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帝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内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c12322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新课程必修教材中,“帝国”这一名词概念,其内涵往往有所变动,根据研究在不同时期,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通过研究让学生体会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以及对“帝国”内涵的辨析,准确了解重大历史事件,探索其历史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帝国  高中历史教学  历史概念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46-02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修订逐渐进入尾声,历史理解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缺乏历史的辨析,就缺乏对历史知识的本质理解,不利于深入探究历史的内在脉络。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分析“帝国”在不同时期的内涵。
   一、在古代世界东西方“帝国”的概念及运用。
  辞海:“一般指版图很大或有殖民地的君主国家,如罗马帝国、英帝国。”例如根据人教版教材“至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已经建立三十多个海外行省,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统治了许多不同的民族。” “800年,建立了查理曼帝国。”综上两则实例可以归纳出,称为“帝国”的国家往往是拥有比较大的版图,其次国家元首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权力越来越集中到国家元首手中,并且最高的权力越来越少受到其他权力的制约。帝国的元首往往不仅仅来自于传统上的贵族势力元老院的推选,更多的是靠自身不断斗争当中的所掌握的暴力机器如軍队等,或者得到更加庞大的平民阶层的支持,使得元首有了强大的力量;当然也有从父辈继承下来的现象,这往往会因为前辈威望的逝去,而使继任者的国家元首的威望不足而使对国家的控制减少。
   相对于古代的共和国来说,泛指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国家。而帝国往往是国家元首是世袭的,而且是逐渐加强军队等暴力机器的力量,加强对全国各地,甚至对新占有的土地进行控制,以有利于对广阔的领土的控制。因此常常有对中国古代王朝称呼为秦帝国、汉帝国等,也体现出国家元首的世袭以及逐渐在地区或世界走向扩张和称霸的道路。
  二、近代资本主义发展,逐渐形成近代的帝国主义。
  “1804年,拿破仑称帝,改共和国为帝国,这就是法兰西第一帝国。不久,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于1852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这类的帝国,虽然也采取独裁的形式。如法兰西第一帝国:是1804年由拿破仑一世建立的君主专制国家。帝国除法国外,还包括今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国部分领土。但是这时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更多是采取资本主义的方式,颁布了《民法典》,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欧洲传播,冲击欧洲的封建势力。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此政权是采用资本主义的方式,但是带有大量封建残余。
  三、在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 又有新的内涵。
  这是根据列宁的结论:“帝国主义政策多在资本主义国家被实施,而且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有基础实行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和最后阶段。
  因此,中国近代史上,甲午战争后,中国就遭受更加严重的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就成为时代的呼声。如反对八国联军侵华的帝国主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推行霸权,推行强权政治等帝国侵略行径。
  四、二战后,在两极对峙时期,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帝国主义。
  他们为了各自私心,践踏国家公平正义,不断干涉,扰乱世界秩序,妄图称霸世界。如美国影响下发动的朝鲜、越南战争;如苏联影响下的珍宝岛事件,苏联出兵阿富汗。这些实例看,这些帝国主义,跟其推行的霸权主义比较接近。美帝国主义采取的形式也不断变化,不再是二战前通过侵占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进行全方位地控制,而是要更多通过经济上的交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引导,进一步扩大国际分工,使得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受到美帝国主义的控制,逐渐成为其附庸。然后再通过美国基督教文化、以西方为标准的民主思想等多种方式,对其渗透,进行新的殖民统治,从而达到新的帝国扩张的目的。教材中的“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证词,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主要体现的是霸权主义的行径。
  总之,“帝国”具备一种政治上的追求扩张和在地区活动中的称霸。在古代体现出更多的是政治性,而在近代时期,帝国更侧重于政治经济的掠夺,而在二战后则体现出一种经济和文化的扩张和称霸。要让学生清楚一些历史概念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其内涵也在不断地演变。需要同学们根据具体的时代背景,准确理解“帝国”这样的历史名词。
  参考文献:
  [1]《历史》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
  [2]《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相长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结晶,指对于学生来说,仿效老师学习与自己自觉学习在个体发展中有相同的益处。分层任务与小组互助学习有机结合是对教学相长教学思想的灵活运用,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保留了原有的以自然班为单位的教学活动,节省了教师资源,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相长 分层任务 小组互助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中职教师培训通常时间紧、课程多、考核难。该文通过对中职教师培训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结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开展自治区级中职培训项目实践经验,提出了远程教育理念下融入翻转课堂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教师培训 调查 现状 对策  【基金项目】广西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度广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课题:“民族地区中职教师培训项目的现状与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ZX11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为例,本文主要分析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保守、求职双方的供求关系、考编报名条件限制、师范生培养以及师范专业毕业生面临的挑战等等,分别从学校层面和学生自身方面提出师范生就业难的对策,以此达到解决师范专业就业问题,提升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师范专业 就业问题 对策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党建与思想政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会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互动式教学,既有利于知识的讲授和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接下来的实践做了充分准备。有鉴于此,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对互动式教学有几点想法和思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 工科 互动式教學  【基金项目】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摘要】针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模式,提出了基于工科研究生培养的互动式培养方案,其中主要强调工科研究生在课堂教学、实验环节以及学术报告三方面的互动模式,给出互动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并阐述了该模式带来的益处。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 互动式 实验研究能力  【基金项目】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21
期刊
【摘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与传统精英高校的深度融合是目前国内外高校教育工作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关于MOOC理念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上的应用研究却不多见。本文试图以MOOC 理念梳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将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探讨优化教学、扩大培养规模、提高教育效益的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MOOC理念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课程教学改革  
期刊
【摘要】大学生活是充实而又短暂的,陪伴大学生最久的就是室友。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误会。这时,如果彼此都采取“冷战”或“热战”的方法,无疑是给友谊的伤疤撒盐,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面临误会,要及时沟通,本文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高校应如何构建和谐宿舍文化。  【关键词】高校 和谐宿舍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多种感官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有趣”起来。同时相信尊重孩子、放飞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在自由争论中学习,孩子真正地“灵动”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课堂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29-01  小学低年级学生
期刊
【摘要】幼儿家长、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都已经认识到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充分的准备。为了有利于幼儿进入学校前后的学习和发展,和为幼儿的后续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根基,应该做好幼小衔接。幼儿即将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和生活,这对于家长和幼儿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转折点。本文以大班益智区“小小智慧岛”材料投放為例来浅谈幼小衔接在区域活动中的体现和作用。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幼小衔接现存的一些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29-02  11月1日,我有幸聆听了鳌头镇科组长以“目标导学之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研讨的常态课,从中受益良多。在听课学习中,令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四变”和“一得”。  一变 “主动学习”展个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