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观念,探索教学新特色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phe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化学新教材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形式把基础化学知识与技能展现出来,目的是使学生能真切地体验到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个学生,做学生的激发者和引路人;要重视学生学习环境的创设,要唤起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新教材 角色转变 实验探究 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30070
  一、研究新教材,明确教学方向
  初中化学新教材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形式把基础化学知识与技能展现出来,目的是使学生能真切地体验到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材的每个章节中都大量运用了形象生动的图片,为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认知提供了素材,也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化学知识,让学生对化学产生亲近感。教材内容增设了一些小栏目,如“你已经知道什么”“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和“拓展视野”等,先从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引出本课探究的问题,然后通过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最后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并找到规律。这样的教学既贴近生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非常注重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出发认知事物,让学生用化学科学的基本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感悟到化学学习对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身边常见的物质空气和水;知道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了解了溶解现象和溶液的酸碱性;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如物质的微观构成等;初步掌握了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够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尽可能选择那些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并能理解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进行学习。例如,空气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物质,但却看不见、摸不着。在空气的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捕捉”空气,进而探究空气的成分,了解本地空气的污染情况、空气污染的来源以及如何防治空气污染等知识,这样通过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空气”,把化学教育和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实现角色转变,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的领导作用,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着书本和教师,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模式否定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变得疏远,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新教材提倡“以人为本”,那么相应的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变,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教师坦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和鼓励,而不是盯着每个学生的缺点进行批评。课堂上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要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只有把爱心和信心送给学生,学生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如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激发学生探讨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思路,然后归纳总结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榜样,如在学习碳酸钠性质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的制碱历史,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真正成为学生的激发者和引路人。
  三、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教材的亮点是探究性学习。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为接受式学习,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是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探究性学习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对于现在的初三学生而言,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提问、假设、实验、观察、交流、讨论等探究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起点拨引导作用。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一系列可行的自主探究活动。
  例如,在《中和反应》这一课中,“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发生了反应”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先给学生们演示了一些酸与碱的反应,有些有明显的现象,有些没有,从而引导学生质疑:无明显现象的实验中物质间是否发生了反应呢?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设计实验进行证明。然后,让学生通过四人小组合作,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研究。讨论结束后,学生提出可以采用酸碱指示剂测反应前后pH的变化或测量温度的变化等方法来进行验证。我再让学生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比较几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环境的创设,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唤起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学习,比如羧基、醛基、酯基等,要想正确地书写出符合
  要求的反应方程式,必须掌握这些官能团的性质。否则就会造成酯基能加成,醛基也能酯化的严重错误。
  总之,有机反应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恰恰说明了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所在,如何在教学中将这些问题讲清讲透,减少学生犯错的几率,是每个化学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对策
  1.规范书写习惯,做到谨慎下笔,书写有思考,写后有检查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好习惯对人的影响之大。有机化学的学习同样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机化学式中碳原子、氢原子数目的多少、有机反应方程式中的小分子、有机反应条件、配平等都与学生的书写习惯紧密相关。要想少出错、不出错,必须在平时的书写练习中多注意、严要求,做到下笔谨慎,边写边思考,写后必检查。久而久之,就能将这些行为转变成方程式书写中必要的步骤,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率也会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下快速提高。   2.典型易错的有机反应要加强学习,多次巩固,强化记忆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并且先快后慢。在遗忘之前,及时复习巩固,可以提高知识的保持效果,并转化为学生的长时记忆永久储存在大脑中。比如,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这一有机反应,教师通过新课重点强调,课后及时练习,下节课课前再复习提问,使学生将这易错知识点牢牢地掌握。实践证明对所学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度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使学习程度达到150%,将会使记忆得到强化。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反复地、不间断地练习、实践,必定会熟能生巧。
