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日益临近,作为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提高效率?作为学生,如何复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呢?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谈谈考前的复习策略。
给教师的建议
高考重点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语境化选择、阅读、表达的能力。在最后冲刺阶段,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找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
一、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高三复习课特点。
1.理——竖成线,横成片。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知识点的讲解要由点到面,串串相连,环环相扣,如虚拟语气与倒装的结合等。
2.通——例题典型,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忌——最后阶段还大量讲解单选题。重点应放在阅读和写作上。
二、加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实施有效教学。
1.认真钻研考纲和教材,研究全国各地及我省近3年的高考试题。
2.勤于分析学情,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确保练习讲评的针对性,提高效率。
3.跟踪督查到位,坚持每天给学生听写。鼓励边缘生,对这些学生实施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后辅导优先、谈心交流优先的制度。
三、按题型分项复习,分类指导方法。
1.听力。要求学生学会按意群去听,注意实词和连接上下文的信息词,掌握“看题目猜测——听录音分析——对比后选答案”的解题方法。
2.单项选择。引导学生把握语言环境,运用所学知识,注意固定搭配。后期不宜让学生花大量时间做单选题。
3.完型填空。根据文章通篇的逻辑关系决定选项是解题的关键。平时训练要求学生做到“通读——试填——修正”这样的解题步骤。
4.阅读。指导学生要用作者的观点来理解文章,抓住关键词、主题句。解题时应采取“先看题目,后看文章,再作选择”的方法。
5.任务型阅读。任务型阅读既考查综合能力又检测基础知识。解题方法是看表格——读文章——再填表格。在上下文语境中把握词义、词性、词形、搭配,注意时态、语态、指代等等。常用的归纳总结的词应熟烂于心。
6.书面表达。教师要对常见话题的范文进行归纳,要求学生背诵,鼓励中下等学生多模仿。加强讲解,要求学生养成答题规范、卷面整洁的好习惯。鼓励中上等学生使用高级表达方式,争取得高分。
给学生的建议
教师的复习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每个学生之间又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同学必须对自己有
清醒的认识,早拿计划,早作打算。上课聚精会神,积极思考,紧跟老师的思路,做好笔记,课后积极实践老师指导的解题方法。
1.归纳整理。整理所有做过的练习,有计划地逐份过滤,查漏补缺,建立错题本,标注错误原因和解题思路。
2.持之以恒。坚持每天背诵作文范文和考纲词汇,做到词不离口,句不离手,并对词汇展开联想,如看到experience 要由此想到experience 经验(不可数名词)experience 经历(可数名词)experience 体验(动词)experienced 有经验的(形容词)be experienced in/at 在…方面有经验。
3.重点突破。总结自己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找准存在问题,针对薄弱环节进行系统的复习,不要盲目地随大流,必要时请老师重点辅导不懂的知识点。特别注意易混淆的同义词,一词多义,时态,句型等等。如:
lie—lay—lain—lying位于,躺(不及物动词)
lie—lied—lied—lying撒谎 (不及物动词)
lay—laid—laid—laying下蛋,产卵,放置,搁(及物动词)
East of the city lies a steel factory. (倒装句)
I lay awake worrying about my work.
Emma was lying on her back in the sunshine.
She admitted lying to the police about her age.
Will you lay the table while I get breakfast?
