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whwa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中学物理教育既要传授系统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同时又要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更应当培养科学精神和品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下,情境是建构之源,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是建构的对象.一个符合新课改的物理课,教师一定要合理巧妙借助于情境创设,让学生进行有兴趣的学习.所以,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情境是主动学习之源.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创设的情感氛围,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使他们从内心产生情感和求知欲,从而自然地达到主动获取知识.教育家赞克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而当前的初中生缺乏应有的物理表象情境,教学中创设的各种情境,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喻形真、情切、意远于情境之中,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和谐统一.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下面笔者就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阐述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
  1创设故事情境,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创设故事情境就是结合教材的内容,把物理知识相嵌在一个有一定情节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故事情境当中,激发学生求知欲.比如:在《研究液体的压强》新课导入中,我讲了一个“玻璃变’雪花’”的故事:有位海洋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玻璃管的两端都密封好,再放入布包内,然后把玻璃管装入一端开口的铜管中,水可以从铜管口进去,接着他把铜管沉到5 km的深海里.当他把铜管吊上来时,倒出布包一看,不禁惊呆了:布包里玻璃管不见了,只剩下一堆像雪花似的粉状物,这是什么原因呢?再如在认识动能与势能教学前,利用新民晚报上的一篇报道:“一乘客从疾驰的火车里扔下一个小小的馒头,正好砸在一位在铁路边值班工人的鼻梁上,这位工人当即昏倒.”为什么小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学生通过科技、生活、生产及物理学史中的物理故事,既激发学习热情,又体验探索物理规律的艰辛与惊喜,还能进行励志和德育教育.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教材的重难点内容编制成若干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以供学生探究,以诱发学生深入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和动机,进而促使知识的升华,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新知学习的情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比较、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态度.比如: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本实验的设计方案,我先演示用滑轮组提重物,在这个情境下,提出问题:①在刚才老师的演示中,使用滑轮组的目的是什么?什么功是有用功?需要知道哪些量就能计算出有用功?如何计算?这些量如何测量?②哪些功是无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有减少额外功的方法吗?③在提重物的过程中,我施加拉力做的功叫什么功?需要知道哪些量就能计算?如何计算?这些量如何测量?④现在你能否根据上面的结果,计算出我在提重物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呢?⑤如果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你认为实验中要测量的量有哪几个?你将如何设计实验?请尝试画出实验记录表格.⑥实验中重物上升的高度和拉力移动的距离如何测量?拉力的大小如何测量?通过问题的设置,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逐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实验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学习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教学中通过物理实验,不断创设实验情景使实验现象或结果激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及欲望,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从而有利于形成主动的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体会“发现”与战胜困难,获得成功,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进行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新课导入中,我取出一台微型电风扇,先后让二位同学用手指捏紧插头的两个铜片,然后旋转电风扇的叶片,让二位同学分别说出实验中手的感觉;而后我在微型电扇的插头处接一只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让全班同学观察实验现象;最后,我把微型电风扇拆开,让同学们观察微型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磁体和线圈.这样既点燃了学生学习热情,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再如在进行摩擦力教学前,我先让全班学生三次感受摩擦力:(1)把手掌放在桌面上滑动;(2)增大压力滑动;(3)用同样的力在玻璃上滑动.然后请同学谈三次感觉上的区别,在让学生感受了摩擦力存在的同时,也为后面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猜想提供了依据.
  创设物理实验情景时,若能用到肢体来演示的尽量引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如在“声音的产生”教学中,可让学生一边说话一边用手触摸喉咙去感受发声体在振动;在改变物体内能方式教学中可以用两手“搓一搓”使手发热和用“哈一哈”使手暖和来体会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等效性.
  4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心理学家苏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这就是说,如果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这样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另一个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让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益.   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创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物理情景,还能激起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活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动画、视频播放、课件演示、图片展示等形式,物理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出某种物理情景,将物理教学中许多“死”的、抽象的、学生没有生活体验的、微观的知识,再现为“活”的、形象的、学生如身临其境的、宏观的物理情景,使学生一看就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有些物理实验现象瞬时变化,不易观察,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可控性、分解性、再现性等功能,把这一具有瞬时变化的物理现象放慢镜头.如在换向器的作用教学中,由于实物演示学生不易对线圈由于惯性转过平衡位置后,在换向器的作用下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受力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下去这一难点的理解,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请学生观察后先讲解换向器的构造及与线圈的连接,再通过慢放让学生分组讨论,比较线圈在磁场中转过平衡位置前与由于惯性转过平衡位置后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分析受力方向发生改变的原因,最后得出换向器的作用.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使演示的情景深刻地留存到学生脑海中,利用已学知识生成了换向器的作用,使新知识和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完美对接”,提高了教学效率.有些物理现象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利用多媒体可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如在讲授“音色”时,我播放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让学生闭着眼睛感受是什么乐器在发声;在讲授“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我播放刘翔110米栏比赛时的录像,让学生在感受视觉冲击的同时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授“能的概念”时,我播放海啸、撑杆跳及打桩机打桩视频,引导学生从能否做功角度找出流动的水、形变的撑杆、举高的重锤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能的定义.另一方面,对于物理教学中,一些不易控制,或存在某种干扰,以及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操作的试验,可以借助于重点大学实验室的实验视频或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来实现.例如, 对于真空管放电实验,普通学校没有设备、条件.我在教学中播放了复旦大学物理系的真空管放电实验视频,视频中阴极射线经过荧光屏,形成一条美丽的绿色光带,在不同的磁极作用下阴极射线向不同方向偏转,不但激起学生探究原子结构奥秘的兴趣,由来自原子内部的带负电的粒子的发现,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而且就不同磁极的靠近,阴极射线向不同方向偏转这一现象,为今后学习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且受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及电流方向有关埋下伏笔.在物理教学中还可利用电教媒体的“复现”作用,重新创设物理情境.教师做了一个较复杂的演示实验,学生们难以一下子记住,那么利用电教媒体重现刚才的演示实验,并可边讲边分析,再次让学生得到形象直观的物理情境,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又可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我在学生分组实验后利用FLASH制作的课件,把物距、像距的变化和像的大小变化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提高了教学效果.
