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辩与抗辩权辨析

来源 :北京仲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辩本是一种程序权利,自近代以来抗辩权始脱胎于抗辩。抗辩分为程序抗辩和实体抗辩,抗辩权是实体抗辩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履行中的抗辩权、诉讼时效抗辩权和先诉抗辩权都属于需要主张的抗辩权,只有行使该抗辩权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抗辩权的效力。抗辩权是一种对抗权利,其本质在于妨碍请求权的顺利实现。因此,是否需要主张,并不是抗辩权的判断标准。抗辩权既可诉前主张,也可在诉讼中主张。
其他文献
以美国为代表的ADR模式是近些年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其核心内容是规范化的"调解和仲裁"。这一制度对西方国家民事纠纷的解决和犯罪的预防产生了积极的作
我于1994年离休,仲裁法是我参与制订的最后一部法律。现在让我介绍仲裁立法的背景。往事并非如烟,现在想起多少说多少,由我负责,与法工委没有关系。下面介绍三个问题:一、仲裁立法
一、裁决书的时效1.英国法律的时效裁决书来自双方的仲裁协议,仲裁的是民事纠纷,所以与其他的民事纠纷(合约或者侵权)一样,涉及了时效的问题。根据英国的立法1980LimitationAct(香港
随着贸易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种商事纠纷也日益增多。凭借着高效、简捷的特点,国际商事仲裁渐渐成为交易各方青睐的纠纷解决方式。为了保证仲裁裁决最终能够得到
在2008年9月开始的全球金融海啸中,带来了大量破产(insolvency)或经济发生困难的情况而导致公司面对清盘(liquidation/windingup)或债务重整(re—organization/administration)。例如
斯德哥尔摩商事仲裁院发布了指定紧急仲裁员的新规则。本文对新规则的一些重要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同时简要地讨论了被申请人成为潜在的仲裁对象的风险,并且分析了紧急仲裁员作
导言本守则旨在为JAMS调解员提供调解过程及其相关程序中可能涉及的基本道德准则。调解系当事人通过中立第三方帮助其互利互惠地解决其纠纷的一种自愿且无拘束力的程序。调解
需要开庭有许多理由,举例如下:(a)文件证据不足够,言之不详或者根本没有文件证据。这种情况根据不同行业与不同人士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国际航运特别是租船与外贸中,双方当事人很可
一、我国仲裁机构发展中的问题和改革的必要性《仲裁法》施行前,我国实行的是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体制完全不同的双轨制度。涉外民商事仲裁制度于1954年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