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可能是一只瓜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从何时起,吃瓜群众越来越多了。
  不管是社会新闻还是娱乐消息,只要被冠上“瓜”的名号就能摇身一变,成为看客们茶余饭后的消遣:碧绿的皮,血红的瓤,唇舌翻动之后,便只剩下满地黑色的瓜子,一片狼藉。
  我亦是吃瓜群众中的一员。每天早上,我在睁开眼睛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手机上网找瓜,若是找到了有趣的“大瓜”,就转发到亲友群里,和大家一起其乐融融地分享。咔嚓,咔嚓,每一次咀嚼都会有红色的汁液顺着嘴角流下,落在衣襟上,像血,可是一旦用手指擦去,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不动脑,不入心,这是吃瓜的最高准则。因为每个吃瓜的人都有可能吃到“假瓜”和“注水瓜”,与其事后懊悔,不如事先便做好心理准备,吃错了,“呸”一声便是,反正瓜田那么大,自己总能找到好瓜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好瓜呢?标准其实和文学作品基本差不多:要“狗血”,要刺激,要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最好再沾点风月。而且,吃瓜弥补了文学作品提供不了的情感阈值。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是有阅读门槛的,不管是多么下里巴人的作品——比如号称“老妪能解”的白居易——依然有其艺术的一面,需要读者沉下心来,去寻找,去发现,去共鸣。
  相比于文学作品的虚化和泛指,吃瓜则更为具象化,而且可以满足人的窥探欲,发现他人生活的不堪,从而得以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指点点,挥斥方遒:“虽然我没有他有钱、漂亮、优秀,但是我比他有道德。”
  所以,越是乏味的生活,越是需要瓜的刺激,这是一种刻在基因里的欲望,即超脱于平庸的生活之外,酣畅淋漓地活一场。
  早些时候,网上闹出了一则新闻,一个便利店的老板拍下来取快递的女子的正面照,与好友编造了一个“少妇出轨快递员”的瓜,发到群里供人消遣。这种绯闻向来最能刺激吃瓜群众的味蕾,一来二去,舆论发酵,被造谣的女子身败名裂,终将编造假瓜的二人告上了法庭。



  这正是欲望失控的结果。当生活里的故事不断重复、无可终止时,人的欲望与需求得不到纾解,便会主动去编造一些故事,然后将其不断地复述与变异,直至瓜熟蒂落,人人大快朵颐。在这个过程中,编造假瓜的人自然是罪无可恕,可是吃瓜群众呢?我们难道没有残忍地、冷漠地伤及受害人的身心吗?
  正如我之前所说,吃瓜是不需要逻辑性的,吃瓜群众要的是情绪的发泄,是一个逃离乏味生活的安全通道。然而,当这份思想的惰性被有心人加以利用时,人们对真相的追求就成为一场文字游戏的竞技:春秋笔法,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所谓流量为王的时代,其实就是比誰更能哗众取宠。
  这也是我尽力回避讨论社会热点的原因。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一些媒体会在报道中添加所谓的“噱头”,并尽可能地在字里行间煽动情绪,观点偏激,言之凿凿。在这样的情绪输出之下,记者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去做更详细的调查,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新闻的反转,就像在看一本奇诡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更奇诡的是,吃瓜群众鲜少意识到自己被利用的事实,或者说,他们宁可被利用,也不愿失去那份吃瓜的快感。我见过太多在新闻下义愤填膺的吃瓜群众,当这条新闻反转时,他们同样会掉转自己的枪口,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般,再一次在瓜田里冲锋陷阵,并且义正词严:“错的是传播假消息的媒体,我们吃瓜群众有什么错?”
  吃瓜群众当然有错。一切就像苏轼所言,“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我读高三那年,班上转来一个复读生,成绩很好,但个性孤僻,沉默不语时,仿佛冬天的一场坏天气。同样是因为他的格格不入,突然有了他是乙肝患者的传言,有人扔了他的水杯和饭盒,而其他人冷漠地躲避着,好像在躲避某种病毒。
  没有人想过去验证这个瓜的真假,可所有人都笃定少年有传染病,并心安理得地排挤着他。直到毕业前夕,少年将自己的体检报告摔在我们面前,并且当着所有人的面,从教室的饮水机里接了一杯水,然后一饮而尽——
  整整一年,他被禁止从教室的饮水机里接水。
  这个场景长长久久地留在我的脑海里,而光线却像刀子一般倒插进瞳孔。我记得少年苍白的脸色,记得他的背影像一张纸一样,慢慢地被雨雾浸透,慢慢地塌下来,最后爆发出一场委屈的号哭。
  不动脑,不入心,对于吃瓜群众而言,我们只是吃了一个假瓜;可是对于受害者来说,我们在茶余饭后咀嚼的,是他人的生命、他人的生活。
  坂元裕二说过一句话:“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也有可能发生在所有人身上。所有的河流都连在一起,你流进我,我流进你。”命运是息息相关的,谣言也是。每一个吃瓜群众都可能摇身一变,成为供人消遣的瓜。
  所以,我们还是少吃瓜多读书吧,多去看看瓜田之外的世界。
