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重要意义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i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衍生出了深厚而璀璨的文化资源,这些优秀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始终滋润着华夏儿女,为华夏儿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养分。当前国际竞争趋势日益严峻,其背后最深层次的竞争是在文化领域的竞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广泛的民族共识,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同志结合本国具体国情,综合当前国际的环境,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从而形成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观。习近平同志的传统文化观深入贯彻于其治国理政思想之中,对推进我国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文化强国建设的水平,加快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传统文化
  一、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传统政治文化引领
  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推动党风廉政的建设已然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风廉政建设的推动与发展的程度从内在层面讲是对于我党执政水平的考量,从外在讲是对我党公信力的追问,从总体上看,党风廉政的建设关乎着我党的兴衰。因此,要建立“内在重教化,外在塑制度”的以“德治辅法治”的反腐倡廉体系,为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宝贵的传统政治文化支持。
  (一)以“德”治廉,有利于形成内在的自律意识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从做官的第一天起,就要思考为什么要当官和当什么官这两个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拷问,归根结底是要对“权利”有敬畏感,因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那天起便依托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手中的权利是广大人民群众所赋予的,所以对于权利的走向,每名党员干部都应具有一份“慎独”的精神,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权力观,要将道德的引领和内化作用植根于党员干部自律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去。
  (二)以“法”治廉,有利于形成外在的反腐倡廉体系
  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认为“清廉方正”是从政的基本规范而“奉法”则是从政的基本法则。当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针正在稳步且深入开展,所依之法不仅仅是书面上的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搭建反腐的基本准绳,创新反腐的有效机制,真正做到“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引用王安石《周公》名句:“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那么在廉政体系的建设上也要充分强调相关准则的建立。在“严格执法”方面我们看到对于腐败分子我们要做到真正的“零容忍”,要打掉其背后的保护伞,切实的对腐败分子进行严惩。在“公正司法”方面,习近平则引用韩非子名句“道私者乱,道法者治”,要求党员干部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少一些私欲,多一份廉洁奉公的坦荡。在“全民守法”的方面,恰恰是需要建立一套依托人民群众的监督体系,拓宽建言渠道,将政府官员的权力至于阳光之下,打造一个人人守法的环境,形成遵法守法的大环境。
  二、为加强文化强国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习近平同志在广西考察工作时讲到:“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习近平同志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其构建起了文化强国战略的总体基调,从树立文化自信到构筑文化强国,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都贯穿于整个的战略部署中,成为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动力。
  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需要从本国的民族文化入手,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正是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的主题相结合加以继承与发展。中国长期形成的文化,植根于中国土壤,在历史的更迭中,进行着内生式的自我筛选,因此也更加符合我国的具体环境,更易被广大人们群众所接受与理解,形成文化共鸣。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恰恰需要的是这样的一种文化共鸣,这种文化共鸣需要对于思想观念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合力,由内而外的发生与发展。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将传统文化的有益因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传统与现代相协调,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这也更加容易产生对于历史文化的互动,这就形成了精神动力的基础。
  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贡献
  伴随着国际合作的广泛开展,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各个国家间可谓是同呼吸,共命运,这也决定了一个国家与他国相处的态度与方式,影响的不仅仅是与之对话的国家而是会像“蝴蝶效应”似的进行广泛传递,进而对整体产生影响。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讲求“和合”的精神,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就包括着和平、和睦、包容之意。这种“和合”精神一直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对习近平同志的传统文化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中华文化崇尚
  和谐,中国的‘和’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谐、和睦的坚定理念。”习近平同志表明了我们在对外交流上的友好态度和良好意愿,也是习近平对于这一传统文化内核的继承。
  虽然中国的经济正在迅猛的发展,但是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崛起”的道路,我们秉持着对各国文化的包容性,也秉持着我们和睦万邦的态度,做到一个负责任的国际大国所应尽的义务。各国文化虽有差异但是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对文化的包容彰显了我们在构建世界共同体的进程中所应具有的大国气度,同时以和平的姿态同邻邦进行友好往来。本着民主对话、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共同参与的原則解决地区冲突,缓和矛盾。
  中国的对外表达方式深深的蕴含着传统“和合”文化的精神特质,因此中国也愿意与各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为世界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做出中国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07.01:28.
