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塑师德,牢记使命育新人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16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德和师风对新时代接班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代初中教师应该从职业行为的“十大准则”入手,以爱国敬业、立德树人作为生活和工作准则,坚持以“四有好老师”反省自我,真正做到严谨教学、为人师表、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才能以理服人,才能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教育,进行解惑。本文對师德的内涵及促进教师建设自身师德的重要性、以师德“五痛”反思当下师德缺失行为作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初中教师在师德师风的建设提出了可行建议。
  【关键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师德与育人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每个人的成长阶段中都起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的成才和性格塑造、三观形成更是有直接的影响。热爱学生对教师而言是最基础的,但是在复杂漫长的育人之旅中,不仅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更需要教师严于律己,从自身的思想品德中展开修炼。笔者本次重点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核心引领,结合当前部分教师存在的师德缺失行为,提出初中教师在师德师风中建设的可行建议。
  一、师德的内涵及促进教师建设自身师德的重要性
  师德师风对教师而言,就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处事修为的表现,它能够将教师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简单来说就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初中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基础性强、衔接性强的一项教育,因此初中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态度对学生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教育的重要性可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看出,教师的重要性则是从“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有充分的体现。学校作为培养人才、培养社会接班人的场所,作为文化进步的基地,如何提升教师的师德,建设教师师德,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教师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推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以师德“五痛”反思当下师德缺失行为
  目前,师德“五痛”主要包括:痛失爱心、歧视学生、接受钱物、忙于走穴、言行出格。朗朗乾坤,从幼儿园至研究生,近年来舆论均有对不同程度的教师缺少师德的报道。痛失爱心的教师,体罚学生,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损伤。根据舆论调查,学生被老师体罚多以罚站为主,少部分学生被罚跪;而放学后罚留校的现象依然成为中小学常态。学生遭受老师的挖苦、讽刺后,还需要罚抄课文、作业和试卷。歧视学生的教师,则以另类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背离了教育的宗旨,容易造成学生出现负面情绪,并产生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不良影响,这对学生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接受钱物,使得班级笼罩在钱财至上的氛围中,家长希望教师给予子女更多关爱,以钱财或贵重物品进行“送礼”,尤其是教师节、感恩节已经成为部分家长“走后门”的重要节日。家长或因调整座位、或选任班团干部、或期望给予更多特殊辅导等,将各种节日作为送礼的借口,礼物的“重量”也越来越沉。教师受贿等情况,学生从小就接受“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权交易”等思想,使得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出现畸形的、错误的价值观念。忙于走穴荒废课堂的有些教师将教学资源转移至课后,以家教、兴趣班、辅导班等形式组织班级学生展开学习,这种将自己神圣的职业商品化、利益化,严重背离了敬业奉献精神。言行出格的教师,衣着问题、穿戴打扮、言行粗俗、举止欠修为等,对后进生往往采取随意辱骂,也有的教师因领导检查将班级资料弄虚作假,有的教师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等等。
  三、初中教师在师德师风中建设的可行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引导教师展开教学工作中最核心的。热爱学生的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事业也一定有深刻的思考。但热爱学生不是容易的事,让学生明白教师深沉的爱自然更困难。为了更好约束教师的师德师风,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塑师德,牢记使命育新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1.制度要求
  学校在进行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应该自上而下进行制度要求。制度是对教师进行约束的一种手段,以明确的制度要求教师反省自身行事作风促进学校师德建设。同时,还要在制度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标对表,逐条逐项进行考核评价,使教师真正从爱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改善班级不良风气。学校监督部门也应该制定赏罚机制,师德的底线是应当一票否决,不留情面。
  2.师德宣传
  教师平时忙于教学,对师德也缺乏详细的研究。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重视榜样的力量,要定期从学校中选拔一批具有良好师德、教育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对其做的好的方面大力进行正面宣传引导、表彰奖励,力争早日形成先进教师人人尽展其才、优秀教师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积极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3.确保权益
  教师的工作环境相对较为枯燥,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的各项工作权益,要及时帮助解决教师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鼓励教师在爱学生的基础上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引导教师全面提升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这样的发展模式循环后,能够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思考如何提升自身修为,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廉洁从教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座谈会上谈到的教师“四有”,是对当前教师最直接的要求。学校对初中教师进行评优评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时也应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考量,从而引导教师以更高的准则要求自己。要求教师严格执行廉洁从教,以“一次受贿,五年修养”的态度,将廉洁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让校园的净土一块也不丢失。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推进,师德已然成为学校狠抓的工作之一。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校教师表现出的一些问题,虽不能“一刀切”,但仍旧暴露出一些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对此,学校应该以制度进行约束,重视师德宣传,确保教师有合法的权益和途径展开工作,并积极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同时,学校要采取强力措施,不断强化教师的自身修养,重视引导教师廉洁从教。特别是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 行冬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育家国情怀——以统编八年级上册第8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8.