  图/王小坡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驯兽师和蚊子  ·张小失    驯兽师的妻子要求他辞职:“整天与狮子、老虎、大象打交道,说不定哪天被它们……”驯兽师笑了,他依然忠于本职工作,因为在他眼中,狮子、老虎、大象不过是些工作伙伴,并无危险。每次演出,他看见观众们惊恐的目光、听见女士与孩子们的尖叫,心中的自豪便油然而生。  的确,对于一名驯兽师而言,那些看似凶猛的庞然大物,都充满了人性,面对它们,其实比面对某些人还要安全。他曾这样安慰妻子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小牛的牛    缪斯女神的故事  传说中的缪斯女神(The Muses)是宙斯和莫涅莫诸涅(Mnemosyne)的女儿们,共有九人;她们是卡拉培(Calliope,雄辩和叙事诗),克利欧(Clio,历史),乌拉妮娅(Urania,天文),梅耳珀弥妮(Melpomene,悲剧),塔利亚(Thalia,喜剧),特普斯歌利(Terpsichore,舞蹈),依蕾托(Erato,爱
期刊
我们都终将成为历史,却不一定会成为历史人物。历史人物首先要是个“人物”,是可能流传千古,其名其行被后人记住的人。即使不在正式的史书典藉之中,也会在士大夫的笔端、乡野的闲谈中世代相传。看纳兰词《饮水集》,几乎是别无选择地喜爱这个敏感至极的男子,甚至觉得整个清朝都因他有了色彩。   纳兰性德生活在清朝初年,作为满洲人,他有显赫而复杂的出身。清王朝是由爱新觉罗氏统一女真诸部后建立起来的后金脱胎而成。爱新
期刊
中学的时候,最喜欢文科。哪怕是最最无聊枯燥的政治,都学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最讨厌的就是理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把那些数字和奇怪的符号还有图形线条都弄得清清楚楚,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人就是数学老师和科代表。  上语文课的时候,心情总是特别好,连语文老师都长得让人赏心悦目——中年的女人,胖胖的,满身的书卷气,说话慢条斯理。数学老师完全不一样:干瘦、眼神如鹰隼、经常在激动的时候语无伦次,我认为这一切都归
期刊
深蓝智囊团  看看你是什么心理类型    人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从自己认识的角度对心理类型进行分类。  第一类是“儿童型”。这种类型的人,大多数具有自发性,并往往在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中表现较为出色,但不适合从事长期计划性工作。在与人相处方面,他们由于时常缺乏耐性,而宛如小孩子一般容易朝三暮四,所以这种“儿童型”的人通常难以信赖。  对于“儿童型”心
期刊
买了一个时间消逝日历。那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是一款可以查看日期的年历,以极简风格直观地表现出一年之中所拥有和已经失去的时间;只有黑白二色,象征着世间的日子就在暗淡与明亮中交迭轮回。每过一天,可以用小吸盘轻松吸走数字,也可以用针来挑取(这个更有乐趣),然后这个日子就消失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拿掉数字,翻过昨天,露出底部黑色卡纸,黑色圆圈代表了时间的消逝。随着一天天消逝,黑色圆圈的增多不断传达出时
期刊
一如往日的清晨,花子静静地立在家中的院落里。这是一个普通但却对于情节有无比推动作用的春天,樱花绽放,天空辽远。   目前要交待的,是一只青蛙跳入水池中的情景。发生得突然但却平静。然而,花子在那一瞬间,感到像是被什么,轻轻地敲打在了心上。我们的花子,熊猫村的花子小姐,就是如此被季节影响到了善感的心。因为今年的夏天,她就要依照惯例,选择一位年轻的熊猫异性,妥帖地举办婚事了。   而花子对于未知的一切预
期刊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提到关于家乡的话题。有人说最难忘的是故乡的美食美景,有人说最怀念在故乡度过的自由自在的童年时光。我听着微笑着,仿佛也跟着这些话语穿越到了他们的故乡岁月。  他们问我,你呢?我想了想回答,可能我从故乡那里得到最好的礼物就是发芽的心情吧。发芽的心情?朋友们有些不解。我慢慢分享着这份故乡最好的礼物。  乡下,泥土味是最自然的味道。土院坝、土路、土墙可见泥土的身影,菜园子、田里、山坡上也
期刊
回首往昔,最难忘的要数那些夏日时光。那时的我们为了在平淡的生活里寻得更多趣味,瞒着大人进行了许多秘密活动。仔细想想,成年后的我们在夏日所散发的天真烂漫,其实啊,早在儿时就有迹可循了。  那会儿夏季的吃食比较简单:绿豆汤和大西瓜。因为没有冰箱,所以难免少了身心舒畅的刺激感。不过好在奶奶手艺不错,绿豆汤香软浓稠,喝几口便能让味蕾满足。吃过晚饭歇了片刻,随着奶奶一声“吃西瓜咯”的叫唤,我们又齐齐端好凳子
期刊
奥黛丽·赫本,1929年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女演员;主要作品有《金粉世界》《罗马假日》《龙凤配》《修女传》《蒂凡尼的早餐》《谜中谜》《盲女惊魂记》《罗宾汉与玛莉安》《直到永远》等。1993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因结肠癌在瑞士洛桑病逝,享年63岁;同年,获得了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吉恩·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  认识奥黛丽·赫本是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