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8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坚持运用“三个结合”与“三个利用”的教学方法,不但使教师感到易教、课时轻松,而且使学生感到易学、容易接受。
  
  一、“三个结合”
  
  “三个结合”即是从备课到课堂,始终将课文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课后练习”相结合,充分把握新教材编写的特点
  1、结合训练重点
  语文教材中,“训练重点”往往提得很精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须在老师充分备课的前提下,才能把训练重点在教学中落实下来。
  2、结合预习提示
  如果把课文内容比做一把锁,那么预习提示便是这把锁的钥匙。预习提示中包含文体、文学、篇章读写听说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阅读的思路和基本方法,利用工具书掌握基本字词。预习提示的文宇学生几乎都能看懂,但如何抓住提示中的关键词,关系着学生能否真正地全面领会提示些什么。
  3、结合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如何处理,是教学的一个技巧,却往往被忽略。我在教学中,首先打破先讲课文后处理练习的陈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灵活处理,有的则置于课前,结合在预习中,或纳入布置给学生的自学提纲中,既有益于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二、“三利用”
  
  “三利用”即利用工具书、板书和中学生辅助读物。
  1、利用工具书
  工具书是自学的好帮手。教师离不开工具书。何况学生。学生的主要工具书是字典和词典。课文里的生字词,要教会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解决,而且必须养成习惯,也就是一种能力。在课文预习提示里有使用工具书的要求,在课后练习题里也有不少训练题。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首先给学生作一些趣味性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使用工具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使用工具书的兴趣。同时还要落实使用工具书的任务。
  2、利用板书
  板书的设计,要做到科学、规范、简明、美观,这是教师的共识,但实施却很难。设计板书时,要考虑内容的科学,文字的规范简明。书写的美观。既要体现教材作者的思路,也要反映教材的特色,而且突出教学的重点。
  4、利用中学生助读读物
  好的辅助读物,内容简明扼要,练习部分按教材课文或选段精心编排适量的练习题。作为教材习题的补充和扩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或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如何使用,则是教法和学法的问题。我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利用助读读物的方法。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或课堂使用。或课外练习;或集中使用。或分散使用;或利用训练丛书处理教材。理解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使用,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而且,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或间断穿插利用练习题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既可达到巩固提高到目的,又避免了课堂单调、乏味的形式。克服学生疲劳或不耐烦而做小动作、开小差的现象。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坚持“三个结合”与“三个利用”在教读课中的应用,体现了教法与学法的统一,完全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要求,使学生感到学语文轻松、有趣,而且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其他文献
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属于带负荷启动设备,在启动时所需的转矩大,运转过程中所需的转矩小,考虑到抽油机的启动转矩及峰值电流等问题,必须设计大一级的电动机,造成了游梁式抽油机
为实现高品质蒸汽凝结水全部回收再利用,庆阳石化公司应用陶瓷膜超滤除油除铁技术对全公司100 t/h的蒸汽凝结水实施净化处理。处理后凝结水的含油量能够满足中压锅炉的要求(≤
大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阶段采出液油比发生急剧变化,控制注水产液低效、无效循环十分迫切。本文从油藏工程方面总结了近几年注水井提高注水质量,采油井控制高含水层段及优化注采
随着油田三次采油大面积的工业性推广应用,油田注聚规模不断扩大,注入井和注聚站数量逐年增多,注入站的注聚泵耗电量也逐年加大,为了降低注入系统的耗电量以及解决注入量调节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稠油井、低渗透率井开发的难度不断增加。虽然对采油设备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但机械采油设备仍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游梁式抽油机能耗大、难维修,已
摘要:当前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有资料表明,化学品所造成的污染为环境污染之最。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非常必要,也是教学大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广大中学生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势在必行,也是每一位中学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化学教育;环保意识;化学实验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
油井生产一段时间以后,其配制设施会自动适应该井的产能状况、地面参数以及含蜡情况,进入一个泵况良好生产的稳定状态。但这种状态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开采时间延长,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