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着重要作用。通过阅读可以“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思考创造,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因此,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78-01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着重要作用。通过阅读可以“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思考创造,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因此,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的阅读能力呢?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及自己对以往阅读教学的不断反思的情况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1.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变填充知识为自我发现、探索知识
  巴热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有了问题,学生自然会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真知、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问题,不急于分析解答,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2.因生、因文制宜,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我们面对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基础差,读不懂,更不用说理解文意;有的学生可能读完文本之后就能提取文本信息,从整体上感知文意;更有一些强者能从语言、内容、结构、写法上赏析评价文章,取其精华,指导自己的写作。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应忽视学生这种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要因生制宜,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要因文制宜,让学生读每篇文章都有收获,要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究实效的阅读教学过程与方法。
  3.重“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老师过分的注重形式,强求答案统一,是学生对语文生厌,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除了应该重视对“答”的培养,还应重视对“读”的培养。
  培养精读和略读的习惯:要让学生精读时有圈有点、有批注、有摘录、制卡片和写心得;略读则让学生读一遍就能理解大意。经过长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们定能做到:精读则咬文嚼字,纤屑不遗;略读则能观其大略,善于提纲挈领。
  二、教师认真引导、点拨,方法多样,提高阅读能力。
  1.提出问题,使学生有目的的阅读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解决一个有价值问题的过程比记住问题的答案更为重要”,这个有价值的问题,是读书的动力,不读书就无法解决问题。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读书有一定的目的性。
  2.用缩写、扩写的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一篇较长的文章,让学生读后缩写成短文;或把文中某一人物或事件根据自己的想象写成一篇文章。例如在学习《祝福》之前,让学生将课文缩写成400字的短文;再例如《最后一课》,写到韩麦尔先生讲完最后一课的情景时是这样结束的:“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要求学生从他无言的手势中去体会他的心情,详细写他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态。
  3.用丰富多彩的讲的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每节课前五分钟,让学生上台讲演,要想赢得同学的掌声,就必须精选篇章充分准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读书的内容和读书的方法,这样用演讲交流的方式,达到了促使学生认真读书的目的,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重点关注学生问题生成能力的培养。
  现代阅读是以问题为先导的阅读。阅读活动的展开以问题生成为前提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生成问题的能力呢?
  1.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生成问题。如每篇文章第一第二环节属整体感知环节,问题生成则应围绕主要内容和文章的思路结构来生成问题;定向研读环节则应当从感悟语言的形式和深层内涵,感悟写作方法以及感悟内容形式和主旨的关系方面来生成问题。
  2.指导学生依据文体特征来生成问题。如写景物类文章,可以扣住景、情、理三个层面来提出问题;写人叙事类文章则扣住事件的情节结构和人物的描写方法来提出问题;说明文和议论文则分别围绕它们的三要素来提出问题。
  3.结合单元目标和课文学习目标来生成问题。新教材依然采用了单元编排的形式,各单元有其相对独立的目标要求。要变教师呈现目标的方式为学生自主探寻。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单元提示和课文提示,也可借助于课后练习来捕捉学习目标。围绕单元目标和课文学习目标往往能更准确更有效地提出问题。
  总之,阅读是语文能力中的一种重要能力。只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去读,怎样去读,使之阅读能力逐步养成,那么,阅读教学的质量就可望得到较快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中提出了情感教学的目标,情感教学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整个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中专政治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情感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首先论述了情感教学在中专政治教学中的价值,提出了中专政治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中专政治教学 情感教学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针对职业教育的热度逐年升温,迎来难得发展机遇,临沂市兰山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创建省规范化中职学校为契机,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并着力强化技能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德育教育,有教无类滋润心灵;落实中职升学,铺路架桥助圆梦想。学校先后荣膺“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特别贡献奖”,并被确定为“全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省中职学校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学校”。  
香榧是榧树中优良品种的统称。‘细榧’(Torreya grandis‘Xifei’)是香榧的一个优良品种。研究发现,‘细榧’成熟果实中含有53%左右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了78%,榧子香脆
本学位论文研究了不同淹水程度下淮南煤矿塌陷区湿地生态恢复树种的水涝胁迫反应,通过对杞柳、竹柳、薄壳山核桃、枫杨等树种的生长状况,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
【摘要】党的执政地位是建立在艰苦奋斗的历史斗争中的,在本文中笔者将先论述关于党的光辉的建党史,简单的再现了我党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的建党伟业,再开始论述在获得执政资格后随着时代背景的转变不断变化的执政思路,展现新时期党的执政面貌。  【关键词】执政 建党 面貌 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69-01  1.光荣的建党史  中国
【摘要】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理论较强,很多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枯燥无味。然而,应用文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在以后的实践中对应用文的使用会比较多。因此,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应用文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 应用文教学 趣味性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