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组织形式的建构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101-0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构建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了新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以团队精神为载体,以教师点拨为指导的团队式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得到弘扬。语文课堂如何建构起一个有效的组织,来实现合作学习的呢?
  1 初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组织形式的价值特征
  1.1 形成集体动力:各具不同水平的成员可以互补,集体学习有利于学生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合作学习的核心就是俗话说的:团结就是力量。
  1.2 促进认识发展:从维果斯基的“儿童最近发展区”理论看来,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可能在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
  1.3 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外数学学习中,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
  1.4 形成“学会学习”的学习观:在当今学校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体现了“学会学习”的学习观。
  2 初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组织形式的建构方法
  2.1 异质分组
  将全班学生依其语文学业水平、语文能力倾向、语文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使各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语文学习任务和语文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
  2.2 同质分组
  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水平、个性特征等的相似性,由4-5人组成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语文学习小组。组内同质有利于语文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多更广的思维碰撞,组间异质更利于语文创新意识的激发。而语文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在同质组内也会树立起充分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赢得组内其他成员的尊重和敬佩,这也许是在异质组内无法体验到的。
  2.3 异质、同质兼备
  保留异质组,同时引入同质组。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课堂内增加了生生合作的机会。为了让每个学生在语文合作学习时,都有参与的机会,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可以把异质组中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座位相对集中,当他们与组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力差距不大时,便可直接参加异质组活动;当发现他们在与别人合作出现困难时,他们便组成一个临时小组,教师深入到这些组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保持异质组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优势,又便于教师个别指导,因材施教,保护了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呵护了他们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
  2.4 兴趣分组
  合作学习中,我们常常发现,语文课上,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容或要解决的问题,兴趣不一致;学生兴趣与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对固定的合作伙伴或合作形式也会产生厌怠情绪,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灵活改变合作小组的形式。如对某一问题有兴趣的、观点一致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或兴趣爱好相同的组成合作小组;还可以好朋友组成一组等等。
  2.5 随机组合
  在合作学习中,为了调节呆板的课堂气氛,改变固定的组合形式,教师还可以随机组合。可以根据座位的单双数组合成大组,再在大组中根据座位的单双数组合成小组,这样,由大组讨论到小组交流,学生得到的信息以及合作效果,又会超过以上几种组合形式。
  此外还可以进行游戏式的组合,比如按班内学生的学号编排小组,个位数同号的组成一个学习大组先进行合作讨论,然后十位上同号的同学组成小组再合作,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又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信息交流。
  3 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作学习的组织形式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效果,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合作组织形式和培养团队式的合作精神,是课题研究的关键。
  合作学习包含合作的形式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合作学习的研究是从形式入手,重点是研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提高,在课题研究中要着力实验和解决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如何有效的去组织,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有效的组织形式,我们定位在团队式的学习方式的组织上,重点实验团队式合作形式的组织和构建。二是团队式合作学习的开展,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团队式的学习精神。三是正确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指导作用。使合作学习更有效。
  学生团队式合作学习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有三步。
  第一步解决如何处理好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充分利用学校已经取得的自主学习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合作学习提供条件,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集合起来。
  第二步够建课堂合作学习的团队式的组织形式,用科学合理的组织形式去开展合作学习。主要是团队的组织和团队作用的发挥。在以往分组学习的基础上,以自愿结合和有教师指导下的有效结合为基本组织形式,团队的组织和团队精神的发挥是本课题的研究难点。
  第三步是合作学校的有效性研究,重点是研究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似的指导作用的发挥,把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结合起来。
其他文献
【摘要】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小组讨论作为契合这一理念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普遍方式。但是,从语文教学的现状看,存在着泛化、模式化、无序化和表象化等问题,究其原因,无论是认识上、还是操作层面上都存在着误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新课程;语文课堂 ;小组讨论 ;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
【摘要】 针对车辆工程等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及未来工作需要, 从“教”、“学”和“用”三方面对“MATLAB及应用”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与实践。实践表明,这使学生对MATLAB软件、MATLAB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的了解得以加强,建立了良好的程序设计思想,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MATLAB及应用;课程教学    Research on and Practice of Teac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90-02    1 《牛津初中英语》初一新教材,笔者认为主要下几个显著特点  1.1 知识点带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复性。譬如,“celebrate”这个单词在7A第三单元才正式学习,而编者早就在预备课程的第十二单元中就提前导入了,体现了“张思中英语教学法”中的超前引入规则。再如“swimming p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89-01    要写好作文,必须有较好的文字基础。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多练。由于农村小学生听到的、看到的、阅读的、练习的都很少,造成知识面窄,词汇贫乏,所表达不具体、不确切、不生动。如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认为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因为作文是这几种综合能力的训练。  首先,我们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76-01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启动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广,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服务,为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但是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总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是不太深刻;对文中出现的语言不会加以运用。
【摘要】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插图是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插图;听;说;读;写能力;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98-02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是靠语言实践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