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好数学的艺术浅谈教好数学的艺术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45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数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认为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如何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从四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本人从事高中数学教学近10年了,深刻体会到:情感交流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纽带,是搞好数学教学的动力,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法。
  一、情境是解决问题最易接受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要求,适时地创设各种需要的情景,提出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很快能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去主动学习。
  二、理解是情感交流的桥梁
  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学生对教师教学上的建议,学习上的烦恼,教师都要耐心地倾听,还要鼓励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如我在讲解公式、定理、例题时,都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找出疑难问题,课下仔细推敲,反复斟酌,或找出公式的变形应用,或找出定理的内涵,或一题多解,然后到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切磋,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另一方面又沟通了师生感情,可谓一举两得。
  谈心是师生交流的妙法。后进生对学数学尤其感到困难,我就有计划地与学生交谈,沟通思想,循循善诱,帮助解决困难。这种谈心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首先,要讲究技巧和策略。对优等生谈心要有高度和难度,对后进生谈心时要浅显易懂。
  其次,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因人而异。对优等生谈心时要适当批评,对后进生则要多启发鼓励。
  最后,要讲究语言技巧。对优等生谈心时要严中有爱,严得适度;对后进生,要爱中有严,爱有分寸。对性格直爽的学生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委婉亲切,循循善诱。
  经过谈心,学生的心结解开了,也愿意与我沟通了,这样一方面我的授课更易被学生接受,另一方面学生对数学也会有更深的了解,甚至会爱上数学,这样使我的教学工作变得顺利多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暗示法是情感交流的渠道
  “暗示法”是指教师以微笑、眼神、动作等非语言信号暗示学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微笑是师生感情的“黏合剂”。数学教师要博得学生的信赖,必须以良好的形象与学生交往,把微笑送给学生。如当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课堂上偷看课外书时,我就以善意的微笑示意他专心听讲,学生心领神会,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
  眼神有时能起到语言所起不到的作用。当调皮的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我就以信赖的目光鼓励他,学生受到鼓舞,会解出一些比较难的问题,而且可能因此自信心增加,成为学科骨干。
  动作有时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当自习课上,学生读书声或研究问题的声音过大,互相影响学习时,我就用教鞭或黑板擦轻轻拍打讲桌;或轻轻拍掌,提示学生注意影响,讲究学习方法。我的动作给学生以镇静的作用,学生会立即安静下来,投入到紧张的数学学习中去。
  四、批评艺术是情感交流的绿灯
  批评学生的过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批评必须建立在爱的基础上,讲究批评艺术。要树立尊重学生的观点。学生对数学认识上的偏差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教师必须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通过谈心、家访等形式循循善诱,化解矛盾,使问题得以解决。任何简单粗暴的方式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引发师生矛盾,影响数学成绩的提高。
  要讲究批评语言的艺术性。良药未必苦口。批评语言力求使学生乐于接受,要讲清定理、公式、例题的内在联系,出现错误的种种表现。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不要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弄巧成拙,影响数学学习。
  五、爱心是奏响情感交流的交响曲
  只喜欢尖子生的爱是畸形的爱,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用爱心去温暖后进生。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要创造机会让后进生回答。黑板上有时做例题验算时,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验算,或者让学生参与自己验算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奥妙,领略数学的美,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从而热爱数学学科。
  由于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理念,加强素质教育,注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数学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成绩始终在全校名列前茅,受到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肯定和表扬。
其他文献
【摘要】 小学数学有其特有的特点,抓住学科特点是促进教学有效的前提,同时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我们在关注数学学科特点的同时,应当注重教学组织的趣味性,通过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特点;兴趣;有效    小学数学学习作为一种具体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过程,它一方面具有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的共同特点,另一方面又必然还有一些反映其个性的特点.  
【摘要】在数学的学习中,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基础,是学生进行思维与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注意对基本概念的讲解,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各种概念,同时要把概念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当中。  【关键词】概念的理解;思维与创新;概念教学    一、前 言  在数学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也是一项基本功,它是培养学生基本逻辑思维能力的基
【摘要】新课程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本文从“更新理念,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有效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合作”三方面探讨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地投入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合作学习;新课程理念;有效开展;课堂教
【摘要】在地位与日俱升的数学文化的视野下,本文通过对数学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比对,通过对数学文化中的哲学意识、创造意识和思维意识的探讨,明确了数学文化与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从而提出了数学文化具有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功能,以提升大学数学教学理念.  【关键词】数学文化;思辨能力;数学能力  最近我国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特别强调“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的方法. 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教师现在的使命不是向学生教数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去学数学,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和能力. 因此,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无论在什么领域,人们都喜欢追求新鲜,在教育上也一样,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合当代的学生,所以,为了适应这个时代,作为老师的我们也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学习,让他们懂得如何自主去探究知识,这样他们能真正学到知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案例分析;自主探究;教学方法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是有不同层次需求的. 需求刺激了动机,动机产生了行为. 当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就会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就是最基本的精神需求,而教师教学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持学生旺盛的好奇心,使其具有持续的探究动力. 这就要求我们更要学会关注学生的学,那么了解激励、学会激励就是教师应该掌握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简单地说,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内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探索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
2001年秋季始在全国各省市进行实验数学新课标的改革,从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内容选择以及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所需的是创新型、复合型、开放型、学习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广东省从2004年开始在高中采用了新的教材,而我们这里用的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从教七年,对新教材的感触良多!  一、新教材的编著体现出的人文性  (1)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学
【摘要】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对提升学生能力水平、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前高等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探索    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的基本课程之一,在各个学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高等数学既涉及生物、化学、物理等诸多传统领域,同时也朝向金融、社会、经济等领域发展,已成为各学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