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搭石” 走进无限风光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j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泓潺潺的小溪,将山地轻轻地划开。一汪浅浅的山泉,隔断了亲近的村落。不甘阻断的山民,常在清澈的泉溪里,间隔着稳置几块坚石,造就一溜省略号般的石礅,人们叫它“搭石”。人从石上过,水从石间流,人水两不沾,波影双婆娑。
  一块石头的长度是有限的,但是多块石头相搭,却创造了“1+1≥2”的奇迹:跨过了水洼山溪,延接着小路,延接着风景,也延接着人们的生活。
  我多次踏过这朴质的搭石,也赞美过它们那因团结而生的力量,可是让我更难忘的是在新课程实践中的“搭石”,那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那互动时悉心的配合与钻研,那“协调有序”的教育叙事,时时震撼着我……
  这是第二次了吧?2007年12月底,我在宜昌市伍家区实验小学又看到了这样生动的人间“搭石”,那朝气蓬勃的校本研究至今让我不能忘怀。这次“搭石”型教研承载的主题是“如何生成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共振的阅读教学课堂”,选择的载体就是《搭石》一课的教学。我也记得执教者是一位漂亮机智的女教师欧阳丽。她的献课就是这次案例型研究的第一块“搭石”。
  教学片段一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幅画面很美呢?
  生1:人们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师:你抓住了“协调有序”这个关键词,你真会学习。那“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呢?
  生2:干事的时候非常有顺序,就是“协调有序”。
  师:那“协调有序”在这里指什么?看看课文再说好吗?
  生3:这里指的是走搭石的人们步子非常整齐好看。
  师:他们是怎么走的?具体的动作怎样?
  生4:他们是这么走的——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师:你读书真细心。那这就是一条摆好搭石的小溪(师手指着地面一线),我们俩也像乡亲们那样走走搭石,好吗?好,过来,咱们一起学着走走吧。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好,你前面走,我后面跟,走啦!
  (师生配合模仿了一次,教师有意争抢,不守秩序,不配合。)
  师:哎呀,我掉进水里啦!这是咋回事呢?
  生5:因为搭石没连接在一起,如果不协调有序地走,就会掉进水里面。
  师:哦,我明白了。
  生6:因为每块搭石面积都不大,如果不快点走的话就会掉进水里,当时你是很慢地走的。
  师:你观察真仔细!还有什么原因?
  生7:因为前面停下来,后面的人没地方落脚,所以就掉进水里了。
  师:哦,那我落水的原因还有什么?
  生众:两个人抢过,一块石头上装不下,这样就有人掉进水里了。
  生8:天然石块容易活动,两个人都抢的话就都会掉进水里。
  师:哦,不能争不能抢!谢谢你们的提醒。这走搭石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学们,你明白了吗?要怎样走才能真正做到协调有序呢?
  生9:走的时候不能抢,也不能突然停住,否则就会掉进水里。
  师:嗯,用家乡的一句俗语来说就是——?
  生齐说:“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是的,不争不抢按顺序走,注意力集中,齐心协力互相配合,这正是乡亲们做到协调有序的秘诀呀。现在,让我们也集中注意力,互相配合,一起来走走搭石吧!好,我先走(读课文),同学们紧紧跟上,随时都有可能轮到你哦!看着书!——(指读一行)
  师:哎哟,大家跟得太慢了,集中注意力,再来走!——(再读一行)——师读完全段。
  教学片段二
  师:哪个词跳进了你的心里?
  生:理所当然。
  师:“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应该做的”。
  生:从道理上来说应当是这样的。
  师:那年轻人把什么事看成理所当然的?
  生:年轻人遇到老人的时候,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年轻人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
  师:他是怎样背老人的?
  生:伏下身子!
  师: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伏”字,大家书空(生书空,师板书,说一部分写一部分),左边一个人,右边?(生:一个犬)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象征,当人们两腿半蹲深深地弯下身子的时候,抱着怎样的心情和态度呢?