  3.要理解官能团特征反应的反应原理,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习得知识不是片面孤立的,应引导学生自主迁移,善于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就可以举一反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学习的效率。有机化学的学习其实是官能团性质的学习。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官能团的特征反应尤为重要。比如,加成反应的机理就是双键断裂,在断键的碳原子上各加成上相应的原子或基团,并将这一特点应用到不饱和键的反应上,如碳碳三键或者醛基(羰基)的加成。
  4.减少机械学习,减轻学生记忆负担,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机械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记忆不去理解其复杂内因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平时多称为死记硬背。在教学中曾遇到学生像背诵语文课文一样大声地背诵有机化学方程式,实在令人哭笑不得。比如加聚反应,背会了乙烯的加聚,遇到丙烯时又写不出来了。于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我给学生总结了书写加聚反应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双键断,两边伸,写个括号,加个n。”然后再进行解释。从此,学生遇到加聚反应就能灵活应变,即使遇到陌生的物质加聚也不再惧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减少无意义的机械学习,善于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选取典型,展台投影,辅助纠错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学中利用多样化的感官刺激物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集中于教学重点内容。学生书写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总是由教师批改标注对错,学生会习以为常,不会引起学生的重视;但如果将学生书写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借助于教学媒体或展台投影,让全体学生一起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效果将大不一样。比如,缩聚反应小分子的遗漏、结构简式书写不规范等这些错误,经过投影,将典型错误放大,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感观,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学习印象,学生再次书写时错误率就会明显减少。
  6.开展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比赛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网络上有这样一则有关鸡蛋与人生的哲学:鸡蛋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打碎,走向的是永远的毁灭;在内力的作用下被打破,迎来的是成长的生命。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将内力表述为内驱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渴望由学习成就赢得相应的地位,而教师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就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如开展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挖掘潜力,展现自我,同时在比赛的准备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书写兴趣、规范书写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比赛就有竞争,将比赛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稳定动力,学生即可在自我提高内驱力的作用下快乐学习。
  总之,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看似繁杂琐碎,实则需要技巧。首先,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要对方程式的书写给予足够的重视,且有预见性,能预知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在新课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强调,在作业中强化训练,在错误出现时个别辅导,对典型错误、出现频率较高的错误进行呈现点评,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只有做到这些,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率才能大幅度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才会更有效。
  [ 参 考 文 献 ]
  [1]林丰勋.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陈玉乔.化学教学中预设“认知冲突”的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4):17-19.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摘要]构建简约课堂,要做到课件与板书的完美结合。多媒体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简约课堂的板书设计策略包括:师生合作探究,共同促进板书的生成;虚实结合,学以致用,进一步强化学习内容;形式多样,别具一格,多角度多侧面利用板书。  [关键词]简约课堂板书设计合作探究学以致用形式多样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60  百度百科上讲,简约教学是指
用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嫩江齐齐哈尔段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单项污染指数最高的是化学耗氧量,污染级别为4、5级;综合污染级别为2、3级;化学耗氧量污染指数在年内不同时段有变化
新教材高一化学课本中的"焰色反应"演示实验,笔者认为有些不妥之处:把细细的铂丝前端弯成一个小圆圈,蘸取的溶液只能形成薄薄的一层,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仔细观察火焰的焰色
许多学校在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科普读物的模糊学评价范震威,叶承华(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水利天地》编辑部)1前言人对事物的认识,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正象一首歌中说的,“说也说不清楚”,“糊里又糊涂”。人们用所
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后,浙江省政府立即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落实国务院会议精神。去年,全省作为唯一试点省,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美术将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知力、创造力为基础,注重学生对生活中美感的捕捉和体验为契机,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因此提出强化操作,在实践中提升赏析水平;唤醒兴趣,在联想中提升想象能力;练后精讲,在探究中提升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强化操作唤醒兴趣练后精讲教师点拨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
课本插图是历史教师最容易接触到的教学资源,但也往往最容易被忽视。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深度挖掘插图背后的历史信息,如何与教学主题相结合,并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以人教版
[摘 要] 生本教育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创新探索实践,进而提高学习能力的教育模式。生本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其能够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同时可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主要探析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生本教育 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围绕如何将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实践优先,小组参与"模式的问题,在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小组随机进入子主题,自主学习生成阶段成果,再次进入全面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