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一笑”爱上作文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0763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型作文”的优点是篇幅小、形式多样、易于操作。这种形式容易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而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微型日记;兴趣;观察习惯;习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日记、周记等记录性作业形式,要求的篇幅较长、形式刻板,从而扼杀了学生观察与记录的兴趣,禁锢了学生想象与创造的热情,违背了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微型日记以“微”著称,篇幅短小,语言质朴,以生活实例为素材,以真情实感为基调,是培养小学高段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场,是促进高段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文化素养的助跑器,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写作教学实践活动的尝试性探究。
  从教十年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困扰我工作的一个大难题。当今,微博、微信、微電影……“微”,无处不在,我们悄然进入“微时代”,连课堂也渐渐变得“微”了起来。小学习作讲评,也可以尝试依托灵活自由的微课平台,打破时空限制,解决在校课时问题,“小而微”的习作讲评及时、高效,真正做到了“微”笑着作文。
  一、“微型习作”的意义
  “微型习作”的形式灵活,篇幅短小,容易实施,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微型习作”形式灵活,篇幅短小,易实施。一般来说它篇幅都比较短小,仅有一二百字,形式十分灵活,随时都可以实施。比如,在学习新课时,教师可以布置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段课文的读后感或者续写、改写、缩写文章,随时随地进行写作训练。相对于普通的写作教学而言,更易实施。
  其次,“微型习作”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生活经验与阅历不足,让他们写四五百字的作文,可能难度会比较大,尤其是在字数凑不够的情况下,小学生更会畏惧写作。而微写作则以其篇幅短小的优势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起来会感觉游刃有余,从而大大提升写作信心。
  再者,“微型习作”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微写作字数较少,写作题材广泛,可以写的素材有很多,因此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更适应小学生的写作诉求。
  二、“微型习作”的运用
  首先,“微型习作”它没有篇幅的限制,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学生不必每一篇日记都长篇大论,有话说可以多写,无话可说也可以三言两语,全凭学生自愿,和普通的习作相比,它取消了字数上的限制,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的学生的抵触心理。
  其次,从选材角度来讲,“微型习作”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备忘式、纪实式、随感式,还有许多有趣的形式比如,图文习作、剪贴习作、活动习作,甚至课文续写等,这些可以和学生的生活情境相结合,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另外,由于篇幅不长,完成起来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同时,教师也能做到及时批阅,不会增加太大的工作量,非常易于操作。
  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应该恰当选择写作时机与写作话题,跟进微写作的微评价,并注重微写作的活动反馈,使微写作落到实处。
  (一)恰当选择写作时机与写作话题
  微写作篇幅短小,形式灵活,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的任何环节开展微写作活动。如我在赏析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在朗读课文之后的几分钟里,我要求学生仿照出示的拓展例句“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写一段话来描写春天的雨。很快,学生便仿照写出了一段段稚嫩却有童真童趣的句子。一位学生写道:“春天的雨,是一支魔法棒,它随意一挥,慢慢地,慢慢地,就把大地变绿了。”虽然模仿的这段话并不是十分完美,但是其想象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已经让人十分惊叹。
  (二)跟进“微型习作”的“微型评价”
  课堂中开展微写作活动,是一个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良策。但是,如果教师对于微写作的评价不关注,那么就会打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此,教师在微写作活动开展之后,也要积极跟进微评价。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上册《习作3》“介绍自己的
其他文献
【摘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高中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老师上课时应该准确地把握古代诗歌鉴赏的重点和难点,要多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探究鉴赏古代诗歌的技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领悟古诗词意象的内涵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文教学做转变。其中,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阅读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势在必行。本文阐述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分析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弊端,进一步探究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旨在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提供可行性方向,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使得教师的教育资源、教学手段更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空间更为广阔。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互联网 教育”的视角,不断丰富教育资源,优化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搭建“家—校”合作的育人模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联网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创新,就必须要充分了解作文的构成要素,并将其作为核心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本文以本人教育理念为基础,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训练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作文教学创新方法予以研究,希望能够为提高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效果带来支持与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作文;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摘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只有不断创新语文作业形式,把作业设计延伸到生活实践中,才能使学生完成作业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为语文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作业设计;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外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这要求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注重形式的创新和
【摘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影响其理解和认知能力的高低。在家校合作模式下,采用推荐阅读书目、明确阅读方法、营造书香家庭、建立长效机制使阅读常态化、课堂内外互动提高阅读兴趣、跟进反馈提高自信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阅读书目;阅读方法;书香家庭;长效机制;课堂内外;跟进反馈  【中图分类号】G623 【
【摘要】在落实素质教育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我国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许多老师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立足于学生长远成长和发展的实质需求,积极地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直接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有一部分老师还没有摆脱这种教学策略的影响,因此实质教学质量不容乐观,许多的学科教学面临诸多的困境和压力。对此,本文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为切
目的:  角膜神经损害是引起糖尿病角膜病变的高危因素之一,充分阐明糖尿病角膜神经损害的发病机制,为全面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在本研究中我们
【摘要】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将于2019年在中小学课堂全面使用。统编版教材有诸多变化,也有不少的亮点。初中名著部分就是亮点之一。2011年“课标”就提出要读“整本的书”,随着语文改革的不断推进,“整本书阅读”成为教改的热点。笔者以统编版初中名著为平台,运用导读、激趣、共读等策略指导学生对初中名著进行“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统编版;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