  生:他抱着一种高兴的心情,他很高兴背老人过去。
  师:他伏得是很高兴的。
  生:他怀着尊重老人的心情,还有很愉快的心情。
  师:说得好!那,现在我就是那个年轻人,你们都是那要走搭石的老人,我就站在你们面前,我这深深的一伏啊(师动作表演),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这个年轻人心肠特别好。
  师:他有一颗善良的心。
  生:他非常敬爱老人。
  师:是的,多么尊敬老人的年轻人啊!(板书:敬老)。
  师:同学们,仅仅这一天,仅仅只有这个年轻人才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吗?
  生:只要是村子里的人,他们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不只是年轻人这么做。
  师:哦,无论是谁,都会这么看。那仅仅这一次他们这样认为吗?
  生:不是,他们只要看到有老人要走搭石,都会伏下身子把老人背过去。
  师:是啊,无论是谁,无论何时,天天、月月、年年,一代又一代,世代相传,这早就成了当地的一种民风民俗了!
  ……
  清脆的铃声响起,课结束了,可语文组的教研活动才刚刚翻开扉页。我看见全组的22位语文教师像往常一样,拎着自己的板凳,齐刷刷地又走到了一起,围着备课组长静静地坐了下来,在她简短的开场白之后,紧张的议课就开始了。
  我记得,在集体备课时曾经也是这样。这次我同样记录了几个精彩的段落。
  卢应君(语文教师):
  欧阳老师努力从课文中精选出那些最具有语文价值的部分——四幅画面:“协调有序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互相谦让走搭石”、“老人调整搭石”,在教学过程中再次整合,聚焦语言经典——“协调有序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这些地方集中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遣词造句的功力,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审美价值,有机融合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欧阳老师通过想象画面、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等策略,实现了语言训练与人文熏染的有机结合,教学重点变得更丰厚。同时,老师还通过运用整合问题(从哪儿体会到美)、前后勾连、反复吟读中心句等策略,加强了主旨的把握和提升。因此,我认为本课教学对教材的取舍及整体教学策略是很恰当的。
  翟素琴(校办主任):
  在理解“协调有序”一词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字面上的意思,再启发学生思考在文中指的是“走搭石时人们的步子”。在想象和体会人们走搭石的具体动作时,教师进行了动作模仿,让学生直接地体会到人们为什么要这么走,“走的时候不能抢渡,也不能突然停住,否则就会掉进水里”、“要不争不抢按顺序走,注意力集中,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并通过精彩的轮读让学生加深了理解。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外而内深入理解了“协调有序”在这里所表达的含义,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张帆(语文教师):
  通过仿写在阅读教学中架起由“读”到“写”的桥梁,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欧阳老师在指导学生品读完“协调有序走搭石”后,进行了仿写训练,由文本延伸到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跳长绳、合唱、乘车等很多事都要协调有序才能把事情办好,这值得倡导。不过,我认为教师如果再指导学生体会到协调有序就是不争不抢、注意力集中、互相配合之后趁热打铁地进行仿写训练,则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智慧。仿写应该穿插在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领会语言内涵、体会课文思想的过程当中,仿写训练应以不破坏课文的情蕴和教学过程的流畅性为准。如果时机把握不准确,则会削弱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导致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同时人文熏陶也会大打折扣。
  袁芳(语文教师):
  我觉得欧阳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走搭石”、理解“协调有序”时采用“表演”的形式值得商榷。老师的这一表演导致课堂上的哄笑,大有哗众取宠之感,导致沉浸在恬静课堂上的孩子变得心浮气躁,无意间冲淡了文本的整体美感。表演让学生脱离了语言文字这一重要工具,远离了文字所折射的人文内涵。在这里,阅读变成了“旁观”。“协调有序”蕴涵着文明、和谐、协调、美丽等丰富的人文气息,如果仅仅是看看,那么如此精妙的字眼,如此丰富的人性美怎么能进入孩子的心田?在这里如果老师能以“读”为核心,把表演的功夫花在设计“读”的情境或形式上,如师生、生生间逐渐加快,交替轮读,通过“引”、“接”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读进去,想开来,走进去,悟出来,学生的认识就会不断加深,情感就会不断增进。如此一来,“协调有序”将会成为课堂上的一大亮点,完美地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水乳交融。
  蒋蓉(副校长):
