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umonnoko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形式,在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今天。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师生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释疑。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效率 听课 笔记 反思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学好数学。我曾经教过一个初三同学叫刘xx,初一、二没有认真学习,基础比较差,而且叛逆心理很强。我耐心地给予引导,他的学习态度慢慢转好了,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有想学好数学知识的心理。与他类似的同学不少,多数是基础差,想学但不知道怎么学。
  通过做好以下三方面,我发现他们进步很快,学得也轻松,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会学生听课
  思想决定行动,要想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关键是从思想上教会学生听课。数学注重逻辑思维和推理,学习时就要注重严谨性,上课时要对老师讲解的例题、典型题目认真理解,掌握方法技巧等。只有掌握了数学的特点,学生上课时才能充分调动各种智能,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智能。
  1.让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上好课的重要性,才会对听课产生积极的态度,做到专心致志,较好地掌握教师的授课内容。课间10分钟,要求学生乘机放松心情,可以做如下活动:轻松散步,到户外做一些深呼吸,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向远处眺望,再做一些前后屈体和转体等轻微运动,利用眼保健操放松眼部肌肉,或在室外闭目养神等。
  有些人认为课堂教学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想法是典型的被动听课的特征。要提高听课效率,学生必须对老师的讲解和提问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提问,发挥学习主动性。对老师的提问,学生必须积极思考,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认真参与讨论。
  2.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满堂灌,一节课要有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老师点评等,老师可以设置些有趣的相关学习内容,通过提问进行引导,让学生做到耳、眼、手、嘴并用,通过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在大脑中留下清晰深刻的记忆痕迹,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有些学生上课也是忙忙碌碌,但一堂课下来并没真正学到什么东西。他们不是埋头自思,就是埋头记笔记,甚至有学生认为老师教的内容简单,没必要听老师讲课,事实上,这些都是很不好的学习习惯。听课时一定要在思想上与老师思路有所沟通。听老师用什么方法、什么技巧,怎样分析、推理。
  3.让学生上课不“走神”。课上“走神”是常有的事,“走神”实际上是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课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部分学生心不在焉、一心二用,注意力不集中;也有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想学习等。只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才能将课堂信息清晰地反映在脑海中。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学者,其成功的奥秘之一,就是在学习上专心致志,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二、教会学生做好笔记
  记笔记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如果只靠头脑记忆,记多了,头会晕,一节课下来也不知道记了什么,记笔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和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记笔记,学生可以掌握老师的分析思路和知识的重、难点。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不用做笔记,那是错误的想法,导致学生经常说题目听得懂就是不会做。因而课后学生应该反思,使课堂知识重现。学生必须做好课堂笔记,使之成为重要的教学环节。那么如何做好笔记呢?
  1.重点的知识要记。每节课特别是新课都有重点知识,包括定义、定理、概念等,当然数学知识的应用更是重中之重。老师讲课大多有提纲,讲课时会将提纲书写在黑板上,这些提纲反映了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并且有条理性,所以比较重要,因而要记在笔记本上。
  2.困惑的知识要记。困惑的知识往往是难点,难点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的地方,每个学生都要针对自己理解有困难的知识,课堂上先把它记下来,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
  3.学习方法要记。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及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4.总结要记。它浓缩了一堂课的内容,体现了重点、难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对学习内容融会贯通。
  能当堂理解的知识不用记,以免整节课都在记笔记(其实是抄),使听课效率下降。
  三、培养学生学会反思
  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课堂上能听得懂、学得轻松最好不过了,但是,知识很容易遗忘,因而课后反思至关重要。
  1.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归纳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概念、应用等),重现课堂情境,把应用的题目再想想。
  2.提炼本节课主要渗透什么数学方法或者数学思维,一般老师讲课的时候会讲到,课后可以继续和师生探讨。
  3.通过解题检验学习效果。解题是学习的重要过程,通过解题能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深化,活化知识;掌握好解题方法,发展思维,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作业、做练习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思考再三后还不能理解的要和同学研讨,请教老师。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深入挖掘,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特殊入手研究数列的性质,再扩大到一般,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函数与数列 特殊到一般 类比归纳  数列的学习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比重很大,难度不小,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推理能力,以及知识、方法的迁移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所迷宫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为基石,复杂多变,让很多学生都难以捉摸.
摘 要: 函数思想即以函数性质、函数理念作为基本出发点分析、转化和解决数学问题.函数思想本质上属于数学思想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起着横向联系之功效,有助于分析与解决高中数学难题.文章强调以函数思想为指导思想,指导高中数学方程式、不等式,以及数列等知识内容的解题程序,以期能够成为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参考标准.  关键词: 函数思想 高中数学解题 方程式 不等式 数列  函数思想本身属于
摘 要: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关系到高中生的学习质量。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点的讲解,没有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从学生个性化教育角度出发,找到更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个性化教育 高中数学 教学策略  引言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
摘 要: 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数学认知的理解、问题解决过程、迁移,以及认知策略的选择。本研究调查发现:广东省城镇高一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无性别差异。应消除“在数学学习上,女生天生就不如男生”的传统看法,平等对待男、女生的信念。  关键词: 高一学生 数学认识信念 性别差异  一、引言  在数学教育研究领域里,随着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一致认为:如果要加强对数学学习本质
摘 要: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一次深远变革,是新时期中学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中学阶段又是学生学习知识与形成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中学数学教学要努力提高教学实效,这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本文就新时期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阐述了看法和观点,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有效教学 实施策略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一次深远变革,是新
摘 要: 作者通过对欣赏学生、激发兴趣、乐于沟通等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总结反思,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力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欣赏 激发 沟通 非智力因素  欣赏学生,激发兴趣,乐于沟通作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非常重要。我所教学的中学位于农村,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需要老师的激发。怎样在教学中利用这些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对于如何
摘 要: 随着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已成为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教师成为他们自主学习的引领者,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动”起来,才能有效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途径  课堂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扼杀了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新课
摘 要: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应该把它作为学生学习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学生新知识的一个起点,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研究和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就说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生的新起点,注重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积极开展和组织教学活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