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途径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论是学生字迹、口头表达、按时作业、准时到校、个人卫生、保持整洁、尊敬老师还是与同学交往能力,大多数初中学生的习惯都不够完善,这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去解决的大任务。
  【关键词】生活习惯 培养途径
  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语言美指用礼貌用语、有礼貌、讲文明、不说脏话等;行为美指举止文明、落落大方、不动手打人等;仪表美指穿着整洁、朴素大方、不化妆、不戴首饰、不留长发、怪发等。此外, 对中学生来说,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包括:按时作息、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请假、有时间观念、服从管理、积极主动地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从小培养,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在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探究中我通过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率先垂范、严于律己
  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并且比学生有着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学生自然地视老师为学习的楷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意义。因此对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以教师的示范带学生的规范。另外,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同样要提高自己,认为老师只是教育学生,忽视对自己的要求,忽视“律己”和“垂范”,这样说得再多,教育效果也不会很好,我们生活老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特别是在学生宿舍区日常生活中尽最大的努力给学生做出表率,做到对学生的“身教”。例如:从卫生打扫入手。和学生一起动手把教室、宿舍、清洁区等地方的卫生打扫做到从上到下、由里到外、仔细的清扫和擦洗到位,然后再把东西摆放整齐;通过这样多次这样垂范训练使班级里的学生自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对良好生活习惯的引导和训练
  特别是初一新学生,他们来到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需要时间去适应,这段时间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契机,老师要教育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虽然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必须要这样做。使学生明白道理,变有约束感为自觉的行为。老师在理论引导学生的基础上,并且要创造“机会”给学生,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和训练学生。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前预习、课上记录、课后复习、认真规范的完成作业。经过多次检查督促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大有好处的。最后经过半学期的实践表明效果明显,多数学生的听课都主动了、学生的作业也更规范化了。具体措施是:①课前预习的习惯。在学习新知识前,先把要学的知识看一遍或几遍,在不明确的地方做上记号。通过预习找出知识的重、难点,把遇到的问题写出来,带着问题听课,把主要精力用在“刀刃”上,就能提高听课的质量,掌握更多的知识。②认真听讲的习惯。听课时精力要集中,课堂上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时刻跟着老师的引导思路走。同时听课时要目标明确,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转化过程。这样带着重点、疑点去听课,既能听出“门道”,又能学得轻松,从而提高听课效果。③独立作业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既有利于掌握、巩固学过的基础知识,养成刻苦钻研、勤奋踏实的优良品质,又有利于老师掌握你的真实情况,以便对症下药,因此,做作业时,不要跟别人对结果,更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应该实事求是的做作业。④养成敢讲敢问的习惯。要敢于讲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讲出自己的认识和思路,即使错了,也可以作为一次教训,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要大胆地问老师或同学,要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这样会提高你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你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学校与家庭相结合
  一个人的习惯是长时期形成的一种倾向性行为,无论是良好习惯的养成还是不良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相当长的沉积过程。同样,对不良习惯的矫正也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教育过程。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力量必须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习惯培养的经常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只能是时好时坏。有的老师经常抱怨5<2现象,即学校辛辛苦苦教育5天不如家庭和社会对学生2天的影响,这是由于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不一致,相矛盾的影响。对此每学期通过走下去或请进来的方式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地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先听取家长的意见,然后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科学的指导。最后教师要与我们每个学生家长都建立起家校联系卡,在卡上,学校把学生习惯养成的要求和目标及在校表现明确地反馈给学生及学生家长,家长把子女在家庭里的表现再反馈给学校,这样学校和家庭教育更和谐、更一致了。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前预习、课上记录、课后复习、认真规范的完成作业。经过多次检查督促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大有好处的。最经过半学期的实践表明效果明显,多数学生的听课都主动了、学生的作业也更规范化了。
  四、建立合理的评定制度
  按照具体情况制定合理、公平的评定制度,对于学生生活习惯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的方法可以通过生活量化考评等方法来实施。这样不但规范了学生的习惯,而且可以在学生当中树立起良好生活习惯标兵,使学生学有榜样。其次,对已有的管理制度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补充。①科学量化管理制度即科学认识学生的习惯结构,把学生的习惯要求分化、细化、量化,从而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操行等记分法和班级的考核,使之更科学合理,更规范可行,在考核中进一步突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作用。②家校联系制度促进家校沟通,使教育同步一致.也使学生校内外言行一致,再加强同家长之间的沟通,增强教育效果。利用家长学校和家教刊物,对初中学生的家长进行专门指导。进一步强调家长的示范作用,明确要让学生形成好习惯,家长首先要改掉一些不良习惯,让家长懂得“身教胜于言教”。③学科定位制度,学科教师必须在学科教学中,设计对学生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并贯穿在课堂内外,也就是说,学科教学必须把学生习惯的养成和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总而言之,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受到各种外部因素和自身素质的影响,作为老师应当克服各种不利的因素,使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而且和谐的发展。对于所有期待的习惯难于一举实现的,就采取不断时接近法。抓具体、抓经常制度习惯的养成关键是常抓不懈,不要因某些特殊的事情而影响习惯的继续。常督促、勤反馈制度对于学生的各方面习惯的表现应经常督促、评查,及时地批评或表扬。
其他文献
【案例呈现】一节英语公开课进行中,老师刚把本堂课教学课件的画面转到下一页,一位学生举手要求说话,下面是师生间的简短对话:
教学内容《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时间、主要战役及妈关条约》的内容。2.能力目标:正确评价李鸿章这一积贫积弱时期的外交家,认识到清政府的
化学式是初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对化学式概念的理解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技能的掌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化学式的计算成为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知识,怎样进行化学式计算的教学,怎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步的应用到教学中,使得教学方式与方法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
香港不仅是中国现代传媒业的滥觞之地,也是目前中国传媒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香港传媒生态基本情况,着重论述香港传媒生态所呈现出的商业化竞争激烈、政治倾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微课"以其"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教育界受到广泛认可,如何将"微课"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成为教育学者们的研究重点
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学生网络使用现状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家长和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正确、高效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国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及时向社会通告疫情讯息,稳定社会情绪,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代表卫生部门积极面对社会群众,与外界进行沟通,引导社会舆论。本文采用定性
受东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人们易于忽视对西部少数民族媒介素养的研究,而受高等教育者在教育等方面拥有较好的资源,他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新媒体在西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垄断式”的课堂教学形式,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