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生命观念 助力生物教学

来源 :名师在线·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qiefanq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渗透生命观念,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还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为其核心素养的提升做好铺垫。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本文中针对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谈了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命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2-0010-02
  引  言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学生需要在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包括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做好教学内容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将生命观念融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和提高生命观念,进而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1]。
  一、结构与功能观的渗透
  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观是指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实现。为提高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详细地展示相关的生物结构,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印象,同时应针对不同结构详细地列出其对应的功能,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结构与功能观的认识,使其灵活分析相关的生物问题,教师应注重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认真思考并解答。例如,在讲解“细胞膜”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支架是静止的,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B.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比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C.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含量越多,但种类越少
  D.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破坏
  该问题考查学生对细胞膜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并不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一进行分析。A项,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运动的,错误。B项,因细胞膜中含有脂质成分,因此,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错误。C项,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均较多,错误。D项,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与脂质,因此,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及蛋白酶破坏,正确。通过逐项分析,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细胞膜的认识,避免走进理解的误区,能更好地夯实所学知识,而且无形之中培养了结构与功能观。
  二、进化与适应观的渗透
  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进化与适应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形成科学的发展观。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讲解生物进化的本质及影响进化的因素,使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重要意义和生物适应环境具备的特点等。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学经验,围绕学生所学知识设计相关的判断习题,同时注重筛选和讲解相关例题,使学生掌握分析生物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例如,在讲授“进化与适应”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
  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孔雀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B.雌孔雀对雄孔雀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C.大尾雄孔雀易遭天敌捕杀,会改变该种群的性别比例
  D.雌孔雀与雄孔雀彼此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题目主要考查进化、适应的本质,影响因素等。A项,孔雀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正确。B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受雌孔雀选择的影响,正确。C项,天敌的捕杀会引起大尾孔雀种群的性别比例变化,正确。D项,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地进化与发展,错误。
  三、稳态与平衡观的渗透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稳态与平衡观,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对生命现象进行分析,进而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教师要为学生讲解稳态与平衡的关系,即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平衡。
  下列各项关于动物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D.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该题目考查学生对稳态、平衡知识的理解,能培养他们的稳态与平衡观。A项,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正确。B项,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正确。C项,结合所学的渗透压知识可知,该项描述正确。D项,内环境的稳态不仅包括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还包括内环境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错误。
  四、物质与能量观的渗透
  生命活动都有物质基础,且通常离不开能量,而物质的转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转化。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物质与能量观,能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生命活动的物质性,形成科学自然观。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讲解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物质及能量的载体,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直观地展示物质、能量的转化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此外,教师应针对学生理解不清晰的知识点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并查漏补缺。例如,围绕ATP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细胞中的有些化学反应是需要吸收能量的,有些则释放能量,这些过程一般和ATP的分解与合成密切相关。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的细胞呼吸伴随着ATP的合成,是吸能反应
  B.由氨基酸脱水缩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消耗ATP,是放能反应
  C.放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合成,释放的能量存储在ATP的两个高能磷酸键中
  D.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个问题中的选项,可以使他们逐步加深对ATP的认识,并形成物质与能量观。A项,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水解,而放能反应伴随着ATP的合成。细胞呼吸为放能反应,错误。B项,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为放能反应,错误。C项,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一般存储在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中,错误。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叙述正确。
  结  语
  综上所述,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探寻有效措施和途径在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既要做好基础知识的讲解,又要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使他们深刻认识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解释,进而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陈健健.生命观念下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以《分子与细胞》为例[J].名师在线,2020(17):61-62.
  基金项目:本文系莆田哲理中学荔城区教师进修学校课题“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的探索”  (项目编号:LJZX193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丽青(1984.6-),女,福建莆田人, 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目前主要从事高中生物教学与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提眉以人为本,患者医疗安全第一,打造清洁、安全医院感染控制理念。方法医院在感染预防控制硬件建设上,投入数千万元,确保内镜检查一人一镜;VI腔治疗一人一钻四手操作;血液透析
目的分析HBV、HCV对检验科实验室环境污染的程度,评价实验室环境污染引起职业感染的风险。方法根据《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对实验室台面取样,进行HBV、HCV血清标志物检测,对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专职工作人员,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因此,教师除了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外,还必须增强个人素质,我认为做个新时期的优秀教师应具
加强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十分必要,现将我院检验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2010年9月10日是第26个教师节,中共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等市领导走进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来到著名小学教育家李吉林的“名师工作室”.对运用工作室这一形式来培养新秀大加赞扬
又是一个冬季的到来,站在讲台上。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另一个冬天——到李伟平名师工作室报到的那一天,也是一个冬天.2006年1月。我想,所有的冬天都必定蕴藏着春的生机,就如同此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这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
针对高温、三维复合运动(往复+旋转)耦合作用下冲击螺杆钻具传动轴总成密封失效问题,设计氢化丁腈橡胶热老化试验,基于热老化试验数据建立热老化效应冲击螺杆钻具传动轴总成O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的检测(G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1年4月IFI患者254例:确诊组64例,临床诊断组78例,拟诊组112例;细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