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媒体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活动助威发力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对知识的传授得到加强,而学科的美育活动出现淡化、弱化态势。本文就投影技术、录音技术、视频技术为例阐述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起的美育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美育活动]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的引进课堂,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正在向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挑战,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首先,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讲授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而且可以利用实物展示台或课件制作中的链接功能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国内外的新信息、新动态、新观点、新数据等。从而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通过计算机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另外,多媒体教学可使原来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易懂。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與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授课老师可以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讲授更多的内容。许多教师感到讲义多、教材中练习多,课时少。利用了多媒体,可以简化教学程序,加快教学节奏,扩大教学规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清洁、舒适的教学环境,教师不再因吸入过多的粉笔灰而影响身体健康,学生也不会再因其他事物而影响听课的注意力。教学环境的改善,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教学的多媒体教学,可减少粉尘污染,保护学习环境的清洁,有助于学生在清新环境下的学习。由于免除了板书的时间,对老师来说,可以减少板书的劳累,节省出更多的课堂时间来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和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提高了教学效率;对学生来说,在同样的课时里不但可以接收到更多的知识,而且接受的知识更容易理解、消化,从而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二、以投影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语文美育优势功能
  当今,以网络信息为核心的多媒体,集图、像、音、文、动、静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为课程教学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活力支撑。其中投影技术体现了直观性原则,能够积极迎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活泼心态,非常有利于实现“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和“化枯燥为有趣”的课程教学目标,在有效促进认知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美感意识和审美能力。投影对象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与教科书配套发放的投影,特点是数量少且类型简单;二是自制投影内容。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我自制了一张复合型投影片:首先呈现“脑袋大、身子黑、尾巴长”的一只小蝌蚪,接着它慢慢地“长出”两条前腿和两条后腿,尾巴渐渐不见了,再后出示一幅色彩艳丽图——碧绿的荷叶上,青蛙们正在捉虫子,其中一只大眼、绿背、突出白肚皮的青蛙正望着游来的小青蛙,好像在说着:“宝贝,你们已经长大了,快来这儿,跟妈妈去捉虫吧!”被放大后的这种投影,让孩子们对蝌蚪和青蛙的美丽特征有了明显的观察,并且对这一变化生长过程也有了清楚的认识,尤其发展了他们“生命转型”的审美情趣。
  三、以录音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语文美育优势功能
  现行语文课文都配有范读录音光盘,有时候还配有相应的音乐。这些清晰、标准且富有节奏感的朗读范本,加之以优美和谐的音律,更加强化了教材文字的语音美,不仅在范读和朗读中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样板,而且为课堂教学传递了一种美不胜收的感知和享受。我们不妨试想,在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没有这种集“标准 音律”的光盘,没有多媒体技术的有效支撑,要想激发师生美感怎么不大费周章呢?当然,对于不同体裁和题材的课文来说,运用这种录音技术的方法是不尽相同的。比如:诗歌类文体,特别讲求“以读促感、以读促悟”的学习方式,所以更加强调和要求语言文字的音律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借助光盘录音技术,对诗歌内容进行反复范读,有利于学生从颇有节奏和抑扬顿挫中感悟它的语言文字美,想象它的人物情景美,体会它的思想情感美。
  四、以视频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语文美育优势功能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与其它教辅手段相比,多媒体技术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主要是具有投影、录音等一般性功能外,更在于它还拥有音像和谐、储备海量、动静自如和操作便捷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这不仅有利于广大师生根据实际需要“信手拈来”,而且能够提供可观可感的“视听盛宴”,进而作用于他们的内在心理,为促进情感审美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首先,视频技术有利于强化审美期待。以《翠鸟》教学为例。许多学生对这种水鸟素不相识,在导入环节,借助录像技术让他们见识了翠鸟——娇小玲珑的外形,色彩不同的羽毛(不止课文),尤其是它的捕鱼动作可谓“敏捷而又美妙”,让孩子们“一见倾心”,由此激发他们阅读学习、急于审美的强烈期待。其次,视频技术有利于拓展审美视野。这种延伸教学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初步感知到了天体及其运动之美。再次,视频技术有利于提高审美认识。以《赵州桥》教学为例。我通过视频技术的自有放大和进退自如功能,把赵州桥那雄伟气势和精巧结构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小学生们赞叹不已,并由此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之美与智慧之美。
  总之,多媒体技术是促进各类课程教学、人文审美教育的一种优质平台和重要力量。语文教学中忽视或淡化这一科技手段,既是令人遗憾的资源浪费,又是不容忽视的教育渎职。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且善加运用。
其他文献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其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对黑龙江省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类
[摘 要:初中政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还要结合书本之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把书本之中的内容延伸到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帮助学生们了解最新的国际动态以及国家的经济、科技、军事、文化事件等,培养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有利于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本文从时事热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析,意在提高学生们的政治素养,以期借鉴。  关键词:时事热点;初中;政治教学;应用]
[摘 要:立德树人,德为人之根本,任何一项教育都应该建立在有效的德育基础上。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初中体育教师要从狭隘的教育观念中转变出来,不仅重视学生体育素质提升,还要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德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关键词:初中体育;道德品质;德育教育]  初中生的身心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初中体育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
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中坚,当代大学生要自觉提升自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认识水平,汲取精华;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发展紧密结
[摘 要:美术课程与语、数、外课程具有明显的差异,美术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但是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方式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缺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互动教学;实践探索]  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教师、环境紧密的联系在
长期以来,晚清知名翻译家林纾的小说翻译被学术界一味归为典型的归化翻译,因为他的翻译里有随意增删原文的痕迹,且语言上采用典型的文言文,给读者予古色古香的味道。本文借用
[摘 要: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从始至终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颁布的课堂标准中指出,任何一个人想要获得信息、了解世界的发展状况、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都需要通过阅读这个基本途径来实现。然而,学生如果把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定义为阅读的话,那就与课堂标准的要求理念不相符了,阅读需要从课外阅读入手,学生应该从课外学到大量的知识,来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当中,应该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把握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艺术;有效开展]  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帮助他们利用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来获得新的知识,所以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充分的运用课堂教学艺术,只有教师真正的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艺术的魅力,才能够培养学
今天(2018年5月15日)有幸听了陆老师《认识小数》一课,感触颇多。本节课陆老师从选择教材、学情分析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整堂课下来,陆老师展示了很多优点,如:普通话标准,教态自然,课堂活跃等。但作为年青教师,经验不足,致使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失误。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没有找准知识切入点,引入突然  陆老师在课的开始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的课题,就用PPT出示生活中的小數。  建议:先对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要比让其记忆公式与概念更加重要。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简单的小实验,或者是采用创建真实的生活情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能力;生活实践]  数学新课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