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ay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践核心素养的锻炼效果如何,与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程度、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实践效能、高中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水平、高中语文古典诗词评价体系能否四位一体紧密相关。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是培育核心素养的“活力源”,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实践是开启核心素养的“金钥匙”,高中语文老师的综合素质是提升核心素养的“发动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优化核心素养的基本“导航仪”。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的锻造与提升是高中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品质和关键素质,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要义,是贯彻落实终身学习的基本举措。它也是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疑惑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崛起,语文教学需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某种程度上讲,高中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提高也是新高考的考试趋势之一。
  一、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构筑培养古典诗词核心素养的“活力源”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构筑、积蓄、运用是培养高中古典诗词的基本文化底蕴。高中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如基本文字、重点词汇、核心短语、重要句子、中心段落、主要篇目、基础语法、多元修饰手法等的了解、理解、把握、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中古典诗词核心素养的提高的效能。诗词是多棱化的修辞学,是直观化的修辞学,是现实化的修辞学,是价值化的修辞学。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践中往往注重词律、音韵、平仄、对仗等的学习,诗咏志,词言情,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往往需要借助高中语文基础知识中的多种语序、多元结构、多样语言、多元语调。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夯实、灵活运用,才能与高中古典诗词的意蕴、唯美结合起来,才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只有通过大量、反复、深入的学习、练习、积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才能激發对古典诗词的热情和热爱。通过借助古典诗词的教学实践和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可以唤醒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善、美,正确识别并摒弃各种假、恶、丑。依托古典诗词的简约、精细、优美的语言魅力,可以深化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理性认识,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强化高中生语文基础知识,逐步培育对高中古典诗词所需具备的基本语感。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大量赏析,引发高中生将艺术美与生活美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增强高中生对古典诗词的艺术欣赏力。高中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习得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引导高中生通过识记、背诵、默写、诵读、感悟等手段夯实语文基础知识。要以语文基础知识为支撑基础,不断培养高中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素养。要使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成为培养高中生古典诗词核心素养的活水源、智慧源、生机源。
  二、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践是打开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金钥匙”
  高中古典诗词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践中逐步酝酿、萌芽、成长、发展起来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践将高中生个性化的身心特质与高中古典诗词核心素养的培养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它将古典诗词的审美语境与高中生自身的理解、感悟紧紧地连接在一起。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践就是以古典诗词内容鉴赏为基础,充分挖掘高中生对古典诗词的领悟潜能,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并融入个人的情感体悟,不断提高高中生对古典诗词的个体化情感的同理心。德国作家哈贝马斯指出:“文本需要在能够同时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时,就能被‘理解’。”高中古典诗词在教学实践中,要唤醒高中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灵性,使高中生加深对古典诗词文本的了解,使高中生更加全面、细致、清晰地解读古典诗词的意蕴,使高中生更加系统地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内容,领悟古典诗词内容背后的情感诉求,体会古典诗词作者写作的意图及写作的独特手法、个性化的写作风格。通过古典诗词教学实践,使古典诗词文本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高中生在鉴赏古典诗词文本的过程中,更好地传承、创新,进一步提升高中生核心文学素养。通过对高中古典诗词的教学实践,高中生能够在理解古典诗词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更加理性、人本、辩证地对待主客观世界,也能进一步陶冶自身文学情趣,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提升品质。
  三、语文老师的综合素质是提升高中古典诗词核心素质的“发动机”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践过程也是一个高中师生“以情感感动情感、以灵魂呼唤灵魂、以心灵撞击心灵”的过程。高中古典诗词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长河社会环境、人文素养、地理状况、山土人情、风俗习惯等的重现,也是作者自身情感诉求、情绪抒发、志向诉说的展现。高中语文老师在开展古典诗词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作者的心怀及个人的解读联系起来,激发高中生在古典诗词上的情感共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考验。高中语文教师全面解读、重构古典诗词文本,引领高中生强化审美体验,对提升高中生古典诗词核心素养至关重要。高中语文老师在引导高中生赏析古典诗词过程中,结合自身语文素养,给高中生必要的、得体的、适当的点拨,多元解析文本,多样体会情感,使高中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典诗词文本,是对其专业能力水平的一次重要检验。高中语文老师在进行古典诗词教学实践过程中,熟透文本、周密安排、强化解析、独立体悟,明确高中古典诗词“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等,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高中学生的古典诗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老师只要真读、深读、精读、细读、透读、活读高中古典诗词文本,结合自身个性化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经历,体悟古典诗词的情怀,才能有效提升高中学生古典诗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老师要主动自觉地在忠于古典诗词文本的基础上,优化问题的设置,充分调动高中生学习古典诗词的主体性,不断突破对高中古典诗词鉴赏的误区及盲区,提升高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领悟水平,培育高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感悟力,才能卓有成效地提升高中学生古典诗词的核心素养。
