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协议与司法审查的关系:以一则案例为中心而展开

来源 :北京仲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Y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仲裁协议须采用书面形式作成,这不仅是我国《仲裁法》的要求,也为相关国际条约和相关国家的仲裁立法所明定。随着国际上支持仲裁发展、鼓励多种争议解决方式并存运动的勃兴,通过扩张解释"书面"的含义,以使仲裁协议对未签字的当事人生效已成为世界化的立法趋势和潮流。当事人以行为或者默示的方式达成的仲裁协议也是"书面"仲裁协议之一类。尽管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未有规定,也未见相应的案例,但是,借鉴世界先进做法,当是我国立法及司法的正确选择。建立在程序审查基础上的仲裁裁决的撤销司法审查制
其他文献
需要开庭有许多理由,举例如下:(a)文件证据不足够,言之不详或者根本没有文件证据。这种情况根据不同行业与不同人士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国际航运特别是租船与外贸中,双方当事人很可
一、我国仲裁机构发展中的问题和改革的必要性《仲裁法》施行前,我国实行的是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体制完全不同的双轨制度。涉外民商事仲裁制度于1954年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建立
抗辩本是一种程序权利,自近代以来抗辩权始脱胎于抗辩。抗辩分为程序抗辩和实体抗辩,抗辩权是实体抗辩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履行中的抗辩权、诉讼时效抗辩权和先诉抗辩权都
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委托合同规定,任何一方可依其中的条款(如受托人未能为委托人申请到签证或委托人放弃签证申请)终止之,或双方协商一致可终止之。庭审中,起初双方围绕归纳出
在国外,对于营业受让方是否必须承担转让方的债务,存在自愿承担式、强制承担式和以强制承担为原则、以自愿承担为例外三种立法例。我国尚未对营业转让中的债务承担问题作统一
对于仲裁裁决的执行我们一向没有任何成见,相反,在实践中北京地方法院在执行仲裁裁决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谨慎:对于仲裁案件,我们从来都是交给更有经验的执行法官负责
就仲裁员是否可以参与调解这一问题,在国际仲裁界还尚未达成一致。然而仲裁和调解相结合这一制度却一直以来受到亚洲很多国家的青睐,尤其是在有着深厚的调解文化的中国。为何这
《关于深化仲裁机构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讨论稿)》(下称《方案》),是我和成都仲裁委员会叶时雨副秘书长根据卢云华司长委托,在北京仲裁委员会工作人员、仲裁员、专家、学者,以及几家仲
2008年11月13日至15日,国际比较法学会(InternationalAcademyforComparativeLaw)专题大会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统一法规范对各国国内法制的影响:局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