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止止福德绵绵——浅谈紫砂壶“福运提梁”的文化意境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6278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兴紫砂壶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在一代又一代文人和工匠的传承下,融合了多种文化艺术形式,呈现出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在世界艺术殿堂上闪耀着专属于它的光彩,耀眼夺目,如今它逐渐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它是我们国人的骄傲。本文以紫砂壶“福运提梁”为例,浅谈其造型审美和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浓郁的艺术氛围为紫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茶文化的影响,在明清发展迅速的紫砂艺术,在今天依然具有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大好发展局面,一件件富有江南独特韵味的艺术精品令人啧啧称赞。紫砂艺术作品“江南水乡”就是通过造型的传承和创新,从建筑的角度和层面利用紫砂为载体,演绎出江南特有的风格特征和人文气韵,同时再结合鱼罩的形态,也是江南常见的打渔、钓鱼的情境,
通过对中华传统吉祥文化中“龙”与“凤”的研究,并在紫砂壶艺创作中运用,“龙凤呈祥壶”造型的外观形态,充分营造出了“龙飞凤舞”圆满幸福、财通运达的吉祥氛围,同时在层次分明、节奏感律动的结构中,内在升腾的蓬勃气质又孕育出了高远广阔、意味深长的艺术神韵,让人们在品赏时感到回味无穷。
紫砂壶创作始终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神及民族性格等作为重要的内核,以人文精神烘托高雅脱俗的艺术气质。竹是紫砂壶创作中的经典主题之一,此件“虚怀若竹套组”在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创作时产生了创新之美,实现了人文精神与创新精神的融合。
摘 要 紫砂壶创作常将吉祥文化作为内涵进行艺术构建,表现出对人民的祝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期盼。“福禄提梁壶”将“福禄”作为主题,利用中国传统的吉祥符号配合紫砂壶造型结构特征构建起吉祥之美,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表现力与中国吉祥文化深远且持久的影响。  关键词 紫砂壶;福禄提梁;吉祥文化   紫砂壶艺术是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广阔且深厚的土壤之上的,缺少了文化的支撑,紫砂壶的艺术魅力
摘 要 紫砂壶起源于北宋,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因饮茶方式的改变而诞生,满足了人们由煮茶法到泡茶法方式转变的需要,在观赏性上它又经过了由古朴到华丽,复而返璞归真的过程,满足了不同时代下人们审美的变化,可以说它始终在与时俱进,与人们的生活相互交融。本文以紫砂壶“一鸣惊人”为例,浅谈其艺术特征。  关键词 紫砂壶;一鸣惊人;造型设计;艺术特色   中国人爱好喝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喝茶而衍生出丰
摘 要 在中国陶瓷艺术界,宜兴紫砂可以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尤其是紫砂壶不仅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还有着艺术观赏性及收藏价值。对于紫砂创作者来说,扎实的技艺功底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对生活有一定的感悟和体会,以良好的艺术语言,呈现出独特的艺术表现。作为一件优秀的紫砂器,必定兼具了工艺美及实用美,更要蕴含丰富且深厚的文化内涵,将紫砂壶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完美地契合在一起,才能够向人们传达出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摘 要 紫砂雕塑在雕塑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文化地位,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紫砂雕塑“钟馗伏魔”以威严大气的艺术造型承载驱邪平安之意,实现民俗文化与美学文化的融合,表现出紫砂雕塑文化别样的美感。  关键词 紫砂雕塑;钟馗伏魔;造型;意境   雕塑材质中为大众所熟知的是木头、砖头、金属、陶瓷、泥、竹等,紫砂作为一种特殊的陶瓷材料对雕塑文化进行重新的定义,赋予雕塑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现如今,从事紫砂雕塑的工作
摘 要 许多的紫砂大师诸如顾景舟、汪寅仙都曾经演绎过竹器紫砂,为我们后来的紫砂艺人在传承和创新之中树立了典范和榜样,紫砂竹器依然是最为常见的紫砂花器类型和装饰题材的热门之选,竹子和紫砂的缘分在上天的安排之下注定产生美妙的因缘,才让我们有机会在今天能够看到如此美妙的竹器紫砂艺术精品。紫砂作品“韵竹壶”采用了紫砂花器以竹饰壶的手法来呈现出此壶的与众不同,此壶壶身采用了传统的紫砂造型,从上到下逐渐鼓起,
紫砂壶源于传统却并非属于传统,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反映了所处时代的品味和文化,也正因为这一特点,它才能不断传承,为时代所接受,与人们的生
摘 要 在宜兴紫砂匠人的辛勤耕耘之下,紫砂行业已经具有了非常完善的产业链和规范體系,紫砂壶也成为了我们广大茶友最为熟悉的茶具,以其良好的实用性与观赏性赢得了壶友们的青睐,宜兴已经成为了许多紫砂爱好者和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他们在这里把全部的热情和心血也投入到紫砂艺术之中,共同促进了紫砂行业的进步和繁荣。从整体上来看这件作品“秋水壶”,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亭亭玉立的姿态,各元素的起承转合也非常的巧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