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高中地理教材探究活动难度定量比较研究r——以人教版与NCERT版的自然地理部分为例

来源 :地理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rde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教材难度的定量比较研究有助于理性审视本国的教材难度,从难度视角提出教材编写建议.本文以中国人教版和印度NCERT版高中地理教材自然地理部分的探究活动为研究对象,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地理教材探究活动的难度模型.通过研究两个版本教材得出结论,人教版的探究活动难度大于NCERT版.最后根据NCERT版探究活动的优点为我国地理探究活动的教材编写提供可行性建议.
其他文献
在地理学二级分支学科细化、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内容融合化的背景下,整合优质资源、集聚优势师资打造《地理学理论基础与前沿》研究生优质课程,对提升研究生的基础能力、研究探索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意义重大.通过多年的传承与积累,河南大学地理学厚植学科优势,依托国家级地理科学优秀教学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形成“6+x+学术沙龙”的授课模式,即团队成员的基础理论核心课+团队成员和校外合作专家的学术前沿讲座+地理学研究生的学术沙龙.在该授课模式的支撑下,不断凝练教学特色,集成了“学科融合、优质优育、方法多样、知
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倡导单元教学,基于知识主线的学习单元设计具有可优化性、整体性和进阶性的特点.本文以“地球的历史”为例进行单元设计,从单元育人价值的挖掘、核心问题和单元主线的确定、单元活动任务和活动评价的设计等方面,总结了基于知识主线的学习单元设计的实施要点.
随着地理学科的等级考选考人数增加,学生学习需求与成绩期待的群体差异逐渐扩大.在此背景下,群体的年龄层次差异使得十年一贯学制下的个性化备考需求更加明显.本文结合多年等级考备考的教学经验,以上海市实验学校的教学实践为例,侧重在教学前反思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满足学习需求,探索有效的考试复习策略.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各种云服务运用到了课堂教学当中,为教育的变革增添了新的活力.为此本文借助易加学院在线教学互动平台,构建了主题式教学构架.该构架设置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形成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将其实践于“欧洲西部”一课的教学,以期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作为一门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科,其应用价值源自现实也用于现实.高考评价体系“四翼”中的应用性要求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考查内容是其基本载体.试题内容具有连接现实的功能,不仅可辐射至基础教育中的日常教学,更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效联动,以延伸学科的应用价值.本文根据现有的高考评价体系,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从“知识取向”到“双基”“三维目标”,再到现今的“学科素养”向“核心价值”的过渡过程,以不同阶段内的若干典型试题为基础,对地理高考的考查内容进行阶段划分,浅析“四层”所影响的“四翼”中应用性的呈现,
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具有显著区域特征的教学资源可以提升区域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文章以“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例,探讨了货币图案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货币图案串起教学主线,以小见大认识区域,培养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世界眼光.
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解读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了初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模型框架,并运用SOLO分类理论对初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进行了水平划分;以初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水平划分为依据,对2021年北京市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题及各区县模拟试题进行了分类,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随着以“课程思政”为热点的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各类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究日益丰富.本文以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地理野外实习课程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深入挖掘实践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设计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将德育知识和地理知识有机结合,以期为高校地理野外实习课程思政育人工作提供教学参考.
《乡土地理调查实践》课程是高师地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类课程,也是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型课程形态.本文对该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改革重点问题和课程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总结,探讨该课程的思政特色以及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实质性突破,分析创新内核驱动教学在培养高师地理专业学生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上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持续改进的合理建议.
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学习意识和分析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基于真实情境、问题导向和学科思维品质培养的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展开研究,并以九年级“大豆\'旅行安家\'的启示”为例,进行了基于核心概念和问题导向的跨学科教学初探,以期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