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ap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82-01
  新课程给教学改革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更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把核心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实现学生的发展性的学习,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下面,我就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必须真正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新课程的改革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得以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条件就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不仅要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还要建立教学民主的策略和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民主、平等思想并没有真正形成。虽然在近些年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有的教师也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现代教育方式,但这写方法是限定在教师设计的范围内,而不是真正的民主、平等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没有交往、互动发生的教学就不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要实现这种转变,如果教师不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是万万不可能的。“穿新鞋走老路”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将民主、平等的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如何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做到“活而不乱”秩序井然,就成为摆在全体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而又非常现实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以教师的人文修养和学术水平感化学生,以学生的内在需要来组织教学。
  二、教师要建立现代课程观
  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弄清课程、教材、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课程的本质不是对所有人都采用相同的一刀切的内容,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教师于学生共同创造适应其个性发展需要的过程,是教育体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都不是外在于课程的,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都是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都是课程的饿创造者和开发者,课程不是“死”的而是动态的、可变的。很显然,课程、教材、教科书三者的关系是包容的、不可分割的。
  教师的教学不再限于教科书的范围内,教师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实现课程功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首先,教师对教材必须有透彻的理解,在体系上、结构上加以把握,这是前提基础。一个教师如果只会教课本上体现出来的知识点,甚至只会按课本顺序讲一遍课本内容,举一些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上的例子,而不会结合学生的实际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不会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不会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就没有了交流、互动,课程的创造性就成了一句空话。其次,教师要有高于学科知识的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在传统教学中经常说“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又提出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还要有一池活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否则,就会知识贫乏、落后,无法与学生交流。而教学的现实状况是,越是教书的越不看书,有多少教师能做到经常于大师对话,与现实中创造出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对话?又有多少教师坚持记教学日记,写教学反思?“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教师更应该身体力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否则,就会被学生抛掷后边,被社会抛掷后边。
  三、教师要树立不断学习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更新、完善知识
  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教师将涉足一个新的领域,学那些过去从未接触过的、甚至想都没想过的东西。实际上,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一场变革中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材开放,而且教学方式也是开放的。比如教材中有许多“留白”,就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为此,对于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应尽早列入我们教师的学习计划。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书籍,也应成为我们教师案头的必备品。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教师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认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具备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以自身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以新课程为特色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其他文献
【正】亮点指数9.5实用指数9.5推荐指数9.5参考价格待定咨询电话400-700-3933产品特点性能强劲,用于4GB海量显存影驰GTX670四星大将显卡最大的亮点在于4GB/256bit的超大容量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数学学习而言至关重要,若没有主动探究的自主意识,深入思索,很难学好。针对此特点,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就必须注重培养初中生的自主性,有效开展自主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为了真正有效地达成这一目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 有效性 教学  【中图
目的:观察:1、培门冬酶(PEG-Asp)与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T系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2、在维持治疗期间增加培门冬酶能否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8年07月至2018年11月采用MICM方法确诊的T-ALL初诊患儿125例,其中经诱导缓解可评估疗效的共120例;在诱导缓解阶段,按单独使用PEG-Asp(85例)和L-Asp(35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各行各业的发展。汽车行业就是我国经济发展后突飞猛进发展的产业。随之而言,相关的产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变化,这其中就包括了驾校市场的发展。中国驾校培训业,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目前驾校培训市场的发展并不完善,相关的准入门槛较低,各行各业都进入到驾校培训的行业,导致行业发展的混乱,也加剧了行业间各个企业的彼此恶性竞争。因此,如何在复
【摘 要】 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学习历史基础知识,而是通过学习历史,最终形成历史观,完善学生人格,所以我们在历史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历史;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一、前言  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越来越倡导以发展学
【摘 要】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和写话的一种延续,也是高年级作文写作的基础训练,因此,三年级作文教学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使学生在面对作文时不再畏惧、有话可说,一直是教育学者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主要对小学三年级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199-02  写作
不难想象,看这部新剧的观众八成都是《生活大爆炸》或谢耳朵的粉丝。作为一部衍生剧,刚上路时蹭原作的高人气无可厚非,不管是开头吉姆·帕森斯的倾情配音,还是火车、霍金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是适应素质教育,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培养新侣世纪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多途径、多方式地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62-01  一、学生起点分析  本班是我校高二年级内地高中新疆班同学组成的班级。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但是思维非常敏捷清晰,而且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涉及了很多关于合情推理的思想方法,同学们对合情推理有了初步的感知,尚缺乏更加理性的系统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本章
本文作青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种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延伸的教学模式。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中,采用启发——自学讨论——总结巩固三段式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中开设半设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