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生物实验室建设初探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guo3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生物教学;实验室建设;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0—0023—01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注重理论与生活的联系。因此,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所以,实验室建设能否达到标准要求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我校是一所城镇中学,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新课改的正常实施和贯彻,很难完全体现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针对我校生物实验室建设现状,我想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生物实验室的现状
  1.实验场所严重不足,没有专门的实验楼,现有的不多的几间实验室和教室混杂在一起,实验台数量严重短缺,水源和污水处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些学生分组实验只能在教室中完成,教室成了实验室,实验室反而成了仪器室,实验教学受到了极大影响,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
  2.实验室的配备还没有跟上教学要求。建设高中实验室,其标准应该较高,除必备课标要求实验所涉及的仪器外,还应有一些较为先进的仪器供学生了解并使用,为学生未来发展打好基础。但我校实验条件和设备都远远赶不上课标要求,缺乏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和实验物品。其模式和仪器设备基本上是按照新课程改革前的要求配备的,一些实验尤其是新增内容靠老师讲或看光碟来让学生掌握。导致学生在做实验时既无选择权也无自主权,现有的实验室中各种仪器、设备、模型等资源也没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如光学显微镜还是八十年代产品,精确度不高,有几台缺少必要的零件,已成为待报废仪器;恒温箱根本没有,无法实施严格的无菌措施,根本无法满足探究性实验的需要。大多数学生实验因缺少仪器而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3.缺乏合格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中无专业实验管理人员,一般是不能在一线教学的或身体不好的老师才去管理实验室,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实验前仪器、药品准备不到位,实验后不能消除安全隐患,乱倒废水废渣。实验员素质不高,实验室管理就不可能到位。
  4.上级部门管理观念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受现有教育评价体系及上级部门所拨购置仪器经费等限制,中学生物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就转向高考,一切为高考服务。
  5.教师的教育理念跟不上教育发展形势。教师只重视生物学科的学术性,且教与学的方式比较陈旧,在开设实验课时间内学生才有可能进入实验室,实验过程简单、操作呆板缺少灵活性,且时间极其有限,进行探究性的实验时间就更少,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以上这些问题很难体现生物实验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并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相背离,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应该有相应的变化。
  二、对生物实验室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1.学校在教学思想上应与新课改保持一致,不能光顾当前利益——高考成绩,而应培养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能力型人才,重视实验,加大实验室的建设与投入。
  2.实验室建设尽量向智能化、自动化靠近。当今科学发展非常迅猛,各行业设备更新频率加快,社会各界更需要能熟练操作精密仪器的人才。实验室中陈旧设备的使用,阻碍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有用人才。仪器智能化、自动化,可以缩短探究时间、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3.实验室建设向绿色化、人性化靠近。生物实验室的配备要有绿色观念:加热装置尽量使用清洁的电能源,一些有毒物质要严密存放,要有严格的灭菌措施。学生的座位可以布置成 “讨论式”:几个学生一组围着一张多边形的桌子,有利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实验设计要考虑到实验对环境的影响,科学选用仪器、药品、操作,让污染降到最低。
  4.实验室的配备要为课改提供必要的保障。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演练平台,实验室的建设直接影响到课改是否顺利进行。实验仪器要普及化:高中班额大,大部分实验要分成多个小组进行,因此仪器必须配套且要保证数量的满足,确保探究的有效性。实验应向微型化发展,可减少污染也能确保安全。实验仪器应向现代化靠近,提高学生探究的成功率。让学生的学习观念、思维方式、求知途径发生变革,以适应教育改革的趋势。
  总之,生物实验室建设的现代化与课改相辅相成,有现代化的实验室,才会转向实验的现代化教学,才会更好地服务课改,改变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获取知识的途径。
  编辑:张 昀
其他文献
目前中专学校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比例很大,在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如何转化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便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是中专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讨论中专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与对策,便于把握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学习;教学方式;主体;自  主评价;合作小组;课堂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7—0043—01  有效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有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主动地加工,以最少的时间投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达成学习目标,使自身获得发展的过程。  一、转变教学方式,突出主体
物理学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新内容。中学物理以其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改进高中物理教学,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建立为“创造性而教”的信念,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重要任务。  一、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农村中  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0—0066—01  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
诗歌语言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古诗词教学中过多的理性分析往往吃力不讨好,试图一一对应地应用散文语言来翻译那充满灵性的诗句,也常常失去了诗的神韵。怎样才能在解读诗词的同时,保留诗词的独特韵味呢?受字典词典中“字词互训”的启发,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以诗解诗的尝试,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意美,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可谓一举多得。 
摘要:本文依据跨栏步中摆动腿动作应遵循的生物力学原理,借鉴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的摆动腿技术动作加以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摆动腿技术动作进行了描述和概括,提出了摆动腿在整个跨栏步中合理性、经济性、实效性的动作规格。  关键词:跨栏步;摆动腿;生物力学    一、 前言    跨栏步技术既表现了跨栏跑的项目特点,又是决定跨栏跑技术和成绩优劣的关键环节。多年来,人们在实践中逐步认识跨栏步的运动规律,获取
微创冠状动脉外科是冠心病治疗的学科发展方向,规范的围术期管理路径和手术技术是医疗安全的核心。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外科学系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承办的继续
已占有了一席之地,它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圈舍卫生不达标导致空气污染圈舍肮脏,饲养动物易患病,也会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
<正>李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散发性传染病,猪李氏杆菌病的主要特征是脑膜炎、败血症和流产,有的单核细胞增多。本病是一般散发,发病率低,但病死率很高。易发于冬季和早
近期在对高三同学的心理辅导中,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现在高三的学生感觉烦恼、焦虑的诸多事实,在高一、高二也曾经出现过,甚至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有过类似现象,但是当时的反应和应对时间与现在有很大不同,比如,有些同学觉得周围的同学很吵,一走进教室就烦,做不了作业,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书。细问之下,他所认为的吵的内容就是:背书的声音、翻书的声音、偶尔有同学小声说话的声音。而这些声音,从一踏进校门的时候就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