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英语中的分析语特征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mitrily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句法的角度,传统的语言类型学将语言分为两大类:分析型和综合型。现代英语因为名词格系统的丧失和动词变位的部分消失而主要依靠多种介词和词序来表征句法关系。按照定义,现代英语已经具备了某些分析语的主要特征。本文尝试采用跨语言的视角对现代英语中所呈现的分析语特征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现代英语;分析语;跨语言视角
  从传统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按照句法关系,语言可以分为两大类:分析语和综合语。分析型语言的语法中主要是通过功能词(语法功能词,主要指虚词中的介词、连词和助词)还有词序来表示句法关系,典型的如汉语、越南语;而综合型语言则通过词形屈折变化和词缀和词根的紧密结合来表示句法关系,例如有拉丁语、希腊语、俄语、德语和阿拉伯语等(金立鑫,2011:11)。英语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英语,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英语自形成开始便从综合型语言向分析型语言转化(Fennell,2005: 131)。笔者认为:在名词的句法使用上体现着分析语和综合语最明显的差异。因此,本文尝试从这一方面做跨语言的对比,试图通过对比说明现代英语已经具备了显著的分析语特征。
  一、对比研究
  现代英语中的名词既没有格的变化又没有性的区分,但是保留了数的词形上的差异,比如“书”的单数book,它的复数形式发生变化,在其后加词缀-s,变成books。作为典型综合语的拉丁语,其名词最为复杂。名词有六个格:主格(第一格)、属格(第二格)、与格(第三格)、受格(第四格)、夺格(第五格)、呼格(第六格);有三个性:阳性、阴性和中性;有两个数:单数和复数。以下的列表是拉丁語中阴性名词patria(祖国、故乡)的详细变格(Morwood,1999:23)。单数有六个格,复数也有六个格。
  patri-a,ae ,f. 祖国,故乡
  单数 复数 单数 复数
  1主格 patri-a patri-ae 4受格 patri-am patri-as
  2属格 patri-ae patri-arum 5夺格 patri-a patri-is
  3与格 patri-ae patri-is 6呼格 patri-a patri-ae
  以这个词组成的句子如下:(数字表示它在句子中的是第几格,每个句子下面是对应的表达相同意思的英语和汉语。)
  1.a.Patria mihi Sina est. 4.a.Patriam amamus.
  b.My homeland is China. b.We love our homeland.
  c.我的祖国是中国。 c.我们爱祖国。
  2.a. Flores patriae sumus. 5.a.A patria venit.
  b.We are the flowers of our homeland. b.He comes from the homeland.
  c.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c.他从祖国来。
  3.a.Servire Patrae. 6.a.Patria, te amo.
  b.Work for our homeland. b.My homeland, I love you.
  c.为祖国服务。 c.祖国,我爱你。
  第一格:主格和第四格受格:
  拉丁语句子1.a 逐字翻译成汉语为:祖国 我的 中国 是;4.a为:祖国 我们爱。综合语中由于名词的格可以明显地标记其句法关系,所以词序的任意性加大。而在没有格标记的语言里,如英语和汉语,只能借助于严格的词序。应该注意到,英语中的人称代词还保留了一些格标记。主格I, we, he, she, they,其对应的宾格形式me, us, him, her, them。从这些词上亦可以看到英语从综合语向分析语转化的痕迹。有学者指出体现在人称代词上的这种转化还在继续:主宾格的混用(程先富,2000:32)。在现代英语中,I和me的混用的例子有很多;Who在许多地方已经取代了陈旧古板的whom,这已为语法学家所承认。
  第二格,属格:
  属格,也即所有格,表达所属关系。拉丁语2.a逐字翻译为汉语是:花 祖国的 我们是。可以看出,拉丁语中表达所属关系完全是靠名词的屈折变化实现的。现代英语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分析性的of-structure,比如students of the university; 另一种是综合性的N’s + NP,比如John’s sister。程先富(2005:45-48)对于现代英语中这两种手段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做了详细的研究,并探讨了所有格发展中的三种制约机制:英语的分析性进化趋向、与谈话人接近的象似性原则、信息性原则。而汉语则是依靠单独的助词“的”,这样词序就很重要。父亲的母亲和母亲的父亲显然不是指同一个人。而拉丁语中Flores patriae(祖国的花朵)两个词可以换位置而不改变意思。
  第三格,与格:
  名词的与格基本上是做间接宾语,表示谓语动词的动作是“给谁”或者“为谁”的问题。例如,我给你这本书,用拉丁语是Do tibi librum,其中do是动词,表示我给,librum是“书”的受格形式,表示直接宾语,tibi就是“你”的与格形式,表示在句中做间接宾语。现代英语中则是依靠词序和两个介词to 和 for。在这一点上,现代英语、法语与汉语就较为接近了,也就是更加倾向于采用分析性表达手段。
  I give the book to you. I give you the book.
  Je donne ce livre à vous. Je vous donne ce livre.   我把这本书给你。 我给你这本书。
  I do not want to work for money.
  Je ne peux pas travailler pour argent.
  我不想为了钱而工作。
  汉语中习惯上使用各种各样的虚词来表现这种关系,在以下的夺格中尤甚。
  第五格,夺格:
  名词的夺格所表征的关系比较繁杂,可以细分为多种情况。现代英语中名词夺格的表现是依靠介词和词序。以下是两种情况的英法汉对比。
  a.The window is broken by the boy. (表示被动态)
  La fenêtre est cassée par ce gar?on.
  窗户是被那个男孩打破的。
  b.The boy broke the window with a football.(表示工具)
  Ce gar?on a cassé la fenêtre avec un football.
