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8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二十载,如今最怀念的,竟然是高四。
  说起来,复读那一年,是读书最拼命的一年,也是别人眼里我最辛苦的一年。殊不知,我却乐在其中,不觉得有丝毫痛苦。
  高中三年,真的是荒废了太多时光,不论是什么原因,现在想来都是一种浪费甚至是罪恶。复读的时候,打算好好学习了,但是基础实在是太差,听老师讲的很多东西都像是新的,从来没有接触过一样。老师讲得很快,没办法,听不懂也要硬听,咬着牙也要弄懂。一年时间,我成了办公室的常客,因为有太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题。
  围在老师身边的同学里三圈外三圈,问个题目都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短短的课间还经常被挤压。前一个老师拖一会儿堂,后一个老师早来两分钟,害得我更没有时间去请教老师问题了。因此,身边的学霸成了我的目标。
  前面男生学习很棒,尤其是数学好,而这正好是我的短板。一天,他给我讲完数学题后,转过头去要继续学习。我拉住他随口聊了两句闲话,最后感叹道:“哎呀,怎么你什么题都会做,我却什么都不会呢?”他来了一句:“不说闲话你就会了。”
  看着他转过身去继续做数学题,我真的是愣了好一会儿。第一次听见有人这么直接又这么“委婉”地批评我,这让我不得不静下心想想。的确,每次我请教他,他从来不会拒绝,总是很耐心地讲解,可是也从来没有和我扯过闲篇。
  鲁迅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这句话我早就听过,可是从来没有像当时那样理解得如此深刻。后来,我每次想开小差时,想想男生所说的“不说闲话你就会了”,竟也能沉下心来好好地做些习题了。
  复读这一年,还有件趣事,与“当官”有关。
  从小我就是个官迷,小学时当队长,初中时当班长,高中时当团支书,每次竞选都会作演讲、拉选票,上蹦下跳地就想当个官儿。
  高四那年,我给自己立了军令状:要把一切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不当班干部,不看课外书。所以,当物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做物理课代表时,我第一反应是拒绝,第二反应是惊喜。老师说,你物理成绩那么好,学习又这么努力,我觉得你可以胜任。虽然,最终我还是决定坚持自己最初的想法,没有做物理课代表,但回到教室之后,我竟开心得快要哭出来。



  記得第一次高考,我的理综考得奇差。我根本搞不懂各种力的方向以及各种带电小球要做什么运动。复读时,我意外地发现自己对物理有了浓厚的兴趣,挤出所有的课外时间来学习物理,拼了命地把所有的物理习题册都做了,把所有的错题都抄到了错题本上。由此,总成绩排名中等偏下的我竟成了物理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成了她眼中物理课代表的理想人选。
  说实话,物理课代表这个“官”对我而言,实在是太小了,但是,又的的确确让我开心不已。虽然最终的物理课代表不是我,不过,这个官儿对我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是我复读生涯中得到的最大的肯定、最大的动力。
  我是住宿生,每个月休息一天。我家离学校远,我索性不回了。除了出去买些生活必需品,剩下的时间,我都泡在学校里了。
  作为高四生,定是与课外书无缘的。每天都是做题,时间长了也烦得要命,又没有课外书解忧,于是来来回回把《红楼梦》《水浒传》的节选看了几十遍,从最初的根本不理解它们为啥是四大名著,到后来不由得感叹:“哇,原来文字可以这么玄妙啊!”想着等高考结束后定要把原著找来完完整整看一遍。要知道,我原本可是只看六小龄童版《西游记》的人。
  同样的,其他学科的课本与练习册上的阅读材料我也是反反复复读了许多遍。
  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古代的夫子教书就是带着学生来来回回念诵,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突然就明白了老师说把课本弄通了就什么题都会做了是什么意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琢磨体会。
  书中自有黄金屋!短时间看,它助我高考成功,长久看,它真的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这一年,我做的习题比过去三年加起来的还要多,休的假却连以往的五分之一都达不到。身体是疲劳的,心里却是充实快乐的。
  这一年,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第二次高考的成功,还有对自己的认知,对未来的规划。我知道了潜力无限,也懂得了天道酬勤。
  这一年,表面看是在一方小小的教室里坐了一年,实则是见识到了广阔的世界。那么多优秀的榜样,那么多努力的天才,自己多渺小多普通,不用催促就会想着追逐。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了很多的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
