过程,对不同人物采取不同态度。对上司,巴结奉承,溜须拍马;对下属,颐指气使,呼来唤去;对百姓,专横恣肆,欺下凌弱;自己,盛气凌人,装腔作势。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跃然纸上。
  三、环境描写重点不同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社会背景渲染侧重于充分发挥金钱这一主轴的控制作用,以一斑窥全豹。母亲买减价拍卖的底货,因为经济太拮据;于勒是坏蛋流氓无赖,他糟蹋钱;大姐二姐嫁不出去,没有钱;“我”遭到母亲痛骂,给了“流氓”十个铜子的小费;船长对父亲问话待理不理,因为没有涉及钱。悲欢离合,嬉笑怒骂,因它而来,由此而生。特定的时代,特殊的背景,为特别人物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增加了悲剧的深度。
  而《变色龙》一文中的社会环境旨在强调权力的主宰作用,警官奥楚蔑洛夫無事生非,小题大做,是握有处置赫留金和小猎狗无端遭厄运和意外受礼遇,是主人权力分量有大小;将军厨师漫不经心的否定与肯定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围观者对警官的逢迎与对赫留金的嘲笑是他们麻木不仁欣赏权力。开合自如,娓娓舒展,增加了喜剧性深度。广场环境描写为警官断案设置露天法庭。那气氛沉静,广场空旷,店门敞开,乞丐难觅,将事件发生地点环境与背景精描细画融为一体,制造了赫留金喊小猎狗叫的氛围,揭示了经济基础萧条的根源。
  莫泊桑与契诃夫都在短篇小说构制方面有很深造诣。他们点石成金,爱憎鲜明,由表及里,由生活琐事及思想,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唤起对这种醉生梦死和半死不活生活的憎恶。”它们异彩纷呈,各显其胜,值得我们反思。
  作者简介:冯景勇,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昭关中学教师。
  (编辑:陈 岑)
其他文献
【摘要】“一颗沙粒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当我们注重对词语的教学时,学生在经历对词语进行感知、咀嚼、运用后,它们将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学生也将从一个个词语中构建自己的言语世界。  【关键词】词语教学;高年级;《詹天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词语是文章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文章中的许多词语都是通过作者字斟句酌而来的,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折射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在
【摘要】拓展阅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立足文本。我们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不能让拓展成为形式。拓展的时机、拓展的内容、拓展的宽度和深度……都要围绕文本来展开,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关键词】《天鹅的故事》;阅读资源;文本;时机;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标准》精神的深入人心,在语文课堂中拓展阅读资源也越来越受语
【摘要】《台北人》是一部充满着悲剧意蕴的小说,作者通过描写个体人物今非昔比的凄凉唤起读者的怜悯情绪,而后再通过十四个故事对无常的命运进行了整体的刻画,于是命运的整体公平性淡化了之前所形成的哀伤格调,最终在“一切皆空”主题的统摄下,怜悯和恐惧都得到了有效的缓和,一种温婉平静的净化效果由此生成。  【关键词】《台北人》;悲剧心理;怜悯;恐惧;净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白先勇曾
【摘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每一件事都可以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生活厚实的人,做出来的文章才有积淀。学会了为人,处事,下笔才有话写,才知道往哪个方向写。博览、阅读、思考与背诵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观点中所提倡的,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的文化氛围下做到语言的积累与感悟的培养,为学习语文打下坚实基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體,作文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进行自我选材、自我构思、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把学
【摘要】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讨论入手,说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形式,并讨论了这些艺术形式的应用方式,总结了艺术性语言应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希望本文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中国文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其中也包含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发展教育。因此
【摘要】正确理解鲁迅作品中引文的原义和在作品中的含义,需要回归原文,整体理解;选准角度,关注引文对环境、情节、人物、主旨等起到的作用;同时,不能忽略引文在原文与文本中意义的区别,关注其化用义。  【关键词】鲁迅;作品;含义;引文;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每次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都折服于其语言的凝练简洁、铿锵顿挫和意蕴悠长。作为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对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篇章反复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亮点更是一大难点,要想把综合性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使孩子们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需要我们留心生活,寻找合适的活动主题,更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关键词】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活动;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教学方面的建议曾经提到:“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知识以及能力、情感以及态度、教学环节及
【摘要】一篇作文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综合思维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迄今为止,许多学生把作文练习视为畏途,教师也把作文教学当作一大难题。如何让小学生找到习作的“捷径”?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  【关键词】作文;习作技巧 ;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识别码】A  语文教学中,最难的是作文。  我也曾无数次想过,我们的学生从心到手的距离为什么这样遥远?心,可容纳世间的万事万物,可装
【摘要】当下语文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教师不仅仅局限于对课文的解读,而是要带领学生超越教材,在“求同存异,引领阅读教学的课堂追求”中给予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本文将以窦桂梅老师的《晏子使楚》教学实录为例,分别从导语艺术、内容艺术、语言艺术、情感艺术等四个方面来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包括教师的
【摘要】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教师应教会学生以积累词语夯实习作基础、以模仿练习提高习作技能、以培养兴趣开启习作活力、以生活实践丰富习作源泉、以注重评改增强习作实效等方法,不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关键词】方法;积累;模仿;兴趣;实践;评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但写作文也是令学生深感头痛的事。如何消除对习作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