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整本书阅读”r——从孔子想到的

来源 :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b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本书阅读”的历史追叙.从经典的整本书形成,到经典的整本书传承,聚焦“整本书阅读”的要害.尤其孔子读经,其读出经典的精髓、读出经典的价值、读出经典的要义,无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孔子释经的独到——“删”,也可能提供给我们“整本书阅读”参照.而从“整/本书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比照中,亦可了然读书的至理.
其他文献
班主任群体是学校正常运行的基石,面对网络时代,班主任出现了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模糊、网络“形式化”工作增加、班主任工作出现新的形式的负担加重,班主任需要拥有“离线权”。从班主任缺乏“离线权”的现状分析、负面影响讨论、应然需求研究、实现策略探讨,为班主任早日实现合理的“离线权”做出一定贡献。
摘 要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灵敏的、直觉的感知,具有流畅性、规范性、准确性的特点;语识是能够言传的语文知识,具有言说性、可传递性的特点。语感与语识紧密联系,与语文思维相互依存。语识、语感制约着语文思维发展,语文思维又发挥着反作用,支撑着语识、语感。   关键词 语感;语识;语文思维  影响语文思维的因素很多,其中语感、语识尤其需要注意。不仅语感、语识影响语文思维的发展,语文思维也影响语感、语识的
摘 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颁布以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这部教材经过前期试用,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使用已经一年。各地在使用统编语文教材时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避免教学的肤浅化,本文对此进行了专项调研,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统编教材;教学;肤浅化;对策   随着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统编教材”)的大面积使用,语文教
教师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面临诸多困惑,使教师领导效果难以有效发挥.一是“我是谁”的角色困惑:教师,还是领导者?二是“我该怎样领导”的权力困惑:专业引领,还是行政变革?三是
教学是师生相互对话与倾听的过程,但教师对学生的倾听存在缺乏针对性、不能听出潜在意义、选择有利倾听等明显不足,这与教师的教学观念保守、教学知识与技能缺失、单向的教学认知以及倾听技巧缺乏有较大关联。教师需要树立“促学为首”的教学理念,形成“预设”向“预备”、“输入”向“输出”转换的教学方式,明确倾听价值并把握好倾听技巧,方能促进教师倾听的全方位提升。
语文教学要避免“少慢差费”的低效教学现象,出路就是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小说教学长期的“篇”进“篇”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长期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解读法,大伤学生兴趣。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运用“篇”进“组(单元)”出的单元教学,就有了见到森林的俯视效果。这样的单元教学,力避琐碎,抓住“建构”,建构文本之间的联系,建构语文素养的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
以隐喻为技法依托,以“朦胧”为风格追求,加上“漫长”的复合创作,让《峨日朵雪峰之侧》抒情主体二元对应、抒情内核螺旋进化.由诗歌的两个创作时间,看清昌耀跨越21年的两种
《朝花夕拾》项目化学习采用逆向设计的方式,从“消除与经典隔膜”的教学目标出发,围绕“在读书节上推介《朝花夕拾》”这个驱动性问题,进行任务分解,并为学生提供项目支架,
摘 要 议论文阅读的本质是论辩式言语交际,秉持这样的观念,可以遵循辨识理解、批判分析、融入重构、论辩完善的路径开展教学,提升学生思维与表达的品质,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 论辩式言语交际;批判性思维;议论文阅读;教学路径   议论文阅读常见教法主要围绕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展开,从论点归纳、论证思路梳理,到论据和论证方法类型区分、作用解析,再到语言表达特点感知,整套流程似乎成了一定之规。
摘 要 准确界定作文语料提供的关键词语,是作文成功的坚实基础,而学生在界定过程中却常常存在着偷换概念内涵、无视概念外延和缺少切入路径的问题。为此在写作教学中,明确界定关键词语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对关键词语界定清楚了,才能在审题上更有准度、立意上更有深度、表达上更有亮度。   关键词 关键词语;精准界定;审题立意   在2021届某地高三语文模拟考试中,不少考生围绕作文试题中的关键词语“一臂