  四、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优化高中古典诗词核心素养的“导航仪”
  科学、客观、系统、准确的高中古典诗词评价体系是高中古典诗词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保障力”和“导航仪”它直接影响到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践的方向和重心。高中古典诗词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应该在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技巧、教学效果、教学氛围五个层面或维度来衡量。每个层面应该有更细化的考核评价指标。要以高中古典诗词核心素养评价体系为引领,引导高中语文教师用合适而又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多样的教学技巧和手段,富有亲和力的人文教学氛围,与高中学生一起,圆满高效完成教学基本目标。高中古典诗词评价体系应当能全面地评价高中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人文素养、学习水平、学习效能、审美品质、创新意识、人文情怀等。引导高中学生在鉴赏高中古典诗词过程中“觉其学、修其身、立其德、明其志、慎其行、省其身、成其果”,真正使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成为高中生学习的一片“沃土”,核心素养培养的“家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附
其他文献
【摘要】“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使得教师的教育资源、教学手段更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空间更为广阔。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互联网 教育”的视角,不断丰富教育资源,优化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搭建“家—校”合作的育人模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联网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创新,就必须要充分了解作文的构成要素,并将其作为核心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本文以本人教育理念为基础,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训练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作文教学创新方法予以研究,希望能够为提高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效果带来支持与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作文;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摘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只有不断创新语文作业形式,把作业设计延伸到生活实践中,才能使学生完成作业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为语文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作业设计;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外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这要求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注重形式的创新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秘书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秘书人员要适应“三服务”,提高工作水平,开创新的局面,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政治强。讲政治,是秘书人
【摘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影响其理解和认知能力的高低。在家校合作模式下,采用推荐阅读书目、明确阅读方法、营造书香家庭、建立长效机制使阅读常态化、课堂内外互动提高阅读兴趣、跟进反馈提高自信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阅读书目;阅读方法;书香家庭;长效机制;课堂内外;跟进反馈  【中图分类号】G623 【
【摘要】在落实素质教育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我国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许多老师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立足于学生长远成长和发展的实质需求,积极地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直接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有一部分老师还没有摆脱这种教学策略的影响,因此实质教学质量不容乐观,许多的学科教学面临诸多的困境和压力。对此,本文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为切
目的:  角膜神经损害是引起糖尿病角膜病变的高危因素之一,充分阐明糖尿病角膜神经损害的发病机制,为全面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在本研究中我们
【摘要】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将于2019年在中小学课堂全面使用。统编版教材有诸多变化,也有不少的亮点。初中名著部分就是亮点之一。2011年“课标”就提出要读“整本的书”,随着语文改革的不断推进,“整本书阅读”成为教改的热点。笔者以统编版初中名著为平台,运用导读、激趣、共读等策略指导学生对初中名著进行“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统编版;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微型作文”的优点是篇幅小、形式多样、易于操作。这种形式容易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而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微型日记;兴趣;观察习惯;习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日记、周记等记录性作业形式,要求的篇幅较长、形式刻板,从而扼杀了学生观察与记录
马铃薯-年多点试验材料丰产稳产性综合分析及评价王春珍,李荫藩(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大同037004)1前言马铃薯新品种(系)在大面积推广之前,必须经过区域试验、进行综合评判.对品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