  刚才大家对“协调有序”这一教学环节的仿写时机及表演教学展开了讨论。我认为老师在处理这一词语的教学上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齐鸣的目标。老师先引导学生理解字面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整体意思。如果对词语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音、字形及表面上,那么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是抽象的、静止的。接着老师通过表演和朗读,感受到协调有序的秘诀在于心的默契,并联系生活经验提升对生活规则的思考,最后进行语境迁移,灵活运用。这样,“协调有序”这个词语在孩子的脑海里就有了深刻饱满的印象。“协调有序”这个词语所承载的极为丰富而细腻的人文内涵,就不留痕迹地渗透到了孩子们的心间。另外,老师们谈到 “漾”、“伏”、“理所当然”这些词语时,也都很好地体现了一般意义的理解与语境意义的品味。这些教学实践提示我们:既关注“语言”外在形式或表达方式,又领悟它所承载的情思,不失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良策。
  付小敏(语文教师):
  欧阳老师的《搭石》课,亮点频现,其中对“伏”、“理所当然”这两个关键词的处理就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丝丝入扣,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地糅合在了一起。首先,切入自然。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第四段的第二部分时,提出了要求:“哪些词语跳进了你的心里?”学生能很快抓住“理所当然”这个关键词,从字面上了解了大意。老师又接着追问:“年轻人把什么看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导入对“伏”字的理解,从字形结构、表面含义,到在文中的深刻内涵,使学生感受到这深深地一伏,充分体现了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尊敬。其次,深化认识。在老师层层追问下,从“理所当然”这个词中,学生领悟到这里的人们天天、月月、年年,一代又一代,世代相传地尊老,感受到了当地民风的纯朴。再次,回归文本自然。“乡亲们还认为哪些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学生再一次亲近文本,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深化了自己的认识,从中感受到了人性之美。最后,联系了孩子们的生活。老师请大家说说身边类似的被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人文熏陶,什么“公交车上让座是理所当然的事”,“扶老人过街是理所当然的事”……不同的答案,个性化的思考与感悟,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刘宝丽(教导主任):
  听完课以后,我感觉的确有些“橘子水”(有人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比做“一杯调和的橘子水”)的味道,可当我细细地品尝时,又似乎觉得这个味道太淡,“汁”与“水”似乎还是分离的,交融不够。印象最深的就是“伏”这一环节的处理,教师刻意雕琢的痕迹太浓,有贴“工具性”标签的嫌疑。对于学生来说,对“伏下”一词的理解,根本不存在难度,可教师非要把“伏”字在甲骨文时代的造字规律搬来,细细地引导学生将字“拆分、书空”,一步步地进行分析。这样一来,既占用了课堂的有效时间,又有些生拉硬拽的感觉。其实对这个字的理解引导学生走一个“语文—生活—语文”的来回就足矣,联系生活实际想或做动作,联系课文想画面,就能够使学生掌握解词方法,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吸收直至消化,不至于“汁”“水”分离。看来,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并非只是简单地将其倾倒在一起,还得由我们这个“调剂师”反复调配、搅拌、摇匀,使其真正地融合才行,这样“橘子水”的味道会更加自然、纯正一些。
  胡书琴(校长):
  从前测、后测对比的数据来看,虽然不敢说这是一节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结合的课,但至少是一节有实效的课。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的统一,在实践操作上要解决很多问题。今天老师们主要就促进两者统一的教学策略做了一些探讨,很有意义。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建议大家是否能从下面这些方面去实现两者的统一:点与面的结合——精彩句段的感受理解与整体把握的紧密结合。关于这一点,卢应君老师已经比较清楚地阐述了,我也认为本课教学做到了点面结合,取舍适度。看来,注重整体的感受,将精彩句段的感受理解与整体把握恰当结合,就能做到提领而使百毛皆顺,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成为一种精神的相遇;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词语一般意义的理解与语境意义的品味有机融合。这是本节课中最出色的一点。读与悟的结合——朗读与感悟的水乳交融。朗读,是阅读教学中融入工具性和人文性最好的手段。读的第一功能莫过于感悟课文内容,“读”是“悟”最直接的方法,是基础,“悟”是“读”的终极目标。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不会在课堂上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跟着感觉走”,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也不会没读、没思,就你悟、他悟、大家悟。欧阳老师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层层提高“悟”的难度,抓住“悟”的重点,特别讲究“悟”的策略: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在脑海里再现文字所创造的形象画面,引导学生体悟出了文字所包含的感情和趣味。