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与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模式,提出了基于工科研究生培养的互动式培养方案,其中主要强调工科研究生在课堂教学、实验环节以及学术报告三方面的互动模式,给出互动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并阐述了该模式带来的益处。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  互动式  实验研究能力
  【基金项目】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21-01
  基于科技生产力在国民科技和军事中地位的重要性,我国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对工科类人才的需求。随之研究生报考人数在逐年递增,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为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们需要加强师资力量、加强学生的科研素养。其中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以及授课模式是其中的热门问题。
   一、互动式教学的含义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师生双方互动的教学环境, 双方围绕某一观点和问题,进行平等的交流、探讨,达到思想、观点的交融,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
  1.在师生关系上。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等级观念。而“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呼应,气氛变得活跃,师生间的距离得以拉近,有利于教学双方课堂最好状态的发挥。
  2.在教学理念上。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被教师主宰,难以解决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处于消极学习的状态。而“互动式教学模式”课堂主要是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三、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学习目的明确,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逻辑能力强;也善于自主学习,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强,愿意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疑问、思考问题。再者,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智成熟,善与人沟通,善与同学和老师建立讨论和沟通。提到的这一切,都为“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四、研究生互动式教学的几种开展模式
  1.互动式课堂教学。对于工科研究生而言,研究的问题往往来源于实际问题。导师先设计好,该学科由浅入深的若干个讨论主题。首先,在课堂上导师抛出一个实际待解决的问题,给出该问题的产生背景以及研究意义,为解决问题,进而给出该问题涉及到的一些基础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预备知识部分。然后,从中由浅入深,提出若干问题,引领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以自由发言、各抒己见的模式进行,可以以多个学时进行专门的讨论。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以及查阅文献汇报对该问题的理解以及与给预解决方案。经细致讨论,形成解决方案后,学生自己着手开展具体工作。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式讨论,旨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互动式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工科研究生而言,往往研究的课题需要有实验环节,比如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以及进行数值模拟等等。可见,实验是课题完成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实验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在实验过程中,互动主要包括与导师的互动和与实验团队的互动。与导师的互动,可保障理论部分的准确性,推导过程的可行性;与实验团队的互动,可以保障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保障实验的有序进。这其中的互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与高年级师兄的相互学习和有力合作,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为培养高智商高情商的有用人才做准备;也为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科研工作的延续,以及实验室梯队建设做有力准备。
  3.互动式学术报告会。学术报告会是导师给学生建立的一个有利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汇报最近的学术收获,相关问题的科研进度,同时,这也是学生介绍自己对研究问题的科研思路、科研进度和展示自己科研成果的一个平台。在汇报的过程中,导师和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汲取他人之长,达到推进自己课题进度的效果,进一步加强导师学生团队的整体实力。
  我国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还在不断的探索阶段,此外研究生的培养体质、培养方向的设定以及培养模式的改进,还会受到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的双重影响。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提出正是适应了教育工作者以及被教育群体的需求应运而生,它既发挥了导师的主观能动性,也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开展科研的能力。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适应教育需求的培养模式,在日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会逐步推进这种教育模式,让它走到研究生教育的实际环节中去,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元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祖芳,翁佩芳,杨亚文.新形势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0.
  [2]程中华.研究生课程互动式教学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作者简介:
  罗跃生(196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数学。
  通訊作者:国萃。
其他文献
【摘要】创造性的解读美术教材首先应做具体的教材分析,在把握教材编写主旨,并考虑学情的前提下整合与活化教材,让资源启迪探究。合理拓展教材,活用教材,激发创造性思维,从而综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便获得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深入 研读 创造性 应用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0-01  一、缘由——由观摩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今年有幸作为交流教师来到美国俄勒冈州的本德市任教中文与中国文化,种种收获,不胜枚举。身在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度,体验不同的文化,了解英语语言的背景知识,最大限度地使用英语……走出国门,我不再只是一个中国扬州的英语教师,在这里,我最重要的身份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  【关键词】教师 文化 使者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3
期刊
【摘要】在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高職院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受到大力推广,因此在许多高职院校中都增设了音乐欣赏类的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如何改变教学方法,确立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 音乐欣赏 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8-02  音乐欣赏教学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建筑学和测量学的交叉性学科,对学生的实训要求较高,当今职业院校中的测量实训内容和实际施工现场的测量内容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更贴合社会形势发展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目前各个职校的教学发展方向。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校在《建筑工程测量》工学一体化教改中出现的问题及教改措施等做方面进行剖析,对如何进行工学一体化教改进行了探索,为我校的教改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
期刊
【摘要】本文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教研课题为依托,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提出了以学院实训条件为基础,开发基于企业岗位需要的工学结合综合课程及实训平台的实训教学思路,阐述了实训教学的设计思路与方案,总结了“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实施效果。为深化实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工学結合 综合课程 实训平台 实训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的效果如何是高职教学水平内涵提升的重要衡量标准。高职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要结合课程特点实施改革,不断丰富课程改革的内容,使得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成效提升相一致。本文以《财政与金融 》课程改革为例,分析了专业基础类课程改革的思路,为财经类专业基础实施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 专业基础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教学相长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结晶,指对于学生来说,仿效老师学习与自己自觉学习在个体发展中有相同的益处。分层任务与小组互助学习有机结合是对教学相长教学思想的灵活运用,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保留了原有的以自然班为单位的教学活动,节省了教师资源,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相长 分层任务 小组互助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中职教师培训通常时间紧、课程多、考核难。该文通过对中职教师培训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结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开展自治区级中职培训项目实践经验,提出了远程教育理念下融入翻转课堂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教师培训 调查 现状 对策  【基金项目】广西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度广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课题:“民族地区中职教师培训项目的现状与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ZX11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为例,本文主要分析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保守、求职双方的供求关系、考编报名条件限制、师范生培养以及师范专业毕业生面临的挑战等等,分别从学校层面和学生自身方面提出师范生就业难的对策,以此达到解决师范专业就业问题,提升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师范专业 就业问题 对策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党建与思想政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会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互动式教学,既有利于知识的讲授和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接下来的实践做了充分准备。有鉴于此,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对互动式教学有几点想法和思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 工科 互动式教學  【基金项目】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