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J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为例,本文主要分析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保守、求职双方的供求关系、考编报名条件限制、师范生培养以及师范专业毕业生面临的挑战等等,分别从学校层面和学生自身方面提出师范生就业难的对策,以此达到解决师范专业就业问题,提升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师范专业  就业问题  对策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SZJ16208)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03-01
  自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以来,高校入学人数逐年增长,办学规模和学校数量在达到一定的量之后,很多问题接踵而来,其中尤为突出问题是大学生就业问题。
  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为例,该校是一所独立院校,主要是以师范专业为主,从每年公布的高校毕业生数据以及媒体的大量报道来看,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作为一所地方独立院校,找出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问题和提出相应问题对策,对缓解就业压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师范专业学生当前就业问题
  (一)师范生培养方面
  在对185名师范专业毕业生调查中,有70.8%的同学认为学校在教授专业课知识方面特别重视,而师范生理论知识教育和师范生技能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学校应该拓展这方面的教育。
  (二)就业观念保守
  1.非教师不就业
  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是一辈子的铁饭碗,考上教师编制才是唯一出路,在调查的185名同学中有90.27%的同学首选职业是教师。每年省里各地区考编结束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考上,但此时各地区招聘会均已结束,失去了找工作的最佳时间。
  2.缺乏创新创业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热门话题,从中央到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给予很多政策支持。该校在创新创业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如定期请专业人员给学生开讲座、开设创业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市里和省里的创业大赛等。
  (三)求职双方的供求关系
  每年学生报考师范专业的热情有增无减,毕业的师范生也是逐年增加,而教育局提供的编制岗位却有限。并且近年来小学和中学的生源锐减,很多学校不缺教师,甚至少数学校出现师资过甚。师范专业毕业生的供给远远大于社会需要,无疑增大了师范生的就业压力。
  (四)非师范生考编
  近年来,非师范专业的学生由于就业压力以及教师各方面待遇的吸引,一些非师范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前会跟师范生一样到各城市考编,力争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经过调查,本校一非师范毕业班中,全班42名同学有14名同学考取教师资格证书。
  (五)考编报名限制多
  1.限本地区生源
  2.中学教师学历有要求
  3.奖学金条件
  有的城市在考编报名时需要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两次以上奖学金。大学期间,每学期都会有奖学金,但是名额有限,只有学习认真的学生才会拿到奖学金。有的学生在校期间成绩平平,但在考编上下足了功夫,最后也只能失去报名机会。
  二、师范专业毕业生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带来的挑战
  如今獲取知识的渠道多元化,特别是网络这个媒介,之前信息不畅的年代,要求老师的知识储备如一桶水。但现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无论是文本格式,音频格式还是视频格式,一有尽有。这要求师范生必须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更强大。
  (二)知识带来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内外修养,多看书,勤思考,把学习当作一生的追求。
  (三)用人单位的高标准
  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沟通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外在气质等综合素质。这些能力不能等到需要时才注重,应该在校期间积蓄能量,做好充分准备。
  (四)自身不重视
  很多师范专业学生认准了将来从事教师行业,但没有真正重视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还有的学生在教师技能或者教师该有的素质培养上不重视,这些都增大了就业压力。
  三、师范专业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一)学校层面的应对策略
  1.职业指导应贯穿整个大学
  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为例,职业指导课程开设是在大三阶段,其中包括理论指导和实践运用两部分。笔者认为职业指导应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而不单单是就业指导课程。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心智成熟度和价值理念等等都会不同,因此职业指导应在不同时期都能给予学生指导,帮助他们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2.职业技能应贯穿整个大学
  调整课程的设置,增加与师范生理论和技能相关的课程,聘请专业教师对师范生进行授课、讲解、交流。从2015年开始该校实行“4+1”跟岗见习模式,即4天在学校学习,1天去中小学见习,并且此见习已经被纳入教学计划,设立该门课的学分。
  (二)师范生自身的应对方案
  1.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平时应该多付出努力,多学习师范生理论知识,多进行师范生技能实践,并且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2.就业观念需转变,可以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或是去农村、偏远地区先工作,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以便提高就业能力。
  四、小结
  通过上文分析,在毕业生和学校的努力下,加强毕业生自身素养,修正就业观念,增强就业能力。希望毕业生响应政府的号召,通过村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渠道投身到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方面缓解了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文格.后大众化进程中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J].江苏高教,2012(1):51-54.
  [2]马敏.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新模式[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24):50-54.
  [3]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4]孙素芳.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职能及其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0(44):68-7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7-02  顿,听到老师的略带嘲讽的问话,气不打一处来,表现出对抗性的神情。教师一看,更是火冒三丈,历数学生迟到、撒谎、不学习种种罪状,好像非要让学生觉得自己血债累累,承认错误不可罢休。其结果,是问题没有解决,双方都惹了一肚子气,师生关系渐渐疏离,沟通出现障碍。  上述案例中师生沟通具有典型性:首先是学生带
期刊
【摘要】学生在校学习和成长期间,班主任是他们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得成长。而想要真正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但需要他们具有极强的事业心以及责任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而良好的运用真情真爱来促进学生成长。文章对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在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同时,推动学生全面的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 工
期刊
【摘要】创造性的解读美术教材首先应做具体的教材分析,在把握教材编写主旨,并考虑学情的前提下整合与活化教材,让资源启迪探究。合理拓展教材,活用教材,激发创造性思维,从而综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便获得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深入 研读 创造性 应用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0-01  一、缘由——由观摩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今年有幸作为交流教师来到美国俄勒冈州的本德市任教中文与中国文化,种种收获,不胜枚举。身在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度,体验不同的文化,了解英语语言的背景知识,最大限度地使用英语……走出国门,我不再只是一个中国扬州的英语教师,在这里,我最重要的身份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  【关键词】教师 文化 使者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3
期刊
【摘要】在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高職院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受到大力推广,因此在许多高职院校中都增设了音乐欣赏类的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如何改变教学方法,确立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 音乐欣赏 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8-02  音乐欣赏教学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建筑学和测量学的交叉性学科,对学生的实训要求较高,当今职业院校中的测量实训内容和实际施工现场的测量内容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更贴合社会形势发展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目前各个职校的教学发展方向。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校在《建筑工程测量》工学一体化教改中出现的问题及教改措施等做方面进行剖析,对如何进行工学一体化教改进行了探索,为我校的教改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
期刊
【摘要】本文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教研课题为依托,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提出了以学院实训条件为基础,开发基于企业岗位需要的工学结合综合课程及实训平台的实训教学思路,阐述了实训教学的设计思路与方案,总结了“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实施效果。为深化实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工学結合 综合课程 实训平台 实训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的效果如何是高职教学水平内涵提升的重要衡量标准。高职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要结合课程特点实施改革,不断丰富课程改革的内容,使得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成效提升相一致。本文以《财政与金融 》课程改革为例,分析了专业基础类课程改革的思路,为财经类专业基础实施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 专业基础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教学相长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结晶,指对于学生来说,仿效老师学习与自己自觉学习在个体发展中有相同的益处。分层任务与小组互助学习有机结合是对教学相长教学思想的灵活运用,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保留了原有的以自然班为单位的教学活动,节省了教师资源,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相长 分层任务 小组互助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中职教师培训通常时间紧、课程多、考核难。该文通过对中职教师培训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结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开展自治区级中职培训项目实践经验,提出了远程教育理念下融入翻转课堂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教师培训 调查 现状 对策  【基金项目】广西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度广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课题:“民族地区中职教师培训项目的现状与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ZX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