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如何实施体验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mat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如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呢?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当今教师的追求。我认为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在生活中充分应用数学知识。
  一、体验原初的学习状态
  创设一个有利于整体感知的数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第一次接触中获得原初而有生命灵性的内心体验,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可能性》时,创设了这样的有利于学生体验的互动比赛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讲台上放了两个盒子里面各有8个乒乓球,老师在第一个盒子里摸球,请一个学生在另一个盒子里摸球,谁摸到的白球多者为胜。结果都是教师摸到白球,而学生有时摸到白球,有时摸到黄球。(学生不服气。)
  师:为什么老师总是摸到白球呢?
  生1:因为老师摸球时,先摇摇盒子后,再摸,所以会赢。
  生2:老师看到了盒子里面的白球。
  ……
  学生打开了老师的盒子,将所有球放到一个透明的瓶子里,原来老师盒子里面全是白球。而学生盒子中有4个白球,4个黄球。
  教师小结:因为老师的盒子中都是白球,所以一定摸到白球,而你们的盒子中有4个白球,4个黄球,所以摸到的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引入课题——可能性)
  像上面的有利于学生体验的问题,使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学生输了,自然要刨根问底找出原因,学生思维在活动中撞击。当每位学生都沉浸在活动中时,这种原初的学习状态就可以促进每位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唯有如此,这种体验才难以忘怀。
  二、体验新知的探究过程
  通过自主探索、自由表现或表述,学生可以获得数学的个体体验,并在发展交流等活动中不断充实富有个性的认识体验。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前面的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你们记得它的面积公式吗?
  生:能。
  师:今天我想让大家先折、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好吗?
  生:全体动手折、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三分钟后折、剪完成)
  师:同学们,请大家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我们已学过的图形。
  生:动手操作,开始拼,方法:旋转—平移—平行四边形。
  师:(检查同学们的完成情况后)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拼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们能求吗?(能)有谁知道梯形的面积怎样求呢?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因为梯形的上底 下底=平行四边形的底,所以梯形的面积就是(上底 下底)×高÷2。
  师: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怎样表示呢?(底×高)梯形面积呢?[(上底 下底)×高÷2]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地探究,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经历了主动探究、展示交流、形成新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享受到了体验探究的愉悦。
  三、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学生运用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或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解释生活现象,这种体验是自主的、个性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生活积累,组织现实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商店里的书包价格是32.5元,圆珠笔价格是2.5元,小刀价格是0.5元,文具盒价格是4.5元,让你带上50元、10元、5元、5角的人民币各一张,请你决定买什么物品,应拿出多少钱,找回多少钱,自己列式计算。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参与购物的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经过实践探索(一次买完后,才能决定第二种所购商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购物方案,把典型的算式写到黑板或实物投影下展示,再引导学生观察矫正,从而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这样把体验的生活性与数学的实践性融为一体,确实相得益彰。
  四、走出课堂体验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与以往相比,增加了很多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活动机会。然而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小小的数学课堂并不能满足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需求。因此必须让学生跳出课堂,尽情地开动大脑和运用双手,用心体验,参与数学学习,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体悟到探究的乐趣。如教学《公顷的认识》时,让32个学生到操场上围成一个正方形,告诉学生此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有100平方米,然后让学生闭目想象,100个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就是1公顷了,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获得了1公顷这一比较大的面积单位建构。
  总而言之,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明显增多。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数学体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常态课中。在体验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开放了思维,放飞了想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把握住调控的时机,及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衷地感到快乐。
  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因此,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足够思考和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学习数学,真正做到数学体验,其乐无穷。体验教学应当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追求。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非常重要。本文通过论述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等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各位同行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教学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 主要方式 常用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最常见的情境是数学问题,而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数学教师应该在民主和谐的氛
摘 要: 数学新课改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师要利用好数学课堂,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师生关系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课堂结构  数学新课改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才能提高
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的规定,中共上海市、安徽省、人民日报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先后作出决定,开除了王若望、方励之、刘宾雁的党籍。这是我们党为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所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辅助治疗妊娠期轻度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1:1的比例将所有轻度ICP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静脉滴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研究组在对
摘 要: 现在情感教育已经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成为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中专学生数学厌学现象严重,师生关系不融洽,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情感激励的作用不可忽视。情感激励能拉近师生距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阐述了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激励的一些做法,以期为中专数学情感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情感激励 中专数学教学 教学运用 
目的 探讨家长陪护式护理干预在小儿全身麻醉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治疗需全身麻醉手术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如今,很多年轻的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从平实中发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赋予人以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强人的勇气和信心。“兴趣”是孩子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习动机。只有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以充分调动,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由“要
摘 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基于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选取贴近小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搭建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 生活数学观 问题解决 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兴趣  所有的知识均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知识自然也不例外。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