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活作文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ubi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老曾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生活中处处有作文,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作文,符合现代教育观,符合学生习作的心理,有利于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确立“语文学习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用语言表达生活。
  
  一、生活理念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叶圣陶说,“要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之中,让其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里认识,并逐渐养成观察和积累的好习惯,从生活中汲取养料,练就一双发现生活美、发现生活真奇妙的慧眼。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要想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首先要使学生明晰地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就要注意撒下人文的种子,要细致观察并指导学生生活,捕捉生活中闪光的情景。命题时要体察学生心态,布置的文题应当让学生跳起来就能够得着写。教师要钻到学生心里出题目,作文题要富于情趣,文题要富于美感。一个好的文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诱导学生一吐心曲,让学生写出人世间真善美的事物,鞭挞假恶丑的现象,说真话、吐真情,养成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形成坦荡、磊落的胸怀。
  
  二、体验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1.观察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日常的交流中,可让学生留心注意:早晨牙刷上是否挤好了牙膏;自己的衣服是否常整洁;上学时亲人是否常唠叨要记得买早点吃,要注意安全、要听老师的话;下雨了,亲人是否冒雨送伞而他们自己却淋湿了;回家了,劳累了一天的亲人为什么還要做可口的饭菜给你增加营养;睡觉了,亲人为何常来看你,替你盖好被子……日积月累就积聚了许多活生生的生活题材,行文时就不会空洞无物了。因此,教师要注意经常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小事着眼,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参与生活
  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进行记事作文的训练时,我们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游艺会;利用中队活动召开“谈天说地”、“畅想未来”、“中国伟人介绍”、“著名风景区导游”;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农村;定期举行校园科技艺体节等等,让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示,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3.体验生活
  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我们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体验生活,要有意无意地安排一些“家庭作业”:整理好自己的小房间;洗干净红领巾、小手帕;给爷爷奶奶盛碗饭、泡杯茶;亲人过生日了给他唱个《生日歌》;进门出门打个招呼……尽可能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羞涩心理,扫除心理障碍,不要“作秀”,要自然而为,要养成习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亲情的珍贵,并把这浓浓的亲情化为一份感激、一份报恩之心,那么,他们的人格就会升华,就会日趋成熟,情感的积淀也就历久弥深,写起文章也就有情可抒、有感而发了。
  
  三、描绘生活
  
  五彩缤纷的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作文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可以使学生丰富见闻、扩大视野、认识社会、观察生活,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活动更加开放,写作素材更鲜活,写作触角更敏锐、更具有时代气息。
  1.从点切入,夯实基础
  小学生作文,往往对客观事物描摹得不够具体、不够真切,而单项素描,是小学生作文十分重要的写作基础训练,基本功练得好,学生写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笔自如。因此我们首先强化学生的单项素描,指导学生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动作等多方面的特点进行形象的描绘,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教学中我们具体抓了物件、植物、动物、景物、场面、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素描。通过训练,学生练就了基本功,为作文综合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分线入轨,掌握写法
  小学生习作,无非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写法、把握规律。比如写人,可通过一件事写人,可通过几件事写人;可表现人物一方面的特点,可表现人物几方面的特点。为了表现人物的特点,必须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特点;必须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掌握这些写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结合范文剖析,学生从读写中领悟。
  3.全面拓展,自由倾吐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因而学生能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以新颖为前提,去描绘那绚丽多姿的生活。
  
  四、创造生活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创性是它的特点。修订版“小语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小学生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1.动手创作
  我们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竞赛,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一些具体现象和问题,开展动手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大胆地发挥创造才能,于是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脱颖而出,我们引导学生把构想的过程和实践经过通过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从而升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续写想象
  依据一个前提条件或情节,顺着这一思路进行想象练习。如:续写《穷人》,续写《月光曲》一文等。
  3.学写科幻故事
  儿童的特有心理和兴趣决定了他们对科幻故事情有独钟。从小就喜欢听、看科幻故事,到了自己能够写出文章之时,早已童心萌动,放手让学生大胆练习,有时作必要的指点,学生不仅想象得到了充分发挥,其个性、创造力同样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4.学写童话、寓言故事
  童话、寓言的特点决定了其创作时应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无限的幻想力以及独具个性的创造力。让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无疑是学生个性展示的博览会,是学生尽情发挥的舞台。
  叶老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让我们的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发现,在生活中获得感悟,让他们的习作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焕发出光艳的生活色彩!
其他文献
【摘要】体验性阅读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体验性阅读中,教师是引路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体验性阅读,达到课标要求的阅读的量与质,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愉悦,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体验 阅读 享受  体验性阅读就是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体验性阅读突出了以学生作为主体,强调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阅读实践中通过自己独特的理解、创造、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