  [2]习近平.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5.
  [3]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6).
  作者简介:陈旭飞(1989—),男,山东阳谷人,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其他文献
摘 要: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它对学生学习数学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提高;教学效率  一、数学教学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一)激发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高度贴近了学生和教师心灵的距离,去除了学生对教师的生疏与畏难心理,为课堂互动、课外交
期刊
摘 要:《东越列传》是《史记》五篇少数民族史传之一,体现了司马迁的民族大一统思想,司马迁对汉越之间的战争及东越、闽越民族的内迁对汉的一统天下具有积极作用。该传述及的东越民族的变化发展的情况对于我们研究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史记》;东越列传;民族迁徙;大一统  《东越列传》出自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五十四,主要记述了东越的变迁史实,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
期刊
摘 要:土家族是中国优秀的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族有着悠久历史与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对土家族的研究既能使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保护,土家族的艺术得以弘扬与发展。也能开拓人们的视野,为土家之美所震撼,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土家族的山歌只是土家族艺术中的冰山一角,人们对土家族的艺术探究将永不止步。而土家族的传统艺术将源远流长,土家族的山歌也将众人传唱。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山歌;艺术价值  随着祖
期刊
摘 要:从句法的角度,传统的语言类型学将语言分为两大类:分析型和综合型。现代英语因为名词格系统的丧失和动词变位的部分消失而主要依靠多种介词和词序来表征句法关系。按照定义,现代英语已经具备了某些分析语的主要特征。本文尝试采用跨语言的视角对现代英语中所呈现的分析语特征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现代英语;分析语;跨语言视角  从传统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按照句法关系,语言可以分为两大类:分析语和综合语。分析
期刊
摘 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就是小说学习的重点对象,而女性形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的难点之一。传统性小说教学通常用阶级划分人物,给人物贴上标签,使得人物形象呈现单一印象,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也就呈现单一的模式,不利于小说教学向多样化发展。因此,应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分析和理解女性人物。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多样化地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呢?笔者对武侠小说《碧血剑》中的女性形象进行
期刊
摘 要:旅游开发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纠纷和矛盾冲突不断。如何实现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选取桃坪羌寨为研究地,从旅游人类学视角来探讨和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对于促进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人类学;桃坪羌寨  一、研究综述  墨菲(1985)在
期刊
摘 要: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我党内部掀起了学习十九大精神力量的热潮,本文由学习十九大当中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党员的历史使命展开,提出了一些在学习过程当中收获的心得与体会,希望能够为其他党员的学习和理解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新时代;十九大精神;党员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中国步入新时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的关键时期。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
期刊
摘 要:云南金平县瑶族历来喜爱白银且有佩戴银饰的传统,佩戴银饰在当地的婚俗文化中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与当地瑶族人的三观密不可分。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金平瑶族婚姻习俗和所佩戴银饰的传统充满好奇。本文就此对金平县瑶族银饰与当地婚俗文化进行了深入调研,阐述了二者关系并给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瑶族;银饰;婚俗文化  一、金平县瑶族的历史渊源  金平县全称为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
期刊
摘 要:文章以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研究流动家庭在与城市新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亲子关系问题,并试图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进行介入,从而促使流动家庭亲子关系改善。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流动家庭;亲子关系  随着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格局逐渐被打破,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流动家庭的原始的生活节奏和文化制度与现有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了各类问题的产生,其中
期刊
摘 要:啸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技艺。不同历史时期,啸乐发展情况不同,魏晋时期是啸乐发展最大的时期。但在如今多元文化的社会,啸乐发展受到传承、观众流失等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啸乐,要创造良好演出环境、宣扬啸乐文化、结合创新意识来发展啸乐。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啸乐  一、啸乐发展的历史进程  “啸”,是以吹口哨之态,但又与当今的吹口哨不同,是一种传统艺术,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唐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