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转让中的债务承担

来源 :北京仲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外,对于营业受让方是否必须承担转让方的债务,存在自愿承担式、强制承担式和以强制承担为原则、以自愿承担为例外三种立法例。我国尚未对营业转让中的债务承担问题作统一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错位。自愿承担式符合意思自治原则和公平原则,且有利于实现资产与负债相分离,值得我国借鉴。
其他文献
一、裁决书的时效1.英国法律的时效裁决书来自双方的仲裁协议,仲裁的是民事纠纷,所以与其他的民事纠纷(合约或者侵权)一样,涉及了时效的问题。根据英国的立法1980LimitationAct(香港
随着贸易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种商事纠纷也日益增多。凭借着高效、简捷的特点,国际商事仲裁渐渐成为交易各方青睐的纠纷解决方式。为了保证仲裁裁决最终能够得到
在2008年9月开始的全球金融海啸中,带来了大量破产(insolvency)或经济发生困难的情况而导致公司面对清盘(liquidation/windingup)或债务重整(re—organization/administration)。例如
斯德哥尔摩商事仲裁院发布了指定紧急仲裁员的新规则。本文对新规则的一些重要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同时简要地讨论了被申请人成为潜在的仲裁对象的风险,并且分析了紧急仲裁员作
导言本守则旨在为JAMS调解员提供调解过程及其相关程序中可能涉及的基本道德准则。调解系当事人通过中立第三方帮助其互利互惠地解决其纠纷的一种自愿且无拘束力的程序。调解
需要开庭有许多理由,举例如下:(a)文件证据不足够,言之不详或者根本没有文件证据。这种情况根据不同行业与不同人士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国际航运特别是租船与外贸中,双方当事人很可
一、我国仲裁机构发展中的问题和改革的必要性《仲裁法》施行前,我国实行的是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体制完全不同的双轨制度。涉外民商事仲裁制度于1954年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建立
抗辩本是一种程序权利,自近代以来抗辩权始脱胎于抗辩。抗辩分为程序抗辩和实体抗辩,抗辩权是实体抗辩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履行中的抗辩权、诉讼时效抗辩权和先诉抗辩权都
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委托合同规定,任何一方可依其中的条款(如受托人未能为委托人申请到签证或委托人放弃签证申请)终止之,或双方协商一致可终止之。庭审中,起初双方围绕归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