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型作文”的优点是篇幅小、形式多样、易于操作。这种形式容易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而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微型日记;兴趣;观察习惯;习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日记、周记等记录性作业形式,要求的篇幅较长、形式刻板,从而扼杀了学生观察与记录的兴趣,禁锢了学生想象与创造的热情,违背了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微型日记以“微”著称,篇幅短小,语言质朴,以生活实例为素材,以真情实感为基调,是培养小学高段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场,是促进高段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文化素养的助跑器,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写作教学实践活动的尝试性探究。
从教十年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困扰我工作的一个大难题。当今,微博、微信、微電影……“微”,无处不在,我们悄然进入“微时代”,连课堂也渐渐变得“微”了起来。小学习作讲评,也可以尝试依托灵活自由的微课平台,打破时空限制,解决在校课时问题,“小而微”的习作讲评及时、高效,真正做到了“微”笑着作文。
一、“微型习作”的意义
“微型习作”的形式灵活,篇幅短小,容易实施,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微型习作”形式灵活,篇幅短小,易实施。一般来说它篇幅都比较短小,仅有一二百字,形式十分灵活,随时都可以实施。比如,在学习新课时,教师可以布置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段课文的读后感或者续写、改写、缩写文章,随时随地进行写作训练。相对于普通的写作教学而言,更易实施。
其次,“微型习作”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生活经验与阅历不足,让他们写四五百字的作文,可能难度会比较大,尤其是在字数凑不够的情况下,小学生更会畏惧写作。而微写作则以其篇幅短小的优势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起来会感觉游刃有余,从而大大提升写作信心。
再者,“微型习作”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微写作字数较少,写作题材广泛,可以写的素材有很多,因此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更适应小学生的写作诉求。
二、“微型习作”的运用
首先,“微型习作”它没有篇幅的限制,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学生不必每一篇日记都长篇大论,有话说可以多写,无话可说也可以三言两语,全凭学生自愿,和普通的习作相比,它取消了字数上的限制,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的学生的抵触心理。
其次,从选材角度来讲,“微型习作”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备忘式、纪实式、随感式,还有许多有趣的形式比如,图文习作、剪贴习作、活动习作,甚至课文续写等,这些可以和学生的生活情境相结合,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另外,由于篇幅不长,完成起来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同时,教师也能做到及时批阅,不会增加太大的工作量,非常易于操作。
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应该恰当选择写作时机与写作话题,跟进微写作的微评价,并注重微写作的活动反馈,使微写作落到实处。
(一)恰当选择写作时机与写作话题
微写作篇幅短小,形式灵活,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的任何环节开展微写作活动。如我在赏析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在朗读课文之后的几分钟里,我要求学生仿照出示的拓展例句“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写一段话来描写春天的雨。很快,学生便仿照写出了一段段稚嫩却有童真童趣的句子。一位学生写道:“春天的雨,是一支魔法棒,它随意一挥,慢慢地,慢慢地,就把大地变绿了。”虽然模仿的这段话并不是十分完美,但是其想象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已经让人十分惊叹。
(二)跟进“微型习作”的“微型评价”
课堂中开展微写作活动,是一个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良策。但是,如果教师对于微写作的评价不关注,那么就会打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此,教师在微写作活动开展之后,也要积极跟进微评价。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上册《习作3》“介绍自己的
【关键词】微型日记;兴趣;观察习惯;习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日记、周记等记录性作业形式,要求的篇幅较长、形式刻板,从而扼杀了学生观察与记录的兴趣,禁锢了学生想象与创造的热情,违背了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微型日记以“微”著称,篇幅短小,语言质朴,以生活实例为素材,以真情实感为基调,是培养小学高段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场,是促进高段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文化素养的助跑器,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写作教学实践活动的尝试性探究。
从教十年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困扰我工作的一个大难题。当今,微博、微信、微電影……“微”,无处不在,我们悄然进入“微时代”,连课堂也渐渐变得“微”了起来。小学习作讲评,也可以尝试依托灵活自由的微课平台,打破时空限制,解决在校课时问题,“小而微”的习作讲评及时、高效,真正做到了“微”笑着作文。
一、“微型习作”的意义
“微型习作”的形式灵活,篇幅短小,容易实施,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微型习作”形式灵活,篇幅短小,易实施。一般来说它篇幅都比较短小,仅有一二百字,形式十分灵活,随时都可以实施。比如,在学习新课时,教师可以布置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段课文的读后感或者续写、改写、缩写文章,随时随地进行写作训练。相对于普通的写作教学而言,更易实施。
其次,“微型习作”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生活经验与阅历不足,让他们写四五百字的作文,可能难度会比较大,尤其是在字数凑不够的情况下,小学生更会畏惧写作。而微写作则以其篇幅短小的优势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起来会感觉游刃有余,从而大大提升写作信心。
再者,“微型习作”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微写作字数较少,写作题材广泛,可以写的素材有很多,因此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更适应小学生的写作诉求。
二、“微型习作”的运用
首先,“微型习作”它没有篇幅的限制,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学生不必每一篇日记都长篇大论,有话说可以多写,无话可说也可以三言两语,全凭学生自愿,和普通的习作相比,它取消了字数上的限制,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的学生的抵触心理。
其次,从选材角度来讲,“微型习作”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备忘式、纪实式、随感式,还有许多有趣的形式比如,图文习作、剪贴习作、活动习作,甚至课文续写等,这些可以和学生的生活情境相结合,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另外,由于篇幅不长,完成起来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同时,教师也能做到及时批阅,不会增加太大的工作量,非常易于操作。
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应该恰当选择写作时机与写作话题,跟进微写作的微评价,并注重微写作的活动反馈,使微写作落到实处。
(一)恰当选择写作时机与写作话题
微写作篇幅短小,形式灵活,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的任何环节开展微写作活动。如我在赏析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在朗读课文之后的几分钟里,我要求学生仿照出示的拓展例句“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写一段话来描写春天的雨。很快,学生便仿照写出了一段段稚嫩却有童真童趣的句子。一位学生写道:“春天的雨,是一支魔法棒,它随意一挥,慢慢地,慢慢地,就把大地变绿了。”虽然模仿的这段话并不是十分完美,但是其想象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已经让人十分惊叹。
(二)跟进“微型习作”的“微型评价”
课堂中开展微写作活动,是一个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良策。但是,如果教师对于微写作的评价不关注,那么就会打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此,教师在微写作活动开展之后,也要积极跟进微评价。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上册《习作3》“介绍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