“读”要以悟与思为基础,要有层次、有重点,要敢于咬文嚼字,这样才能在进行扎实语言训练的同时,又有深度的感悟,实现知识能力学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紧密结合。何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感性一点说,就是对人的理解、接纳、尊重、爱护和关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阅读的自由;真诚地赞美学生;少机械地走教案,多真情关注当下的学情;学生有错误,就纠正,有缺漏,就补充,理解不到位,就往深处引导。这不仅仅是知识训练,更多的是对一个“人”的关怀,这就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啊!咱们年轻的欧阳老师,在这些方面还要花工夫、下气力。我们想象中一堂比较完美的“两性统一”的语文课,应该是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不着痕迹的自然融合,这也是我,以及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要共同追求的境界,大家说是吗?
  校长的话做了总结,但是我发现,“总”了却未“结”,因为关于欧阳老师所献这节课的讨论,在《校本研究网·教育叙事》中还在继续。后来过了一个多月,许多老师还在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发表意见,其中不单是语文教师,也有其他学科的教师。
  一位老师在几讲这堂课后依然在反思:“今天,我又上了《搭石》,尽管教案是新的,可是遗憾仍多:为什么课堂上出现了短路,本来应该融洽的课堂却激情不够?细细追究原因,应在于自身的激情不够,才使课堂效果打了折扣。比如:该出示对比阅读的句子时只是简单地说了说,部分孩子没能明白;课堂朗读感悟、引导体会的环节还比较凌乱,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直接导致后面的分析凌乱无章;由于心中装着教案,在课堂上,个别地方还是在走过场……”
  我钦服了,这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我从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中看到了绵延不断的“搭石”,也从这种搭石般合作的校本研究里,看到他们正一步一步渡过浅水,走向新课程改革的彼岸……
  宜昌市伍家区实验小学的案例教研是有特色的,也是全省公认比较成功的。成功的背后,首先是有一批像省教科所所长叶平、研究员姜瑛俐等总课题组专家那样勇敢智慧的理论“拓荒者”,其次是有一群像胡书琴、欧阳丽、刘宝丽这样不知疲倦不耻下问的实践者。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将校本研究和集体提高的蓝图一步一步地化为现实。经过无数次的探索,他们认识到,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研究,绝不同于传统中的任何一次教研。只有将每一次案例研究当做大事认真来做,把每一个教师的每一次献课当做麻雀来悉心解剖,才会收到良好的效益,而这种效益才会成为学校“跳动的心脏”,为学校带来“新鲜的血液”与“鲜活的生命”。
  伍家区实验小学有一个理智的领导班子,他们给学校的生命注入了思想和灵魂,他们正视了每个教师的合理需求,定位了每个教师的需求层次。通过不断地对话、整合,引领着教师的需求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将每个人的愿景汇聚、提炼,终于形成了“把学校建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的共同愿景,确立了“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成就教师的职业追求,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这个共同愿景的激励下,学校在教师眼里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学校不再仅是教师谋生的场所,更是教师们拓展心灵疆域、提升生命价值、感受职业幸福、丰厚精神世界的强大磁场。新课程改革几年来,他们一直都在寻找着最能发挥自己学习潜能的舞台,也一直都在努力学习着,犹如生命力强盛的根须,不断撞击着已有的生长范式,寻觅着更适合自己的土壤和温度。
  新课程背景下的案例教研是“唤醒”,唤醒的是教师沉睡的生命和价值;是“体验”,体验的是教育教学的拓展和个性的张扬;是“创造”,创造的是对新课程的个性解读和实施;是“文化”,是一种深深植根于文化原野中的智慧的孕育与升华……
  是不是我产生了幻觉?我总觉得自己在他们的案例教研中看到的是“搭石”,一溜坚实的“搭石”,那样朴素,那样协调有序,像有头无尽的射线,伸向远方,伸进新课程改革的无限风光!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集理论和知识于一体的德育课程,其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难度要求较大。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教“书”、学生读“书”的传统方式仍然是普遍采取的教学方式,这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再由于中考的开卷要求,使许多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感到枯燥乏味,厌学情绪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若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操作,教学效果不会理想。所以,如何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
期刊
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本文是笔者结合工作中的实践,来谈谈如何爱学生、尊重和宽容学生,进而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一、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因为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教育的前提。对