  5设计虚拟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有时,有些物理知识从正面理解较为抽象,若以虚拟法从反面去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迅速地掌握物理知识.所谓虚拟法,就是虚设一个与真实情况相反的物理条件,由此推出一系列想象性的、荒谬的结果,从而证明虚设条件不成立,从反面证实并强化真实的物理结论.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起到发展其思维能力的作用.
  例如,在讲“声音的速度”时,引导学生讨论:假如声音的速度变为1 m/s,说出几个合理的场景.这个虚拟的情境的设计,使学生兴趣大增,他们给出了很多有趣的回答:汽车鸣笛后,行人没听到鸣笛声,车早已行驶到行人前,交通事故将会大增;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相互交流及裁判执法无法进行……在讲“摩擦”概念时,引导学生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力,说出几个合理的生活场景.学生们畅所欲言,积极的讨论出:人无法走路、无法坐稳、无法睡觉、拿不起任何东西;组合的机械轻轻一碰,就散成一片……在讲“电流的磁场”时,引导学生讨论:假如没有了电流的磁场,会给人们带来哪些不便?有的说:“就不会有电磁起重机了.”有的说:“就不会有电铃、电话了.” …… 在讲“重力”概念时,引导学生讨论:假如没有重力,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生活场景?……在讲“大气压强”时,引导学生讨论:假如没有大气压,会出现哪些现象……这一个个虚拟情境的设计,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物理概念,而且提高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且印象深刻.
  情境创设可以贯穿于整个课堂,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产生这样的误区,认为情境创设只能用在课堂导入中,而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就是要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创设情景,再提出问题.通过这种循环,建立起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主线,因此情境创设可以出现在课堂教学的任一环节.
  情境设置方法很多,种类也不少.但无论何种情境的创设都应该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新知识和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完美对接”,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获得探索的乐趣,创造的欲望,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欲望.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作为基础课程的物理教学如何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充分调动后进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这是当前摆在我们每位物理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后进生的形成绝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面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并且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本人在学习、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后进生的转化谈谈自己的观点,不足之处希望
从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中可以看出,作为实验题的一部分,几种实验仪器读数问题考查频率较高,它们分别是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等.许多考生在这里失分,究其原因就是仪器的原理不明和读数的精确度问题混淆所致,下面分别来介绍这些仪器的使用.  1 游标卡尺的使用  游标卡尺读数教学时,教师往往注重对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介绍详细,学生分析时总是牢记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运动的问题是高考的热点,此类问题主要探讨带电粒子在各种有限的磁场区域中的运动问题,这类问题一般设置边界条件和隐含条件难点,注重考查学生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和运动规律的应用能力,以及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能否通过尺规作图准确作出带点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再通过图形判断临界状态,挖掘隐含条件.而要确定带点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首要的任务就是确定轨迹
“四环递进”教学法是把名家教法的精华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并逐步完善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质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结构特点将教学过程分为若干层次,按四个环节逐层递进、逐步展开,从而使学生能动地获得系统、完整、深刻的知识体系,成为具有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学习主人.“四环”是将动态的教学过程提炼为四个基本环节,即创设问题情景、放手自主探索、巡视反馈辅导、合作交流小结; “递进”指教学要有层
期刊
3月22日是第18个世界水日。从这一天开始为期一周的时间,将是第23届“中国水周”。人类目前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26%,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被人类利用。联合国称,到2025年,30%的国家将面临“水荒”。  请看新华社的报道:  The General Assembly designated the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近年来高考物理命题中渗透到新增添的微积分初步、求导等数学方法的压轴题.物理解题时,根据物理规律建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利用数学工具(微元、求导、积分、图象等) 可帮助分析物理过程,分析各物理量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将近年高考物理中有关微元求导等数学方法介绍如下.  1 “微元法”  点评 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和电场中的运动,属于“递进式”综合题,解答第(3)问需用“求导法”处理, 获得函数
Nasa has found what it calls “strong evidence” that life once existed on Mars after re-examining a meteorite.  A research team at Johnson Space Centre in Houston has been re-examining a meteorite t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