  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买了一个时间消逝日历。那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是一款可以查看日期的年历,以极简风格直观地表现出一年之中所拥有和已经失去的时间;只有黑白二色,象征着世间的日子就在暗淡与明亮中交迭轮回。每过一天,可以用小吸盘轻松吸走数字,也可以用针来挑取(这个更有乐趣),然后这个日子就消失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拿掉数字,翻过昨天,露出底部黑色卡纸,黑色圆圈代表了时间的消逝。随着一天天消逝,黑色圆圈的增多不断传达出时
期刊
一如往日的清晨,花子静静地立在家中的院落里。这是一个普通但却对于情节有无比推动作用的春天,樱花绽放,天空辽远。   目前要交待的,是一只青蛙跳入水池中的情景。发生得突然但却平静。然而,花子在那一瞬间,感到像是被什么,轻轻地敲打在了心上。我们的花子,熊猫村的花子小姐,就是如此被季节影响到了善感的心。因为今年的夏天,她就要依照惯例,选择一位年轻的熊猫异性,妥帖地举办婚事了。   而花子对于未知的一切预
期刊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提到关于家乡的话题。有人说最难忘的是故乡的美食美景,有人说最怀念在故乡度过的自由自在的童年时光。我听着微笑着,仿佛也跟着这些话语穿越到了他们的故乡岁月。  他们问我,你呢?我想了想回答,可能我从故乡那里得到最好的礼物就是发芽的心情吧。发芽的心情?朋友们有些不解。我慢慢分享着这份故乡最好的礼物。  乡下,泥土味是最自然的味道。土院坝、土路、土墙可见泥土的身影,菜园子、田里、山坡上也
期刊
回首往昔,最难忘的要数那些夏日时光。那时的我们为了在平淡的生活里寻得更多趣味,瞒着大人进行了许多秘密活动。仔细想想,成年后的我们在夏日所散发的天真烂漫,其实啊,早在儿时就有迹可循了。  那会儿夏季的吃食比较简单:绿豆汤和大西瓜。因为没有冰箱,所以难免少了身心舒畅的刺激感。不过好在奶奶手艺不错,绿豆汤香软浓稠,喝几口便能让味蕾满足。吃过晚饭歇了片刻,随着奶奶一声“吃西瓜咯”的叫唤,我们又齐齐端好凳子
期刊
奥黛丽·赫本,1929年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女演员;主要作品有《金粉世界》《罗马假日》《龙凤配》《修女传》《蒂凡尼的早餐》《谜中谜》《盲女惊魂记》《罗宾汉与玛莉安》《直到永远》等。1993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因结肠癌在瑞士洛桑病逝,享年63岁;同年,获得了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吉恩·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  认识奥黛丽·赫本是从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吃瓜群众越来越多了。  不管是社会新闻还是娱乐消息,只要被冠上“瓜”的名号就能摇身一变,成为看客们茶余饭后的消遣:碧绿的皮,血红的瓤,唇舌翻动之后,便只剩下满地黑色的瓜子,一片狼藉。  我亦是吃瓜群众中的一员。每天早上,我在睁开眼睛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手机上网找瓜,若是找到了有趣的“大瓜”,就转发到亲友群里,和大家一起其乐融融地分享。咔嚓,咔嚓,每一次咀嚼都会有红色的汁液顺着嘴角流
期刊
和C来往是因为一包饼干。  那天,我们刚上了体育课。大汗淋漓的他叫嚷着肚子饿,而坐他后排的我正撕开一包饼干。  我们并不熟悉,虽是前后排,但关系也就仅限于知道彼此的名字而已。他盯着我饼干的样子好似一只看见香蕉的猴子。他不说话,但就那么死死地盯着我和我的饼干……最后,我把整包饼干给了他。  其实C是转校生,但他很快就和班里同学打成了一片。两个月后,他顺利加入高中部篮球队。一个后来者,因为技术过硬和外
期刊
阅读十七年前的日记是种什么感觉?整理旧物,意外翻出了自己小学二年级的日记本。因为是硬皮,而且保存细心,乍一看还是崭新的样子。浅粉与白色相间的封皮上,画着一只调皮的斑点狗,它正瞪大了眼,俯身去嗅一朵小黄花。翻开,里面工整稚嫩的字迹像草一样——那里永远是春天。  读了几篇,里面记录的童年往事大多都忘得一干二净,遥远,模糊,又有种难以描述的亲切。好像在读别人的故事,读着读着,竟愈发觉得这个人很像自己。 
期刊
1  五条人的歌很有特点,他们从不“生产”口水歌,只唱最真实的生活和生存,只唱共有的情绪和情感。  独特的情怀,不是人人都有,但是,拥有它的人便会不自觉地走到一起,比如阿茂和仁科。他们都是“海丰人”,有着很深的故土情结,自身也带着一股“爱拼才会赢”的冲劲。  2002年,阿茂离开家乡,想去看一看更大的世界。他去了广州,到一家打口碟店上班。整整三天,阿茂都很敬业。只要有人来买碟,他一定会帮顾客认真地
期刊
高中岁月戛然而止,大学时光未露晨曦,寄居于二者之间的这个漫长的暑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显得非常另类。而身处其中的我们,心头会漫过一些什么情绪呢?除却填志愿时的忙碌和或浓或淡的对大学生活的向往,更多的时候,我们其实都被一个名叫“回忆”的顽皮的孩子纠缠着,怎么都摆脱不了。不管是爱太深,还是恨太切,又或者五味杂陈,总之这种纠缠是紧密而深刻的,会像绳索一般勒进皮肉。  我们已然长大,有了所谓的曾经,也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