  [2] 李美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主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57-62.
其他文献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名片,体现学校教育的内涵,也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校园文化展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是有效办学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阐述笔者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实践中认识到,只有高度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炼校园文化的内涵,利用本校足球文化特色,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关键词】足球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建设发展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精神体现,包括学
【摘要】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也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拥有核心素养的人。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英语的核心素养,主题教学的意义尤为关键。传统教育被时间空間以及教育发展不均衡等条件束缚,这就需要利用网络平台来拓展实现教育的无限可能。STREAM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意义重大。它作为新型教育模式拥有将信息时代网络上的碎片化知识整合并生成主题型学习内容的魅
【摘要】合作学习引入校园,通过小组组织建设,转变师生角色与理念,在数学课堂开发与合作学习匹配的课型,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能合作,探究,分享,达成有效、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基于此,本文对合作学习中构建小学中低年级数学课型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组织建设;数学课型  合作学习是国外非常流行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我国有很多地方也进行了研究、实施与操作。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把合作
【摘 要】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经典阅读在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语文素养上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广州市海珠区瑞宝小学近年开展对经典阅读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和经典阅读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策略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有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经典阅读;习惯养成;课堂教学  经典阅读
酸碱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的一个定量实验,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酸碱中和滴定及由其拓展而来的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在高考试题中屡有体现。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选择是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下面我以酸碱中和滴定为切入点,并以历年高考试题为例,对滴定指示剂的选择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滴定实验在高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除滴定指示剂的选择外,对滴定原理、操作、误差分析、
新学年开学,我校迎来了一名特殊的学生小欣,因原学校合并,来到我校初二(6)班就读。  小欣是一个先天性中度精神病患者,已经17岁的女孩子了,仍然像个未懂事的小孩子一样,衣服经常沾满污渍,满脸灰垢,头发凌乱,身体似乎好久没洗澡,离她一米远就可以闻到汗酸味。听说就算是同村的学生,也没有人拿她当朋友。记得刚来到学校的第一天就出问题了,晚上放学回家,竟认错了路,在机场路乱窜,走错了路又不敢向别人问路。结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当前,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某一个知识点、例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整合成精彩、简短的视频。它可以让课堂再现,过程自由控制,内容自由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见一些学生到作文时就苦着脸,咬着笔杆,半天也下不了笔,有的还会直嚷“我没东西可写”。不少学生为了应付老师,勉勉强强地凑上了几百个字 ,内容单调、贫乏。有的甚至语无伦次、文不对题、词不达意。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的体会是——唱好“观察、阅读、练习”三部曲是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指导观察,积累材料  观察是通过看、听、感觉,获得对事
【摘要】现阶段,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差,对日常学生管理造成一定困难,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学困生的教育方法中引入赏识教育已是必然,运用赏识教育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让教师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并且给予学生自信,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有效助力学困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赏识教育;有效管理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达145万字以上。”学生要完成这样大的阅读量,如果所有文章都做到细读慢咽,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略读,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阅读。而我们老师也应该充分利用略读课文的教学课堂,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但由于教师把握不准,对课标的理解比较片面,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随心所欲,出现了“教而无法,学而未学”的现状。因此,我们要立足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