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与幼儿的交往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qu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同幼儿的交往,通常是指教师在指导幼儿或是同幼儿一起学习,生活,游戏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教师与幼儿交往的和谐,不但关系到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如何与幼儿进行交往?在参加幼教工作多年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安慰和关心
  教师对幼儿的爱会从幼儿身上得到反馈,幼儿在和教师的交往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情绪与情感的体验,而幼儿对教师的教育态度的体验又是最敏感、最细微的。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生活,一时失去了对父母的依赖,此时他们渴望从老师那里获取爱的温暖。因此,作为教师应以和蔼可亲的教育态度来诱发幼儿良好的情绪。如:我班一个插班生婷婷,由于从未上过幼儿园,而且智力也有点低,语言表达也不完整,一时不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常常表现出少言寡语,心情焦虑,无心活动,一心盼望母亲立刻接她回家。针对这种情况,我总是以一颗慈母般的心去安慰孩子,早上入园后,我们老师轮流陪她搭积木,给她讲故事等。一方面分散她的注意力,使她暂时忘记离开父母的痛苦,另一方面,逐渐建立她与老师的亲近关系,使她感受到老师给她带来的安全感。一段时间以后,她不再哭泣而是高高兴兴的入园了。在幼儿园中孩子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是受到委屈,或在某些方面得不到满足时,都愿意向老师表露她们在情感上的创伤,请求老师的安慰和援助,作为教师,应尽可能用各种方法安慰和帮助孩子,如可以抱住她或轻轻的拍拍她,并用亲切的话语使她恢复平静。如在一次活动中“球球”小朋友哭着告诉我:老师“童童”答应给我玩一会儿汽车,他现在不给我玩了。我听后一边用手抚慰他,一边说:是吗?那你和老师一起玩泥工吧,等会儿老师再找他谈谈。可见这样一句安慰话,对有的放失引导和教育幼儿有很好的作用。
  二、尊重和信任
  老师同幼儿交往,首先必须确立正确的幼儿观,即把幼儿看作是有意识、有感情的人,把孩子看作是有同等价值和尊重的人,做到充分信任和尊重孩子,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反之,如教师同幼儿交往时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压制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或者不合理地批评甚至惩罚幼儿,常常会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或形成胆小怕事的个性特点。这样,幼儿便不愿同老师多交往,不愿向老师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影响师生关系,使教育的整体效益下降。另外,相互信任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这直接影响两者交往的质量,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用正直和诚实的行动,获得孩子的信任,不要欺骗孩子,对孩子的提问,应该作诚实的回答,孩子喜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对于这类问题,教师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作出解释,又如:孩子问:打针会痛吗?教师也应该作出准确的回答。此外,教师不要轻易许诺什么,一旦许诺过的,就要做到。因为孩子往往把老师的承诺当做誓言,一旦教师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孩子便不再相信你了,老师与幼儿交往时,也要培养孩子说话算数,用鼓励和提醒的口吻,帮助孩子实现曾承诺的事情,如:笑笑小朋友,你说过上课不在拉芳怡的辫子。你今天真的能做到吗?我相信宇祥小朋友在家一定是自己穿衣服的,对吗?----- 。这样,幼儿感到老师如此信任自己,那他一定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努力实现自己的诺言了。
  三、参与幼儿活动、做幼儿的伙伴
  在教师同幼儿交往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参与孩子的活动,做幼儿的伙伴。因为教师参与幼儿的活动也是教师与幼儿交往的一种方式,通过参与幼儿的活动,教师可以更好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如:在拼搭积木时,我与幼儿一起拼搭火车,亭子等。拼搭时,一旦遇到了困难便于他们共同思考解决的方法;一旦拼搭成攻时与孩子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询问、启发和建议,积极对幼儿进行反馈和评价
  在教师和幼儿交往过程中,首先教师有时不必把答案后该怎样做直接告诉幼儿,可以通过询问、启发和建议的方法提高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次我班幼儿之间互相争论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油菜种子长得快,还是香菜种子长得快,当他们来问我时,我对他们说:这几天你们要注意观察,你们肯定会有所发现的。果然,没过几天,他们就来告诉我油菜种子长得快,其次,对于幼儿的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教师都要做出积极的反馈,如点头、微笑、亲切的抚摸、拥抱、语言肯定和赞扬等。这种正常化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尊、自信、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自豪和满足。当然,幼儿出现问题行为时,适当的批评也是有教育价值的。
  总之,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同幼儿进行交往,作为教师在同幼儿交往时,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不同爱好,对于他们所萌发出的一些特长,要给予爱护、鼓励和引导,使之得到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面前,理科教学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纵观八十年代以来生物教学的改革,尽管提法不同,名称各异,但其指导思想可以说就是“探究教学”。  一、探究教学理论的产生背景  (一)社会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各发达国家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工业生产出现了崭新局面,特别是20世纪中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腾飞状态,世界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知识更新周期极大缩
【摘要】教研组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开展教研组的有效管理,对教研组活动开展的教研沙龙基本模式、主题教研的有序、全员赛课、汇报课、教研组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倡导教学反思,提升内涵发展,注重案例分析,剖析教育内在缘由,推进教学规范,并建立评价机制,开展教研组评比。建立了“教研沙龙”的课堂教研模式,构建有序的校本主题教研模式,提高教师参与率,增强了研究氛围,提高了教师的教
期刊
胜利油田现阶段稠油油井所占比例加大。具体分析各稠油井的特点,向汽驱开发转变成为必然趋势。那么,在稠油的热采过程中,会遇到注汽压力的何种问题,又怎样将吞吐问题处理好成为摆
以秋天收获的丰硕果实,来比如参赛学生的作品.同时也预示着此次三文鱼大赛硕果累累、圆满成功.展台的布置也以秋天的果实和常用的西餐原料等来装饰.rnrn
我经常听好多家长和教师说:这个孩子脑子挺好的,就是学习成绩不太好。脑子好,说明智力没问题。但是孩子的智力没问题,可为什么学习还是搞不上去呢?我认为,一个学生的成绩好坏,不仅和他的智力因素有关,还和他有没有积极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顽强的学习毅力有关。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注重非智
【摘要】化学的概念、定理、定律等,都是思维的结果,所有的化学发明创造都含有思维的结晶。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农村化学思维教育     农村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语文成绩一般都比较理想,学习劲头高。进入中高年级后,多数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愁”、“怕”、“厌”等心理,甚至表现出对作文失去信心。所以弄清学生作文的心理障碍,进行细致的心理
【摘要】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大学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工作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着重系统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近年来, 大学生由于心理失调导致各种问题, 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成熟的人才
期刊
针对特超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吞吐轮次的增加生产效果变差的难题,开展了空气催化氧化机理研究,催化剂、助剂优选,温度实验、反应时间实验,并优选出施工方案。通过室内试验证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