  那個男孩用足球打破了窗户。
  从以上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现代英语和法语中名词夺格关系的表征更倾向于采用分析型语言的手段,借助于严格的词序和多种介词。
  总结以上的对比论述,语言中设置名词的句法关系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手段:依靠不同屈折形式变化的格标记;严格的词序加上独立虚词。现代英语中名词的格系统已经完全消失,所以在表征名词的句法关系时,更倾向于利用严格的词序配加上独立的介词这样的分析性手段。
  二、结语
  本文主要采用跨语言的视角分析了现代英语中的越来越显著地分析型语言的特征。从名词的角度出发,通过多语言的对比论述,发现在现代英语的句子中,词间句法关系的表征方式更倾向于采取分析性手段,即借助于严格的词序和不同的功能语法词。自古英语到中古英语再到现代英语,这一语言逐步地从综合型语言向分析型语言转化。
  参考文献:
  [1]程先富.英语从综合性向分析性的演变[J].安徽师大学报,2000(3):32-36.
  [2]程先富.英语所有格进化过程中的逆向机制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5(5):45-48.
  [3]金立鑫.什么是语言类型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4]Fennell, B. A History of English: A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M].Beijing: P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5]Morwood,J.A Latin Grammar[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作者简介:李纯寅(1986—),男,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水彩风景画属于一种学易难精的画种,也因此在运用水彩进行作画时,技法的使用会影响到画质以及画的表现风格。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水彩风景画中的技法,其次通过整体画面、题材选择、共性个性表现等方面,就技法对水彩风景画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自己一点看法。  关键词:水彩风景画;绘画技法;艺术特点  水彩画是运用水调以及透明颜料来进行作画的一种绘画方式,由于其色彩透明,而作画中能够通过一层颜
期刊
摘 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坚持了一生的思想,较比同代诗人,他对理想的执着与追求更加坚定。本文基于对杜甫的最高崇拜,对开元盛世与其“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展开研究,深入走进其内心,探索杜甫政治理想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杜甫;“致君尧舜”;开元盛世  杜甫的远大理想与政治追求是值得世人肯定的,其的“致君尧舜”政治理念与开元盛世密不可分,在某种程度来说可被理解为是盛唐精神的一种表现。该种政
期刊
摘 要:辛弃疾词风多样,其中以豪放见长的登临怀古词广为人知。这类词作,从抒情手法和写作特点上表现出辛弃疾词作的鲜明特点。本文拟就辛词中的这一类作品,分析其中多样的抒情手法,探讨其中“以文入词”的特点,以此视角,来窥见辛弃疾词作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  关键词:辛弃疾;豪放;登临怀古;特点;抒情;以文入词  辛弃疾一生创作的词作不可胜数,既有田园山水之乐,亦有登临怀古之思。这里仅就后者讨论辛词两大特点
期刊
摘 要:纪录片《象牙之战》丰富生动的视听呈现,表达了深刻的人文关怀。笔者主要通过对纪录片《象牙之战》的选题和视听语言的探究分析,希望从影评中获得一些关于纪录片创作的认识。  关键词:纪录片;《象牙之战》;人文关怀  一、人文关怀的选题视角  对于一个纪录片创作者而言,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最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拍什么?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就是分析、确定一个可行性强的选题。如果说一开始选题确定对了,那么
期刊
摘 要:《疯狂动物城》讲述了兔子朱迪与狐狸尼克合作破案来挑战刻板印象的故事。以兔子朱迪展开,尽管身边的人都觉得兔子不可能当上警察,但她还是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了第一个兔子警官。在追寻真相的路上,携手狐狸尼克互相帮助发现了这桩案件背后隐藏着的一个天大的阴谋。电影最后片段,当这些刻板印象被纷纷击破后,动物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与繁荣。  关键词:《疯狂动物城》;刻板印象;启示  《疯狂动物城》是由迪士
期刊
摘 要:翻译这一活动在很早以前便在中国开始了,在翻译活动中出现了许多别具看法的翻译方式与策略,这些翻译方式和策略也对其后的翻译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佛经翻译的历史当中,文质之争成为翻译活动中的主要讨论点,本文试图从文质的角度去探讨翻译当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文质的关系究竟是“你死我亡,相互对立”,还是“协调发展,相互统一”。  关键词:文;质;协调发展  翻译活动在中国的历史当中产生的很早,在翻译活
期刊
摘 要:就目前农村初中来说,初三前各学科的“学困生”还有相当大的比例,化学教师是否激发这些“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事关整体初三化学的教学质量问题。所以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农村初中化学教师所面临严峻的、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学困生;化学实验;兴趣  学习困难生简称“学困生”;是指那些学习困难、厌学,难以达到义务教育规定基本要求的学生。极大多数的“学困生”并非先天资质有问
期刊
摘 要: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它对学生学习数学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提高;教学效率  一、数学教学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一)激发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高度贴近了学生和教师心灵的距离,去除了学生对教师的生疏与畏难心理,为课堂互动、课外交
期刊
摘 要:《东越列传》是《史记》五篇少数民族史传之一,体现了司马迁的民族大一统思想,司马迁对汉越之间的战争及东越、闽越民族的内迁对汉的一统天下具有积极作用。该传述及的东越民族的变化发展的情况对于我们研究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史记》;东越列传;民族迁徙;大一统  《东越列传》出自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五十四,主要记述了东越的变迁史实,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
期刊
摘 要:土家族是中国优秀的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族有着悠久历史与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对土家族的研究既能使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保护,土家族的艺术得以弘扬与发展。也能开拓人们的视野,为土家之美所震撼,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土家族的山歌只是土家族艺术中的冰山一角,人们对土家族的艺术探究将永不止步。而土家族的传统艺术将源远流长,土家族的山歌也将众人传唱。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山歌;艺术价值  随着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