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师生之间联系的桥梁,合理而适当的提问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是备受老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设计好问题,问题要有针对性,新旧知识的联系,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要恰当而及时等方面阐释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提问 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教学艺术,对学生来说,具有调节思维节奏的功能。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是备受老师关注的问题。合理而适当的提问,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设计好问题
  数学常常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学科,思考数学问题的感觉是冷冰冰的。如果老师能通过提问创设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说学生的思维像一湖静水的话,那么,老师技巧性的提问就像一颗石子,能激起千层浪,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思考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教学实践表明,只有让学生产生兴趣的问题,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产生好奇心,才能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在“数的幂”的教学中,老师向学生提出:2的24次方是多少?学生对此肯定没有什么兴趣。假如这样设计提问:如果某个人将听到的趣事在一小时内传给两个人,以此方式继续传话下去,那么在一天一夜的24小时里有多少人知道呢?这样的问题能立即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为学生学习数的幂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如,几何上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建筑房子的钢梁是做成三角形的呢?射击运动员为什么用手抓住枪杆就能稳定射击了呢?(手臂、枪杆、胸部相当于三角形的边)这样的问题设计,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趣味盎然。
  二、问题要有针对性
  教学效果的好坏不能用提问的多少来衡量,老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要问得恰当,语言的组织要严谨,不能随随便便,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思考的方向。切忌问一些无意义的问题,诸如知道了吗?懂不懂啊?提问除了要有针对性外,还要把握好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是十分关键的,否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促进作用。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要有启发性,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比如,在学习了平面图形镶嵌的条件后,不少学生只记住五边形的图形是不能镶嵌的。那么,在下一节新课教学的时候,可以针对性地提问:为什么正五边形不能镶嵌?在正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四种图中,哪种图形是不能镶嵌的?这是有针对性的问题,否则,学生只记住五边形不能镶嵌,万一中考中出现的问题里没有五边形,学生就不知道怎么解答了。
  三、新旧知识的联系
  新知识必须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事实上,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而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就像新芽生长在老树枝上一样,它不会凭空长在土壤里的。老师在教学中的提问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让自己的问题成为学生认识新知识的桥梁。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也是逐步进行的,先模糊后清晰,从零逐步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恰当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时候,可以这样设置问题:有两个超市,在节前推出了不一样的营销策略。甲超市是在本店购买一百元商品后,再买的商品都按照九折收费;乙超市是在本店购买50元商品后,再买的按照九五折收费。请问,顾客去哪家超市购买商品划算呢?这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师生通过问题解答,能有效地将新知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旧知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联系起来。这是一个较有艺术性的提问,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同时也调动了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
  四、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程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但也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合理地将问题分给不同的学生完成。简单的问题应该让学困生回答,复杂的问题应该让优等生回答。提问的技巧还表现在点名与不点名上,一般说来,点名的提问有促进被问学生思考的作用,而不点名的提问,具有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比如,在进行不等式教学的时候,可以将3x 1>5给学困生来做,将3(x 1)>5给中等的学生去做,将3(x 1)/2>5x给优等的学生做。这样既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又提高了每个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提问要恰当而及时
  所谓恰当就是指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难度要把握得好。过于难的问题,学生思考不出来,长期下去会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而过于简单的问题又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最好的问题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能解决出来的问题。提问的及时性,就是指提问的时间点,老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问题出现的时间点,过了时间再去问学生,起不到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同时也容易打乱学生的思维。
  总之,老师在课堂教学上的提问要问得巧,问得适时,有时候需要追问,有时候需要让学生顺藤摸瓜,努力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学到知识,掌握新知识。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不仅有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育萌.实施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J].教学策略.
  [2]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摘 要: 函数思想即以函数性质、函数理念作为基本出发点分析、转化和解决数学问题.函数思想本质上属于数学思想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起着横向联系之功效,有助于分析与解决高中数学难题.文章强调以函数思想为指导思想,指导高中数学方程式、不等式,以及数列等知识内容的解题程序,以期能够成为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参考标准.  关键词: 函数思想 高中数学解题 方程式 不等式 数列  函数思想本身属于
摘 要: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关系到高中生的学习质量。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点的讲解,没有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从学生个性化教育角度出发,找到更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个性化教育 高中数学 教学策略  引言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
摘 要: 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数学认知的理解、问题解决过程、迁移,以及认知策略的选择。本研究调查发现:广东省城镇高一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无性别差异。应消除“在数学学习上,女生天生就不如男生”的传统看法,平等对待男、女生的信念。  关键词: 高一学生 数学认识信念 性别差异  一、引言  在数学教育研究领域里,随着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一致认为:如果要加强对数学学习本质
摘 要: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一次深远变革,是新时期中学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中学阶段又是学生学习知识与形成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中学数学教学要努力提高教学实效,这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本文就新时期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阐述了看法和观点,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有效教学 实施策略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一次深远变革,是新
摘 要: 作者通过对欣赏学生、激发兴趣、乐于沟通等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总结反思,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力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欣赏 激发 沟通 非智力因素  欣赏学生,激发兴趣,乐于沟通作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非常重要。我所教学的中学位于农村,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需要老师的激发。怎样在教学中利用这些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对于如何
摘 要: 随着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已成为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教师成为他们自主学习的引领者,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动”起来,才能有效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途径  课堂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扼杀了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新课
摘 要: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应该把它作为学生学习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学生新知识的一个起点,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研究和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就说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生的新起点,注重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积极开展和组织教学活动。  关键词
摘 要: 课堂教学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形式,在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今天。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师生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释疑。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效率 听课 笔记 反思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学好数学。我曾经教过一个初三同学叫刘xx,初一、二没有认真学习,基础比较差,而且叛逆心理很强。我耐心地给予引导,他的学习态度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