期刊
7∶50,我夹着听课本径直来到阶梯教室,发现张老师和另几位正在 交流着什么。我顺便问了一句:“今天谁上课?”张老师笑着说:“我呀!《鲸》,你都听过了,不用听了吧?”原来是她!  既然来了,还是要听一下。可今天到底怎样记录课堂教学,这成了我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张老师却一脸轻松的样子,一边准备,一边微笑着和大家打招呼,看不出丝毫的紧张和压力。  8∶00,508班的同学有序走向座位,我也确立了自己的观察
期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千古名言,早已成为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座右铭,也被一批又一批的老师奉为教学实践的信条和准则。然而,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刻,那种不研究教学艺术,每天逼着学生去“勤”学、“苦”学的做法,早已不值得提倡。在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着“费时较多,收效较少”的弊端。如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早日走出英语教学的困境,是摆在每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
期刊
【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成为21世纪时代特征的背景下,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外语教学理念——跨文化外语教学也就应运而生。跨文化外语教学强调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并重。由于目前我国英语语言教学的研究和发展已达到相当水平,就不再赘述;这里仅从文化内容的选择及组织上对高中英语教科书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科书;跨文化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成为21世纪时代特征的背景下
期刊
“预产期”的思索    说起传统备课的弊端,只要是当教师的,都能说出一连串来。所以,这么多年来,在大家都拼命地想舍弃“她”时,我们也在尝试着用一些新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但是效果都不尽人意。  方式一:探讨式备课  老师们每周在教研时间里围坐在一起,探讨将要上的教学内容。目的是发挥大家的集体智慧,畅所欲言,共同备好几节课。但是,这种备课的最后结果往往是组长和很少的老师说了几句,其他人则低头不
期刊
在开展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中,教师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如何指导学生选出一个科学性、可行性而又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课题。选题作为研究的第一步,要求教师的指导活动必须科学、规范、严谨,但同时又必须考虑到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笔者试着通过三个相互关联的主题活动开展 “问题创意会”、“问题诊断会”与“课题论证会”。这种方式完全改变了研究性学习选题由教师包办或放任自流的情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
期刊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是莆田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训班结束时,学员们写下的体会。他们还以“一次美丽的碰撞”、“拨开云雾见新天”、“盛夏的果实”等为题,叙述培训的收获,赞扬这次培训令人受益匪浅。  为了完成好这次市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训任务,我们按照“参与式方法”和“诊断教学”的要求,制订了为期12天的培训方案。这里的“参与”和“诊断”有两层含义:一是学习者在参加培训过
期刊
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核心就是实践,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地去学、自主地去做,更要善于把他们带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善于开发和发展学生的潜能。  在与学生共同完成的“自然灾害与我”主题活动中,我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直接体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期刊
近年来,我国到处都掀起了“文化遗产保护热”。自2006年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以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达581项。  作为教育工作者,近十年来,通过走近、走进身边古老优秀的民间文化——被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丹徒田歌”,尝试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为传承优秀的民间文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当今“文化遗产热”的背景下,笔者结合实践,就“丹徒田歌”这一优秀民间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