4.适量练习。每天保证15分钟的听力和一定量的笔头练习,并一直坚持到高考,使自己始终处于竞技状态。完型、阅读和写作要作为练习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阅读,整张试卷都需要阅读能力。每天限时完成2-3篇阅读。并不断内化阅读技巧。尽量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不要涉及太专业化的难懂的文章。做完一套题,要揣摩体会一番。
5.心理调适。高考复习是一段磨练心志的过程。每个同学要有坚定的信念,常常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如每次开始背单词前,选择其一在心中默念三遍 “No words, no English! ”“I’m the best.” “背得单词,百事可做。”“不是背不上,而是重复的次数不够多。”
给教师的建议
高考重点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语境化选择、阅读、表达的能力。在最后冲刺阶段,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找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
一、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高三复习课特点。
1.理——竖成线,横成片。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知识点的讲解要由点到面,串串相连,环环相扣,如虚拟语气与倒装的结合等。
2.通——例题典型,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忌——最后阶段还大量讲解单选题。重点应放在阅读和写作上。
二、加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实施有效教学。
1.认真钻研考纲和教材,研究全国各地及我省近3年的高考试题。
2.勤于分析学情,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确保练习讲评的针对性,提高效率。
3.跟踪督查到位,坚持每天给学生听写。鼓励边缘生,对这些学生实施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后辅导优先、谈心交流优先的制度。
三、按题型分项复习,分类指导方法。
1.听力。要求学生学会按意群去听,注意实词和连接上下文的信息词,掌握“看题目猜测——听录音分析——对比后选答案”的解题方法。
2.单项选择。引导学生把握语言环境,运用所学知识,注意固定搭配。后期不宜让学生花大量时间做单选题。
3.完型填空。根据文章通篇的逻辑关系决定选项是解题的关键。平时训练要求学生做到“通读——试填——修正”这样的解题步骤。
4.阅读。指导学生要用作者的观点来理解文章,抓住关键词、主题句。解题时应采取“先看题目,后看文章,再作选择”的方法。
5.任务型阅读。任务型阅读既考查综合能力又检测基础知识。解题方法是看表格——读文章——再填表格。在上下文语境中把握词义、词性、词形、搭配,注意时态、语态、指代等等。常用的归纳总结的词应熟烂于心。
6.书面表达。教师要对常见话题的范文进行归纳,要求学生背诵,鼓励中下等学生多模仿。加强讲解,要求学生养成答题规范、卷面整洁的好习惯。鼓励中上等学生使用高级表达方式,争取得高分。
给学生的建议
教师的复习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每个学生之间又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同学必须对自己有
清醒的认识,早拿计划,早作打算。上课聚精会神,积极思考,紧跟老师的思路,做好笔记,课后积极实践老师指导的解题方法。
1.归纳整理。整理所有做过的练习,有计划地逐份过滤,查漏补缺,建立错题本,标注错误原因和解题思路。
2.持之以恒。坚持每天背诵作文范文和考纲词汇,做到词不离口,句不离手,并对词汇展开联想,如看到experience 要由此想到experience 经验(不可数名词)experience 经历(可数名词)experience 体验(动词)experienced 有经验的(形容词)be experienced in/at 在…方面有经验。
3.重点突破。总结自己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找准存在问题,针对薄弱环节进行系统的复习,不要盲目地随大流,必要时请老师重点辅导不懂的知识点。特别注意易混淆的同义词,一词多义,时态,句型等等。如:
lie—lay—lain—lying位于,躺(不及物动词)
lie—lied—lied—lying撒谎 (不及物动词)
lay—laid—laid—laying下蛋,产卵,放置,搁(及物动词)
East of the city lies a steel factory. (倒装句)
I lay awake worrying about my work.
Emma was lying on her back in the sunshine.
She admitted lying to the police about her age.
Will you lay the table while I get breakfast?
4.适量练习。每天保证15分钟的听力和一定量的笔头练习,并一直坚持到高考,使自己始终处于竞技状态。完型、阅读和写作要作为练习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阅读,整张试卷都需要阅读能力。每天限时完成2-3篇阅读。并不断内化阅读技巧。尽量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不要涉及太专业化的难懂的文章。做完一套题,要揣摩体会一番。
5.心理调适。高考复习是一段磨练心志的过程。每个同学要有坚定的信念,常常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如每次开始背单词前,选择其一在心中默念三遍 “No words, no English! ”“I’m the best.” “背得单词,百事可做。”“不是背不上,而是重复的次数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